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心經》第3課02

  星雲大師講《心經

  第3課丨得度的鑰匙——波羅蜜多02

  至於精進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要努力」。有的人一聽到人家說要努力精進,他總是懶洋洋的,提不起精神,覺得精進好辛苦。假如能把精進視為快樂的、不受苦的,那麼精進也就不為難了。

  比方說,掃地、洗衣服好辛苦,不過你把家裡打掃得很乾淨,把衣服得很乾淨,把家裡都能整理得很好,不也會感覺到舒服、好輕松、好自在嗎?所以,勤勞、精進給我的是舒服、愉快。又例如,你為了一家人生活努力做事賺錢為社會服務,雖然辛苦,不過一家老少都因你的所得而能增進生活的滿足,這不是很快樂的事嗎?所以精進是受苦呢,還是快樂呢?你若想精進快樂的,那麼就會鼓起精神精進了。

  精進有什麼利益呢?例如,精進拜佛,可以和佛交流,能使人格升華。精進參禪,可以穩定身心,可以迴光返照,可以觀察自己,可以從動亂中統一身心、集中意志。是以,精進可以讓我們得到很多的大利益、大快樂,何樂而不為!

  再講到禪定禪定可以使我波羅蜜,完成我們的修行。不過一般人提到參禪,總以為一定要到寺院裡面,到禪堂裡面,雙腿盤起來,眼睛閉起來,不要吵鬧,不要有聲音,才叫參禪。

  其實,這種禪還不是真的禪,真正的禪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之中,在我們的行住坐卧之間,在我們的生活裡面,吃飯、睡覺里都有禪,就如百丈禪師所說:「搬柴運水無非是禪。」

  一般人想到禪就是呆坐在那裡。那麼,禪究竟是呆板的呢,還是活潑的呢?禪沒有活用,就是呆板的。所以行立坐卧中的禪是生活的禪,是活潑的禪。

  什麼叫生活的禪?平時吃飯的時候,看到桌上的菜不合己意,一不高興就要生氣平常吃兩碗的現在只吃一碗,心裡覺得很苦,那就沒有禪了。假如有禪的功夫,即使飯菜煮得不好,也覺得沒有關係,想想弘一大師所說「咸有鹹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菜根也有菜根香,心裡也就了無罣礙了。

  禪是一種藝術你可以用禪來美化你的生活,使生活充滿藝術氣息。有的人衣服,老是怨嘆不能買到一件合身的好衣服,看這個顏色不如意,看那個顏色也不如意那是為他差別相上追求,在動亂中求。假若你有了禪,就像弘一大師,一條洗臉的手巾一用就是十幾年,還說:「毛巾是壞了,不過還可以用。」這個想法多麼有力量,多麼有價值!所以我們穿衣吃飯都應該要有禪。

  一個出家人,不管他是怎麼樣的性格,即使是小小年紀出家還沒有懂得禪定,不過他禪定境界禪定功夫卻是慢慢在表現。就從衣著來說,雖然他只有一衣服,今天是這件,明天還是這件,今年是這件,明年還是這件,但是他心上沒有罣礙,覺得一件長衫就夠了,那麼,他心中就有了禪。

  假如追求時尚的人,一定做不到,「叫我天天穿這件衣服,今天穿這件衣服明天又是穿這件,後天也是這件,不好看,不行,要換一個顏色!」其實人家並沒有在看他衣服,是他自己心裡不能安定,沒有自主的能力也就是沒有禪定

  最後來談的是般若智慧般若不同於一般的知識。因為一般的知識,不論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等學科,是向老師講得來,是向外去求來的,而般若不是向外求,是向內求,向自己求。如果向外求,那就不是我們講的般若了。

  六種波羅蜜里有很深的意義,從布施智慧都能使我們得度。若能實踐大乘菩薩六度萬行,就是心上插一把刀也不覺得苦。佛經里有這么一段話:如果聽到人家毀謗你、辱罵你,於惡罵毀謗之言語不能如飲甘露者,不算是忍辱之人。反之,聽到人家毀謗惡罵,還能感覺如飲甘露者,才能算是忍辱之人。所以說「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是菩薩道的精神,看起來好像我們受了多少的委屈,但是從這些委屈里卻能令自我成長。

  世間的人稱贊別人,往往會說:「這個人好偉大,那個人好偉大!」仔細想一想,偉大裡面是多少的心酸、多少的苦難,要付出多少的犧牲、多少的忍辱,才能偉大。所以,要想做個有成就的人、偉大的人,就必須要力量,能忍辱,能布施,能持戒,能精進,能禪定,能般若,有種種的力量,那麼就能波羅蜜了。

  六波羅蜜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沒有「般若」作引導,都還只是世間法,不是佛法佛法是無形無相功德,而世間法則無相功德。因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要有般若,才能波羅蜜,才能得度,這是佛法大乘菩薩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