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坐時即得無生忍一念迎將至佛前

  【法事贊摘要】善導大師開示:坐時即得無生忍一念迎將至佛前

  晚上我們繼續來探討善導大師的《法事贊摘要》。前面我們探討到了第二大點的第十四段文,第十四段文有三首偈頌法語,每一首偈頌法語都是句話,每一句話都是個字這是善導大師法事贊》的特色。以偈頌法語非常精要將《阿彌陀經》的精髓講了出來,讓我們了解世尊宣揚《阿彌陀經》的要義。善導大師尤其在解釋《阿彌陀經最重要經文也就是往生因的經文,在《法事贊》就是第十四段文,第十四段文就是《法事贊》最重要內容。所以我們前面用了兩節課的時間探討了第十四段文的前面兩首偈頌法語,那我們今天從第十四段文的第三首偈頌法語接著看下去。為了連貫,所以照例師父把第十四段文這三首偈頌法語一遍,讓大家對照對照,請看講義第五頁第十四段文:

  極樂無為涅槃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七日七夜心無間長時起行倍皆然

  臨終聖眾持華現身心踴躍坐金蓮

  坐時即得無生忍一念迎將至佛前

  法侶將衣競來著證得不退入三賢

  這三首偈頌法語前面我們探討過了兩首,最後這一首偈頌法語是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報

  「坐時即得無生忍」,這一句話令我們看了內心無比的欣慰。坐時指的是這一位七日七夜不間斷念佛行者臨終見到了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清凈大海菩薩現前,以蓮華來迎,這時候這一念佛行者登上蓮台坐下來的時候。所以這時候是這一行者准備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從臨終一直到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過程。因為前面第二首偈頌法語的最後兩句話臨終聖眾持華現」,臨命終表示這一念佛還沒有斷氣,聖眾指的就是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清凈大海菩薩,持著蓮華台出現了。所以這一念佛身心非常的法喜,坐上金色蓮台

  所以這邊第三首偈頌法語的第一句話才說[坐時即得無生忍],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臨終的時候,行者見佛來迎,登上了蓮華台,是坐著不是站著,坐在蓮華台上的當下即得到無生法忍,不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才得到無生法忍。

  從善導大師法事贊》所說這一句話,更可以佐證凈土法門確實非常不可思議。因為古德所說的當生成就法門,一點都沒錯。坐上蓮華台的當下即得到無生忍,「即得」就是坐上蓮華台的當下即得到。即是不隔時、不隔分、不隔秒,當下,所以得到無生法菩薩的階位。那換句話說,念這一句佛號的是當生成就、了辦生死,對不對?對。想一想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臨終是因為聖眾持著蓮台來迎接。我們還是凡夫身,我們還沒有登上蓮台的時候還是凡夫身,可是當我們登上蓮台的時候,我們就成為菩薩身,無生法忍的菩薩蓮台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就的,這道理在《觀經》世尊跟我們講出來,蓮台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就。所以使得我們當生轉凡成聖的還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對不對?對。我們跟阿彌陀佛贊嘆!如果不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怎麼能夠以凡夫的業報身,坐上蓮台的當下即得到無生法忍的菩薩身。佛菩薩的身稱為無為法性身,確實是非常的不可思議

  那麼無生忍是無生法忍的簡稱。諸經之中對於生法忍所配四十一階位各有不同,有的十信之上的十住位就可以稱為無生法忍,但是有經典卻把無生法忍說的比較嚴謹,要到了登地上的菩薩才稱為無生法忍,甚至有認為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已經身心有一修行包括念頭都不會退失,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了才稱為無生法忍。不過在這里善導大師所認為的無生是在三賢位就已經進入了無生忍,因為最後一句話[證得不退入三賢],三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階位的菩薩稱為三賢,初地到十地,這十地位的菩薩稱為十聖,所以有一句話叫做三賢十地,三賢位的菩薩稱為賢人菩薩,十地位的菩薩稱為聖人菩薩。所以聖賢如果以階位來說,就是十信以上的十住,一直到十地,這四十階位的菩薩稱為聖賢。這里所說無生忍,就是三賢位以上的菩薩就可以稱為無生忍。善導大師無生忍所解說的范圍看的比較廣大。

  [坐時即得無生忍,一念迎將至佛前],一念指的就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速度非常快速,你動一個念頭,已經從娑婆世界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了。因為當這一凈業行人坐上蓮華台的時候,當時還在娑婆世界可是一念頭蓮台就已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觀經》這一部教典把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速度三種譬喻:

  第一種譬喻是一彈指頃。一彈指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速度多快呢?一彈指頃就猶如這里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念。

  第二種譬喻就是屈伸臂頃。把手臂彎屈伸直這樣一個動作,你已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了,那這樣子速度快不快?很快。

  第三個譬喻叫做舉頭頃。舉頭頃的意思就是當念佛行者臨終見到了阿彌陀佛來迎接,一定會跟阿彌陀佛頂禮,頂禮拜下去的時候,雙手翻掌然後頭抬起來,已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了,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速度是這么快。

  這三種譬喻都是形容從娑婆世界往生凈土世界時間非常的短暫,也就是速度非常的快,就是這里善導大師所說的[一念迎將至佛前]。

  得到了無生法忍,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迎接你到阿彌陀佛的佛前。這時候就是見了阿彌陀佛,也是聆聽阿彌陀佛講經因緣具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