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舍利塔的簡介

 

uploads/content/2022/may/e175ceb7eb0e23a1ddcbc91d5c64ccab.jpg" />

  臨清舍利塔位於臨清市先鋒路街道辦事處大橋村,城北衛運河東岸,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通州的燃燈塔、杭州的六和塔、鎮江文峰塔並稱“運河四大名塔”。 臨清舍利塔並非為“舍利”而建,而是緣於風水。塔內的石刻題記《遷移觀世音菩薩塔疏》、《修建觀世音菩薩塔疏》等,對該塔的修建緣由和經過,留下了翔實的記述。   建築特點   此塔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塔高61米,九級八面。樓閣式,通體近垂直,仿木結構,剎頂呈將軍盔形,屬省內僅見,基座八面,每面長4.9米,底面積為186平方米,其空間面積可達7000方米.外檐磚木結構。檐為陶質仿木出挑鬥拱。轉角斗拱下垂陶質蓮花垂朴。斗拱下部攘嵌陶質“阿彌陀佛四字:門楣上鐫刻“舍利寶塔”匹字:進入塔室,各層辟有轉角形石質梯道,可迂迴逐層攀登至頂層。各層為穹隆頂,頂上拖龍骨架,地面平托全絲楠木樓板、平面鋪青磚,每層辟八門,四明四暗。各層塔心室內皆有刻石,畫像鑲嵌壁上,寶塔中心部位原有金絲楠木通天柱,上至塔剎下直落地宮,以承托每層平面負荷,此作法當屬宋代遺風。   記述   明萬曆年間,臨清文人縉紳聚議,認為臨清風水不利,並告當時欽差臨清的提刑按察使鍾萬祿,最後決定,將觀音大士像移至磚城北水關下,即土城坎(北)方,並建造一座寶塔,此處正是臨清汶、衛兩河匯流北去的“天關”,可“扼塞兩河水口,弘開萬里天關”。事情定下來以後,便推舉在家賦閑的工部尚書柳佐主管其事,並正式定名為“舍利寶塔”,從萬曆四十年開始策劃,至萬曆四十五年第五層建成。第六層於次年由臨清布商王道濟獨資捐建,又歷時三年,九層寶塔終於全部建成。   臨清塔應“靈收八表”的意象。塔各層平面皆為正八邊形,第一層至第五層和第七、八層塔心室為正方形。六層和九層則為角形,五層塔心室皆辟有門洞券,通向塔外。塔的平面構成是結合豎向設計而統籌布置的。就全塔而言,登臨憑眺,則八面風光皆可擷取;而就各層言,則層層相錯,收入景物各有不同,形成了統一中的變化,豐富了“靈收八表”的戲劇性空間變幻效果。至於塔心室的內部空間,也無不層層變化,而且由於扒道的狹長幽暗,更在先抑後張中,顯現出光明和小中見大。第六層塔心室的建築物構造更是頗具匠心,也最精到。捷足先登的人們驚喜地發現“三百里外忽見遙山’。”朝賓岱宗暮太行”,實在是地處平原臨清曠古未見的奇景。第六層塔心室東、西兩面券窗上方分別嵌石題刻“西引太行”、“東延岱嶽”,正北佛龕券洞上方則題刻作“秀聚中天”。此最能體現“靈收八表”之意。   至第七層,塔心室又轉變為塔壁四合,上部由穹窿頂改為斗拱出跳承托的平頂,東、西、南、北列布磚雕字樣分別為“阿眾佛”、“彌陀佛”、“寶生佛”、“成就佛”,以應七級浮屠、四面生佛之意。以其卓爾不群的空間處理,顯示出佛的境界尊嚴,達到空間序列的最高潮。   至第八層,似又恢復到第一至第五層大同小異的形式,人們會由此而被喚起幾分回憶,形成了高潮過後的片刻寧靜。至八角形的第九層塔心室,空間形式又在似與不似的印象中,同第六層的處理聯系起來;那逐漸聚攏的穹頂,隱沒了地宮拔出而貫通全塔的塔心柱,標志著全塔的內部空間序列至此圓滿結束;而聯想著塔心柱穿出塔頂冠表為塔剎的外部空間形象又不禁令人感到,這靈收八表的佛的空間,仍似意猶未盡,在無盡的延續,直至中天。   古代臨清八景之一   登高望遠,運河如帶,翠堤蜿蜒,令人心曠神怡。塔檐上有銅鑄的小鍾鈴,被風吹動,發出清脆的悅耳之聲,塔岸聞鍾為古代臨清八景之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