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理如法地念誦一遍阿彌陀佛名號或阿彌陀佛心咒,也要具備很多條件。往生極樂世界有很多的修持方法,一般來講至少要具備往生四因,具備了這四個因素,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然後發揮我們的作用,竭盡全力去具足往生四因里的每個因。
第一個因是明觀福田。佛在《阿彌陀經》里講:「任何眾生若能再三觀想彼如來,」「彼如來」指阿彌陀佛,此處著重講的是明觀福田,即再三觀想阿彌陀佛及其眷屬、西方極樂世界。
第二個因是積資凈障。「積累諸多無量善根」,此處著重講的是通過修七支供,來積累資糧、凈除業障。
第三個因是發菩提心。即強調發利他菩提心。因為修持往生四因是大乘佛法宣講的,大乘佛法的根本是菩提心。之前講過,大乘和小乘的界線是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不可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第四個因是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願往生彼國剎土」,「彼國剎土」指的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了創建西方極樂世界費盡了心血,參訪過無數佛國剎土。佛經里講,阿彌陀佛發此願時,已是八地菩薩了,後為此又修持了無量劫。不是一年、兩年,不是一百年、兩百年,也不是一千年、兩千年,而是無量劫!因為這個剎土太殊勝稀有了。最後修好的這個清凈剎土叫極樂世界,因為在西方,所以叫西方極樂世界。
「發願往生彼國剎土」,「發願」即自己要有想去的願望。既然如此,就不要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要當機立斷,放下世間的一切,腳踏兩隻船是不恭敬的,是不能往生的。
「則其臨命終時」,具備了四個因之後,在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時,「善逝、出有壞、圓滿正等覺」,這些是佛的別號。「阿彌陀佛為數多比丘眾圍繞」,阿彌陀佛不是孤軍作戰,他有很多眷屬,由諸多大乘比丘眾圍繞。外表上看是身著袈裟的「比丘」,實際上都是菩薩,西方極樂世界的「比丘」是小阿羅漢無法比擬的。
「現於彼前,垂視而住」,「彼」指的是具足四個因素,跟阿彌陀佛有緣並相應的眾生。現見無量光佛之後,即以極其清凈之心死去,往生極樂世界。清凈之心,即無有掛念。有掛念的心不夠清凈,無法得見阿彌陀佛。
這段話主要講的是往生四因:明觀福田、積資凈障、發菩提心、發清凈願。若具足了這四個因,往生則勝券在握了。就像出國前需要辦簽證、買機票,當這些都辦理妥當了,就十分有把握了,乘上飛機只等起飛了。
今天為什麼要講往生四因?因為我們要反觀自心:自己是否具備這四個條件?若不具備,則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可能距你很遙遠。
如果具備了這四個條件,那麼大可放心,不用苦修,可以吃好、睡好、休息好,因為勝券在握了。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就要分秒必爭,不能再懈怠懶惰了,因為死亡不等人!當閻羅王派人接你時,你說:「往生四因這些條件我還沒具備,能否再寬限幾天?」可閻羅王鐵面無私,決不會網開一面、手下留情。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縱然權傾天下也無力回天,縱有傾城美貌亦於事無補,縱然富可敵國也無濟於事。我們已經聽聞了太多的故事,所以今天我們不能聽故事,而應反觀自心,看看自己是否具足這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