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真正修道的人,遍身體膚滲透著一層光彩

  人道好了佛道自然圓滿的,仁義禮智等都源於心心地上得蒙真理及法水的灌溉,自然產生一種色澤。

  所謂「一天能賣十斤假,十天難賣一擔真。」倘若說假的話,一般人樂意信受;如果說真的話,卻沒有人相信。

  自無量劫以來,眾生認賊為子,染苦為樂。我今天跟你們說的話都是假的。真的話不能以言語表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言,皆是虛言。真實東西,處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間。

  不過,假的可以從真處表達出來,即假即真、即真即假,真不礙假、假不礙真,真假是圓融無礙的。

  凡夫現時背覺合塵,依真起妄,但一旦蘇醒過來,轉迷即悟。我們欲尋求真理就不要做虛偽的事情,每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也要躬行實踐。「道是行的,不行何成道;德是立的,不立哪有德?」外立功、內立德;外不立功,內里也無德可言。

  韓愈在〈原道〉一文中有一段說:「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

  孟子雲:「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現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孟子又雲:「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廣博無私,以平等大悲普及眾生,這種關懷就是「仁」愛;隨著應該的,本份地做去稱為「義」;從此地實行到彼處,即是在「道」上邁進;不靠外緣反求諸己,充實品行稱之為「德」。仁義禮智等都源於心心地上得蒙真理及法水的灌溉,自然產生一種色澤。

  真正修道的人,遍身體膚滲透著一層光彩。當然,這也有或多或少的成份,但這光輝泛澈在他顏容上,充盈於臂膊,洋溢於四肢。故曰「四體不言而喻」。

  至於美、大、聖、神者,都是首先從做人最基本的仁義道德做起。修心養性,敦品立德,心靈打了一個穩定基礎,然後逐步進化到神妙不可測度的境界

  孔子也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達到登峰造極的精神生活,也即是回復到一切眾生具有天真純樸的自性上,返本還原

  聖賢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回到敦厚莊重,未經雕琢浮靡的本質,也即是回到「道」上。他與宇宙運行,與萬物為一,歸根復命,縱使從心所欲,也絲毫不違反天道,犯越自然規矩。故我們若要學佛,倒不如先老老實實地學會了做人的規矩。你若不再損人利己,做傷天害理的顛倒事,人道圓滿了,佛道自然成就

  詩人陶淵明在〈歸去來兮〉中感嘆曰:「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識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雖然是一首田園詩,但對於學佛的人卻另有一層深邃的意味。所謂「田園將蕪」,象徵我們的心地荒蕪一片,無明的野草叢生,堵塞了自性光明

  為什麼我們還不回到本來家鄉?

  因為我們自久遠劫來,流放異鄉,忘了懷裡揣著的無價摩尼寶珠,反而循聲逐色,在生死激流中翻卷。我們應該回來西方極樂世界,然後倒駕慈航,來接濟娑婆世界的疾苦眾生

  心神已被身軀所支配,被無明當了家,自己不能任運作主,故詩曰「心為形役」,怎不值得我們黯然神傷,悲慟哀嘆?

  不過,我們「若悟以往之不諫」──也即是孔子所說的「今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仍不算太晚。只要知道有「來者之可追」,向光明大路勇猛直前便是。我們既洞悉從前的迷途尚未太遠,便應該醒覺「今是而昨非」。

  如果我們明白從前虛度光陰是不對,現在學習佛法是對的,便應該改過自新,重新做人。以往種種,好比昨日死;以後種種,好比今日生。

  不求大道迷途,縱負賢才豈丈夫;

  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

  妻財撇下非君有,罪業偕形難自欺;

  試問堆金等山嶽,無常買得不來無?

  縱使你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倘若你不求真正的解脫,只有辜負了自己的才華。盡管你滿腹經綸,文翰淵博,但若不求大道,仍然是埋沒了自性最高的智慧──這又怎堪稱為大丈夫呢?大丈夫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創非常業,出類拔萃的人百歲光陰一須臾便溜走,如石上燃起火花的一頃。

  無論你金玉滿堂,富埒王侯,這個身軀只不過是水中浮泡,浮雲朝露,瞬息萬變。難道名利錢財,或者如花似玉的夫人,會永遠守在你的身旁嗎?盡管你金銀堆成山,也買不通無常鬼。

  故各位明眼的善知識,趕快回頭,不要再空度光陰。莫待老年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你們不用相信我,要相信自己的智慧,發掘開墾自性的金剛礦。首先把人道好了佛道自然圓滿的。

  恭錄自《放眼觀世界-法界佛教總會1978年亞洲弘法記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