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都不能離開利益眾生之事,都要利益到眾生。一切所行唯一利益他眾,那我們現在要怎麼做?要發菩提心。
我們現在雖然是自己在修,但最終成就是為了度化眾生,這是間接地利益眾生。我們的吃喝拉撒也都可以變成利他的行為,通過什麼方式能使其變成利他之事呢?就是發菩提心。我們平時吃喝拉撒都是為了生存,生存是為了更好地學修佛法,學修佛法是為了解脫成佛,解脫成佛是為了度化眾生,最終還是為眾生。可見,一切行為都可以變成利他之事。
當你發出菩提心時,有條件可以吃好穿好,沒有條件也不要勉強,差不多就行。身體有時候也需要吃好穿好休息好,也可以出去散散心,玩一玩,心情是要放鬆的,剛開始可以通過外在的因素放鬆內在的心態。這個身體若是能用來精進修行、利益眾生的話,可以保護它,可以多給它一些獎勵。如果身體好了,心情好了,對自己的學修也有幫助。
你還要隨順身邊的眾生,照顧身邊的家人,不能太自私。你照顧家人等身邊的這些眾生,讓他們高興,也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學修。以前講過,把自己的家變成寂靜處,所謂寂靜處就是指學佛修行的一個殊勝場所或助緣。若是為了遣除學修上的違緣障礙,你可以隨順一下他們。比如陪他們聊聊天,出去玩一玩,這都是修行。為什麼?如果你有個好的家庭,違緣少了,有學修的這些助緣了,就可以更精進,可以更順利地成就,可以更好地利益眾生。
若是能發菩提心,能存利他心,一切所行都可以變成利他之事。發誓為眾生解脫成佛,為解脫成佛而精進修行,這兩種決心是願、行菩提心。如果這兩種心不是虛假的,而是真正在相續中產生了,則一切所行都可以變成利他之事。
所謂學佛,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佛法是圓融的,佛法是智慧的。違緣、障礙都是自己造成的,煩惱和痛苦也是自己招來的。現在有的人學佛修行,處處有障礙,處處有違緣,這都是自己沒有佛法、缺少智慧的緣故,也可以說是學佛修行不如法造成的。
無等塔波仁波切說過:不如法修行,正法也會變成惡趣因。大家不要這樣,既然自己有這個緣分想學佛,任何時候都應該智慧一點兒,聰明一點兒。
——摘自《入菩薩行論》講記(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