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婆羅門殺子喻
昔日有婆羅門,自以為知道的多,對於各種星術、種種技藝,沒有不懂的。自負如此,要顯示他的德行,就到別國,抱著小兒哭。
有人問婆羅門:「你為什麼哭?」
婆羅門說:「現今這小兒,七天就死,可憐他短命,所以才哭罷了。」
有人對他說:「人命難知,算命也許有錯。假如七天能不死,何必預先哭?」
婆羅門說:「日月可以暗,星宿可以落,我的預測,終究不會錯。」
當時的人們,過了七天,聽說小兒死了,都感嘆說:「真是智者,說的不錯!」
人們心生信服,都來致敬。
就像佛的四輩弟子,有的為了利養,自稱得道,有愚弄人的辦法,殺善男子,假裝慈德,所以將來受苦無窮。如婆羅門為了驗證自己的話,殺兒子迷惑世人。
12.煮黑石蜜漿喻
昔日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來到他家。當時這愚人便這樣想:「我現在就取黑石蜜漿給這富人。」加上一點水,放在火中,就在火上,用扇子扇,希望能夠涼下來。
旁人對他說:「下面不止住火,雖然扇子不停,怎麼能涼下來?」那時眾人都嘲笑愚人。
就像那外道,不減少煩惱熾熱的火,少作一點苦行,卧在棘刺上,五熱烤著身體,而希望清涼寂靜的道,終究是不可能的,只不過被智者嘲笑。現在受苦,未來遭殃。
13.說人喜瞋喻
過去有人,和大家一起坐在屋中,感嘆一局外人德行極好,只有二點過失:一是愛發脾氣,二是作事沖動。
這時被議論的這個人正好從門外經過,聽到議論他的話,更是生氣,就進到屋裡,抓住那說自己過惡的人,用手打他。
旁人問道:「為什麼打他?」
那人回答:「我什麼時候愛發脾氣、作事沖動?而這個人,說我總愛發脾氣、作事沖動。所以打他。」
旁人說:「你現在發脾氣、沖動的樣子就是證明,為什麼怕別人說呢?」
譬如世間喝酒的人,沉迷酗酒,種種放蕩,見別人責怪,反倒嫉恨。想方設法,為自己解釋開脫。這樣的愚人,怕聽到自己的過錯,見他人說自己,就要打人。
14.殺商主祀天喻
昔日有商客,要去大海。去大海的方法,須要有導師,然後才可以去。大家就共同尋找,找到了一位導師。
找到以後,導師帶路,來到曠野中,這時有一天祠,須要用人祭祀,然後才能過去。
於是眾商客互相商量說:「我們同伴,都是親屬,怎麼可以殺?只有這導師,可以用來祭祀上天。」於是殺了導師,用作祭祀。
一切世人,也是如此。要入法海,取那珍寶,應當修行善法作為導師。毀破善行,生死曠路,就永遠沒有出期。經歷三塗惡道,受苦長遠。如那商客要去大海,卻殺那導師,迷失了方向,最終導致困死。
15.醫與王女葯令卒長大喻
昔日有國王,生一女兒,喚醫生來說:「給我女兒吃葯,讓她立刻長大。」
醫生回答:「我給她良葯,能使她立即長大。但現在沒有,須要去找。等葯來以前,大王不要看女兒。讓她吃過葯後,然後再給大王看。」
於是醫生到遠方取葯,經過十二年,拿葯回來,給女兒服下,再讓國王看。
國王見了歡喜,就在心裡想:「確實是良醫,給我女兒葯,能讓她快長。」便命令身邊左右的人,賞賜醫生珍寶。
當時人們都笑國王沒有頭腦,不曉得計算出生以後的年月,見女兒長大,以為是葯力的作用。
世人也是如此。去見善知識,而請求說:「我要求道,希望教導我,使我馬上得道。」
善知識因此用方便法,教他坐禪,觀十二緣起,漸漸累積眾德,證到阿羅漢,他就加倍踴躍歡喜,並且說道:「好快啊!大師能快速讓我證到最妙法。」
16.灌甘蔗喻
昔日有二人,一起種甘蔗,並且約定:「種的好有賞;種的不好,就要重罰。」
當時二人中,有一人心想:「甘蔗極甜,如果榨取甘蔗汁,還用來澆灌甘蔗樹,一定很甘美,能勝過對方。」
那人就壓榨甘蔗,取汁用來灌溉,希望滋味甘美。結果反而敗壞種子,所有甘蔗,都死掉了。
世人也是如此。想求善福,仗著自己豪貴,專橫霸道,欺壓民眾,掠奪財物,用來作福。本想得到善果,不知將來反遭禍殃。如壓榨甘蔗,希望都落空了。
17.債半錢喻
前面有大河,僱人花了兩個錢,然後坐船過河。到欠債人那裡,結果沒見到欠債人。回來過河,又花了兩個錢。
為了半個錢討債,卻損失了四個錢,還有道路上的疲勞睏乏。欠債很少,損失極多,結果被眾人嘲笑。
世人也是如此。想得到很少的名利,結果毀壞大修行。只為自己,不顧禮義。現在受惡名,後來得苦報。
18.就樓磨刀喻
昔日有一人,貧窮困苦。為國王作事,日月長久,身體很瘦弱。國王見了可憐,賜給他一死駱駝。
貧人得到死駱駝後,就要剝皮,因為嫌刀太鈍,要找石頭磨刀。就在樓上找到一塊磨刀石,磨刀鋒利後,下來開始剝。
這樣多次來回磨刀,越來越勞苦,不再反復上樓,就把駱駝吊上樓去,靠近石頭邊方便磨刀。這樣做很是被眾人嘲笑。
猶如愚人,毀破禁戒,多取錢財,用來修福,希望能生天。如吊駱駝上樓去磨刀,用功很多,得到的很少。
19.乘船失釪喻
昔日有人乘船渡海,遺失一銀釪(食器),落在水中,他就這樣想:「我現在畫水作標記,先離開這裡,以後來取。」
過了二個月,到了師子等國,見到一條河水,便進入河中,尋找遺失的釪。
有人問他:「在幹什麼?」
回答:「我先前遺失了釪,現在要找回。」
問:「在哪裡丟失?」
回答:「初入海的時候。」
問:「丟失多久了?」
回答:「有二個月了。」
回答:「我遺失釪的時候,畫水作標記。原來畫水的地方,與這裡一樣,所以在這裡找。」
又問:「水雖然一樣。你昔日丟失的時候,是在別處;現今在這裡找,怎麼能找到?」
這時眾人沒有不大笑的。
也就像外道,不修正行,在相似的善法中,錯認苦因,想這樣求解脫。猶如愚人,失釪在別處,而在另一處找一樣。
20.人說王縱暴喻
昔日有一人,控訴國王的罪過,而這樣說:「大王很暴虐,治理無能。」
國王聽了這話,就很憤怒,竟然不管是誰說的,聽信旁邊的奸佞小人,抓一賢臣來,叫人剝開他的脊背,取一百兩肉。
有人證明這賢臣沒有說過這話,國王就後悔了,要一千兩肉,用來補賢臣的脊背。
賢臣夜裡呻吟,很有苦惱。國王聽到聲音,問道:「為什麼苦惱?取你一百兩,十倍還給你。還不滿足嗎?何必苦惱?」
旁人回答:「大王,就如割斷兒子的頭,雖然再得千個頭,也不免兒子的死。雖然得到十倍的肉,也不免苦痛。」
愚人也是如此。不怕後世報應,貪現在的樂,苦害眾生,搜刮百姓,多得財物,希望能減罪而得福報。譬如那國王,剝人的脊背,取人的肉,用其它肉補償,希望能不痛,沒有這道理。
21.婦女欲更求子喻
在古時候,有那婦人,剛生了一兒子,又想再要兒子。問別的婦女:「誰有辦法能使我再有兒子?」
旁邊有智人,嘲笑斥罵說:「愚痴沒有智慧,到了這種地步!那沒生兒子的,怎麼辦呢?哪有殺現在兒子的!」
愚人也是如此。沒有得到樂,卻自投火坑,種種的傷害身體,以為是生天。
22.入海取沉水喻
昔日有長者的兒子,入海取沉香,已有多年。裝滿一車後,帶回家來,到市場去賣。
但因為太貴,沒有人買,經過多天,不能賣出去,心生厭倦,感到苦惱。
這時見別人賣炭,賣得很快,心裡就想:「不如燒成木炭,可以快速賣掉。」
然後就燒為木炭,到市場賣了,不到半車炭的價錢。
世間愚人,也是如此。有無量的方便法,精進修行,仰求佛果。因為難得,便生出退心:不如發心,求聲聞果,快速了斷生死,去作阿羅漢。
23.賊偷錦綉用裹褐喻
昔日有賊人,進入富家的房舍,偷到錦綉(精美絲織品),就用來包裹破衣,種種財物,被智人嘲笑。
世間愚人,也是如此。既然有信心,進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以及其它功德。因為貪利,破了清凈戒以及其它功德,被世人譏笑,也是如此。
24.種熬胡麻子喻
昔日有愚人,生吃胡麻子,覺得味道不美,煮熟了吃才美。便心裡想道:「不如煮熟了種下去,後來就美了。」
煮熟了再種,永遠沒有生長的道理。
世人也是如此。因為菩薩曠劫的修行,因為難行苦行,覺得不樂,便這樣想:「不如作阿羅漢,快速斷生死,那樣作功很容易。」後來要求佛果,終不可得。如那焦種,沒有再生長的道理。世間愚人,也是如此。
百喻經新白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