大安法師:修行佛法莫作容易想

  菩薩曰:「心行處滅,是諸佛常住真心。心行處有,是眾生生死業心。其間不容絲髮。若汝等能綿密加工,使此心無些子空隙,方得幾分相應。莫略做半年十月,便謂我能苦心修道。不知此正障道處,切宜慎之。又工夫雖加,若未到銅山鐵壁,推不倒、移不動處,猶未是打成一片。

  切莫見些影響,便即歇手,是為半途之廢,必至棄其前功,毫無所益。此又學道大病,不可不知。要知佛法大海,轉入轉深,斷非小小知見之所能盡。應盡形修習,造極為則,切莫作容易想。」—— 《西方確指》

  覺明妙行菩薩開示,心行處滅,是諸佛常住真心,心行處有,是眾生生死業心。這個道理大乘圓頓的經典常常是這樣表達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行就是我們的念頭,這個生滅念頭沒有了,滅盡了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寂滅是十方諸佛常住真心常住真心,有時候表現為佛性,有時候表現為一真法界,有時候表現為圓覺,有時候表現為無量光、壽。

  所以,我們要體會常住真心,一定要達到無念的狀態。那麼,心行處有,就是我們心裡這個五蘊尤其是受、想、行、識,念念不間斷,有念頭的話,這個有念的業識心,就是我眾生無量劫以來在六道生死輪迴的「業心」。所以,是真心還是妄心,就是在有念和無念當中判斷,這裡面不容有一絲毫差錯。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修行做功怎麼做?就是要截斷生死的業心,要像香象過河,截流而過。我們念佛就得綿密,凈念相繼,念念都是阿彌陀佛,使念佛的心沒有一點點空隙,你稍微有空隙,馬上妄想雜念乘虛而入,妄想雜念不招自來,洶湧澎湃,這是無量劫以來,六塵緣在我內心的累積,所以一定要把這個空隙擋住,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凈念相繼,才有可能得到「幾分相應」的功夫

  這個功夫,確實是要髮長遠心的,要累積起來的。這個心性上的功夫,不是你在外面作秀,做宣傳廣告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功夫用得是不是得力,用得是不是綿密這是不能騙人的。做功夫一定要長遠去做,不能說念了半年或者十個月,就沾沾自喜,「你看看,我多麼苦心修道,每天我要念多少。」你就是做了半年、十個月功夫你就得很了不起了,甚至就想歇手不幹了,這恰好是障道之處,千萬要避免這樣的短期行為。

  再就是,念佛功夫雖然精進,你念得比較長遠,但是這個功夫如果還沒有到銅山鐵壁,推不倒、移不動的時候,還沒有到打成一片的時候…… 確實,我們念佛功夫要取法於上,爭取做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你要耕耘,你一天幾萬聲佛號,要雷打不動地去念。

  無論你是閉關還是打佛七,真正是要忘我地投入,使這句佛號心性上像銅山鐵壁一樣的堅固啊!銅山鐵壁的力量來了,你虛妄妄想雜念就進不去。這樣,念念都是清凈佛號,你才有功夫成片的可能性。

  你千萬別說,我念念佛,好像得了點輕安,好像很舒服,就認為功夫家了,差不多了,就停下來了這就是半途而廢。你半途而廢,必定是前功盡棄。為什麼呢?古人修行比喻成鑽木求火,木頭裡面有火,但你鑽木求火的這過程,得要有很大的耐心。你不能鑽一鑽就停下來,停下來再拿起來鑽,這樣猴年馬月都不會成功。

  所以鑽木取火就是你盯著這個木頭不斷地鑽,鑽得有點影像,就是有點暖氣,有點溫度了,但是你還要繼續鑽,鑽得即將起火的前身,木頭還會冒煙,等冒煙的時候,還不是成功的時候,你還要繼續鑽,鑽到它起火了,你才成功了。如果你鑽得火沒有起來,只是有點溫度,有點冒煙,你就停下來,它又冷了,冷了你再鑽,那不是前功盡棄,毫無利益嗎?

  念佛也是一樣啊!本來你這時間得很清凈,念得比較好了,這時候你一放,放幾個月,去忙世間事業去了,等忙得一頭霧水,心很散亂,想一想,再來念佛,念一段時間,又覺得還不錯,又放下來了,又去忙什麼事情你就等於是鑽木求火,火沒有出來,老是給它中止。

  這是凡夫眾生修道的大病——得少為足,這是不可不知道的。要知道,心性修行佛法大海,你功夫用到一分,對佛法的理解就增進一分。佛法像深廣的大海你會覺得越進入就越深,永遠找不到它的底,無有邊涯。佛的智慧無限深廣,你怎麼說你修行一段時間能到家呢?

  大家知道龍樹菩薩他是公元二世紀左右的一位上根利智之人,他原來沒有接觸佛法之前,所有外道的典籍都通達,他真的是過目不忘,非常聰明,等他以後出家,在很短的時間當中把所有的佛經全都看完了。看完以後他就生了一念傲慢之心,覺得自己是不是可以另外立一個宗教教主

  大龍菩薩就憐憫他,怕他以這種傲慢心造孽,所以就方便引他到龍宮,打開龍藏讓他看。龍樹菩薩這一看,龍藏裡面無量無邊的佛經,這時候他才知道佛法太深廣了,他的傲慢心才被降服下來了。《華嚴經》是龍樹菩薩龍宮誦出來的,大本、中本、小本,他誦了一部小本的《華嚴經》,十萬偈。

  翻譯成中文是四萬五千偈,我們八十一卷的《華嚴經》,不夠小本《華嚴經》的一半。

  所以,佛法大海絕對不是凡夫鼠目寸光的知見所能窮盡的。現在我在這世間修行佛法,為什麼難?難就難在,第一,我們的知見狹劣,難以理解大乘佛法圓頓的奧義。第二,壽命短暫,好不容易看點佛經,有點味道,但是壽命到了,死魔。

  所以我們在這時代,要以謙恭的心,盡形壽來修習凈土法門,一定使修行這個法門到達一定的高度,這里講造極為則,以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作為我們的目標。這個目標,說實在話,我們要樹立取法於上,但能不能達到?還是有相當的難度。

  事一心不亂是伏斷見思惑,理一心不亂都要破一品無明。有相當的難度,但我們也要盡量去做

  所以對佛法修行,切莫作容易之想,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面對佛法大海都有興嘆之感,更何況一般根機的人在這時代,我們發四宏誓願佛法無邊誓願學,我們要發這個願,但在西方極樂世界才能真正兌現這個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