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報通三世,轉變由心

  經雲: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恐遭惡果,預先斷除惡因。由是罪障消滅,功德圓滿,直至成佛而後已。眾生常作惡因,欲免惡果,譬如當日避影,徒勞賓士。

  每見無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謂作善獲殃,無有因果。從茲退悔初心,反謗佛法。豈知報通三世,轉變由心之奧旨乎。

  報通三世者,現生作善作惡,現生獲福獲殃,謂之現報。今生作善作惡,來生獲福獲殃,謂之生報。今生作善作惡,第三生,或第四生,或十百千萬生,或至無量無邊劫後,方受福受殃者,謂之後報。後報則遲早不定。凡所作業,決無不報者。

  轉變由心者,譬如有所作惡業,當永墮地獄,長劫受苦。其人後來生慚愧,發大菩提心[1]。改惡修善,誦經念佛,自行化他,求生西方。由是之故,現生或被人輕賤,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貧窮,與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墮地獄長劫受苦之業,即便消滅。尚復能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金剛經所謂:若有受持此經,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轉變由心之義也。[(正)與衛錦洲書](《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線裝書局,2014年版)

  註:[1]大菩提心:求大菩提之心也。「大菩提」,佛之菩提對於聲聞緣覺之菩提謂之菩提。何則。二乘之無漏。為菩提而非大。佛之無漏慧。乃為菩提而大也。(後略)(《佛學大辭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