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文鈔摘錄原文和白話26.誡欲戒YIN

  一、文鈔原文:26.誡欲戒淫

  (1)色慾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戰兢自持,乾惕在念,則亦難免不被所迷。試觀古今來多少出格豪傑,固足為聖為賢。只由打不破此關,反為下愚不肖。兼復永墮惡道者,蓋難勝數。楞嚴經雲,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學道之人,本為出離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則生死斷難出離。即念佛法門,雖則帶業往生。然若淫習固結,則便與佛隔,難於感應道交矣。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凈想。親想者,見老者作母想,長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縱盛,斷不敢於母姊妹女邊起不正念。視一切女人,總是吾之母姊妹女。則理制於欲,欲無由發矣。怨想者,凡見美女,便起愛心。由此愛心,便墮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比劫賊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鴆毒,烈百千倍。於此極大怨家,尚猶戀戀著念,豈非迷中倍人。不凈者,美貌動人,只外面一層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則不忍見矣。骨肉膿血,屎尿毛髮,淋漓狼藉。了無一物可令人愛。但以薄皮所蒙,則妄生愛戀,花瓶盛糞,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異花瓶。皮內所容,比糞更穢。何得愛其外皮,而忘其皮里之種種穢物,漫起妄想乎哉。苟不戰兢乾惕,痛除此習。則唯見其姿質美麗,致愛箭入骨,不能自拔。平素如此,欲其沒後不入女腹,不可得也。入人女腹猶可。入畜女腹,則將奈何。試一思及,心神驚怖。然欲於見境不起染心,須於未見境時,常作上三種想,則見境自可不隨境轉。否則縱不見境,意地仍復纏綿,終被淫慾習氣所縛。固宜認真滌除惡業習氣,方可有自由分。每日除了己職分外,專心念名號。朝暮佛前,竭誠盡敬,懇到懺悔無始宿業,如是久之,當有不思利益,得於不知不覺中。法華經雲,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瞋恚,愚痴,亦然。是知能至誠彌陀觀音聖號者,貪瞋痴三惑,自可消除也。(增廣·卷二·復甬江某居士書·p344)

  (2)人從色慾而生,故其習偏濃。一不戒慎,多致由色慾而死。(三編·卷四·壽康寶鑒題辭二·p964)

  (3)後世人業重,情竇早開。十一二歲,便有慾念慾念既起,無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義,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乾枯。聰明子弟,由此送命者,不知凡幾。即不至死,而身體孱弱,無所成立。及長而娶妻,父母師長不與說保身節欲之道。故多半病死,皆是由手淫及貪房事所致。故孔子答孟武伯問孝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乃令戒房事。不戒房事,則百病叢生。能戒房事,則病少多矣。孟子曰,養心者,(以善養身者,必由制心不起慾念,故雲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古人重民生。禮月令,仲春先雷三日,遒人以木鐸巡於道路曰,雷將發聲。其有不戒其容止者,(即房事)生子不備,必有凶災。(或肢體不全,或生怪物。其夫婦或死亡,或得惡疾,故曰必有凶災。)此國家政令也。今則父母師長,絕不與兒女談及此事。及至得病,醫生亦不令戒房事。蓋不以人命為重,而冀病日重,而屢為醫療也。醫如是用心,其罪浮於截道劫財之強盜矣。(三編·卷二·復真凈居士書·p408)

  (4)至於邪淫之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艷女來奔,妖姬獻媚,君子視為莫大之禍殃而拒之,必致福曜照臨,皇天眷佑,小人視為莫大之幸福而納之,必致災星蒞止,鬼神誅戮。君子則因禍而得福小人則因禍而加禍,故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世人苟於女色關頭,不能徹底看破,則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樂,以及子孫無窮之福蔭,來生貞良之眷屬,斷送於俄頃之歡娛也,哀哉。(增廣·卷三·慾海回狂普勸受持流通序·p708)

  (5)聰明人,均屬矜誇,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絕無涵蓄。其人非坎坷終身,必少年夭折。汝宿生多幸,培此善根,當極力培植,庶可有成。聰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慾,當常懷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舉一動,天,地,鬼,神,諸佛菩薩,無不悉知悉見。人前尚不敢為非,況於佛天森嚴處,敢存邪鄙之念,與行邪鄙之事乎。孟子謂,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若不守身,縱能事親,亦只是皮毛儀式而已,實則即是賤視親之遺體,其不孝也,大矣。(續編·卷上·復徐書鏞居士書(民國二十年)·p130)

  二、白話譯文:譯者慕藏

  (1)色慾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單單是中下等根基的人被色所迷,即使是上等根基的人若不戰戰兢兢地把持,時刻提醒自己,也難免不被其所迷。試看古往今來,多少出格的英雄豪傑,固然足以成聖成賢,只因為打不破這關,反而為那些愚夫愚婦所不齒。而且永遠墮落在惡道。這樣的人,數不勝數。楞嚴經上說:「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學道之人本來就是為了出離生死若不痛切地除去這個毛病生死就沒法出離。即使是念佛法門,雖然可以帶業往生,然而如果淫慾習氣根深蒂固,就會與佛隔離開來,難以感應道交。要想斷絕這個禍患,不如把一切女人都當作自己的親人,怨敵,和不乾淨的人。當做親人觀,就是見到老的,就當作是母親;年長的,當作姐姐;年少的,當作妹妹;年幼的,當作女兒慾望再盛,也決不敢在母親姐姐女兒身邊起這不正念頭。把一切女人都當作是母親姐姐女兒,用理性控制住慾望慾望就無從發起了。當作怨敵觀,因為見到美女,就起愛心,由於這個愛心就會墮落在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因此,所謂的美麗妖媚的女人,比那些強盜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鴆毒的毒都要強烈百千倍。對這樣的大冤家,還戀戀不舍,豈不成了迷途中最迷的人了嗎!當作不乾淨的人觀,美貌動人,只不過是外面的一層薄皮而已。如果揭去這層皮,則慘不忍睹。骨肉膿血,屎尿毛髮,淋漓狼籍。完全沒有一樣可愛的東西。只因為一層薄皮蒙住了,就妄生愛戀。花瓶盛著大糞,沒人喜歡去玩弄的。這個美人的薄皮,不異於花瓶;皮里裝的,比糞更臭。怎麼能光愛那層薄皮,忘了裡面那種種骯臟的東西,就亂起妄想了呢!如果不戰戰兢兢,虔誠猛厲地除去這個惡習,只看到那美麗的外表,使愛箭穿入骨髓,不能自拔。平時如此,要想死後不入女腹,那是不可能的。入人的女腹,那還可以,如果入了畜生的女腹,那時可怎麼辦!想一想都會覺得可怕。然而要想見到境界時不起染著心,必須在沒見到境界時,常作上面的三種觀想,那麼見到境界自然可以不隨境界轉。否則,縱使不見境界心意之中仍然纏綿,最終還是要被淫慾習氣縛住。所以應該認真盪滌惡業習氣,才能有自由的分。每天除了作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就專心念名號。每天早晚,在佛前必恭必敬地懇切懺悔無始劫來的宿業,這樣做的久了,在不知不覺中,會得到不可思議利益的。法華經上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嗔恚,愚痴也是一樣。由此可知,能至誠地念彌陀觀音聖號的人,貪嗔痴三種惑業自然可以消除。——增廣·卷二·復甬江某居士書·p344

  (2)人從色慾而生,所以,這個習氣偏濃。一不小心,多半會導致由色慾而死。——三編·卷四·壽康寶鑒題辭二·p964

  (3)後世的人業障重,情竇早開。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有慾念慾念一起來,就無法制止。又不知道保養身體,於是就手淫。如同草木剛剛生芽,就把外面的甲給去掉,必然會使草木乾枯掉。聰明的子弟,因此而送命的,不知道有多少。即使不至於死,而身體孱弱,無所成立。等到長大後娶了妻子父母師長也絕不告訴他節欲保身之道。所以多半病死了,都是因為手淫和貪房事緣故。所以孔子答孟武伯問孝說,父母惟獨擔心孩子得病,就令他們戒房事。不戒房事,百病叢生;能戒房事,病就少多了。孟子說,養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寡慾。為人寡慾,雖然也有病死的,但是很少;為人多欲,雖然有長壽的,但是很少。古人重民生。禮月令,仲春先雷三日,遒人手持木鐸,在道路上巡邏說:「雷將發生,有不戒其容止(房事)的人,生的孩子不會完備,必有凶災。」這是國家的政令。現在的父母師長,絕不與兒女談這些事情。等到得病的時候,醫生也不勸他們戒房事。大概是不以人命為重,而希望病越來越重,他們好多治療幾次醫生如果這樣用心罪過要比那些攔路搶劫的強盜更大。——三編·卷二·復真凈居士書·p408

  (4)邪淫這件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是以人身來行畜生的事。所以,有艷女前來投奔,妖姬鼓惑獻媚,君子都把這看做是莫大的災禍而加以拒絕,這樣必定能得到福曜的照臨,皇天的眷佑。小人卻把這當作是莫大的幸福而接納她們,這必定會使災星降臨,鬼神誅戮。君子是因禍而得福小人是因禍而加禍。所以說福禍無門,唯人自招。世人女色的關頭,不能徹底看破,這就是把最高的德行,最大的安樂,以及子孫無窮的福萌,來生貞潔的好眷屬,斷送在片刻的歡娛中了,可悲啊!——增廣·卷三·慾海回狂普勸受持流通序·p708

  (5)聰明的人,最容易犯的就是色慾。應當常懷著敬畏的心,千萬別稍有邪妄的念頭萌生。如果偶然生起了這樣的念頭就想:「我們的一舉一動,天地鬼神諸佛菩薩,沒有不知道,沒有看不到的。」在人的面前尚且不敢為非作歹,何況在佛天森嚴的地方,敢存邪鄙的念頭,做邪鄙的事情嗎! 孟子說,侍奉誰功勞最大呢?侍奉雙親功勞最大。守護誰最重要呢?守護好自己的身體最重要若不能守身,縱使能侍奉雙親,也只是皮毛儀式而已,其實就是輕賤父母給的這個身體,那分不孝,可太大了!——續編·卷上·復徐書鏞居士書(民國二十年)·p13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