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經教道理搞通,它的好處是什麼?幫助你放下

  這下面說,「諸根,指色相身之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悅豫者,喜樂也」。這是所有凡夫都有的,你在順境善緣五根快樂,但是不清凈阿難比我們殊勝的、超越的,就是他清凈,有喜樂不著相。為什麼不著相?當體即空,不可得。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常常想到世尊彌勒菩薩對話,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頭生滅念頭生滅的次數,一彈指有多少?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乘百千百千是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念頭,能生萬法,這個萬法就是全宇宙,整個宇宙,一樣都不少。一彈指它已經生滅三百二十兆次,它是真的嗎?不是真的。我們這樣的微細念頭沒有辦法體驗,我們講最粗的,最粗的是什麼?我們今天講一秒,一秒一秒過去了,這過去了,再也回不來了你去常常想這個,這就是事實真相,一秒一秒的過去,過去永遠不會回來。所以佛給我們講,這假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沒有一樣是真的。佛說這些目的是什麼?目的叫你不要著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可得,不可得你想得,錯了,你念頭錯了。不可得就是不可得放下放下就對了。放下什麼?清凈心現前,放下染污放下心浮氣躁,躁動。放下躁動,心是平等的;放下染污,心是清凈的,真心現前。真心清凈平等,起作用,覺。這個覺是什麼?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話是真話,不是假話,不是騙人,是事實真相,我們一定要把它掌握住。

  清凈下面有解釋,「《嘉祥疏》曰:光顯也」,佛光顯示出來的。「又《寶積經》曰:如來身者,自性清澈」。這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如來身,法性身,所以自性清徹。惠能大師見性,性是什麼樣子,他第一句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清凈」,就是自性清徹,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永遠是這樣的,從來也沒有受染污過。那染污是什麼?染污是你自己的幻想不是真的染污。真的沒有染污,自己想到染污了,那一大堆的念頭染污放下念頭,恢復清凈。所以一定要曉得,妄心是假心,不是真的。一念不覺,從真心生出一個妄心,叫阿賴耶。如果是真的染污了,你還能洗得乾淨嗎?不可能。你的心染污了,這句話不是真話,也不假話你要會聽。你放下妄念清凈心就現前;放下浮躁平等心就現前。什麼叫功夫?功夫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你能放得下,每天能吃得飽穿得暖就夠了,不要把明天事情放在心上,不要把明年的事情放在心上,它還沒到。佛給我們事實真相,沒有三世,也沒有十方,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是從這生出來的,真誠愛心。我們所有境界都是自己念頭產生的,自己對自己負責,業因果報自作自受沒有任何一個人主宰你,是你自己主宰自己。

  經教道理搞通,它的好處是什麼?幫助你放下。你為什麼放不下?把這些虛妄當作真實這叫迷,這叫惑,迷惑。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不迷了。不迷,曉得全是假的。體是真空,不可得;相是生滅也不可得。體跟相都不可以得,都不去想,就對了。想統統是妄想真心離念,沒有念頭,起心動念就是阿賴耶。什麼是阿賴耶?什麼叫迷?起心動念是迷,起心動念叫根本無明六道從這來的,十法界也從這來的,所以你要是不迷了,不迷就沒有念頭,十法界六道全沒有了,它是迷裡頭產生的幻相。佛教給我們,把一切境界作夢佛事夢幻泡影。這個夢幻泡影就是比喻法界,包括六道六道是一場惡夢,四聖法界是一個美夢,都是夢。六道輪迴裡頭只有苦沒有樂,只是苦樂多少,三善道樂多苦少,三惡道苦多樂少,如此而已。自性裡頭沒有苦樂,因為它一念不生。有念就是無明,沒有念,無明破了無明不是真的,所以自性清徹。

  所以我們眼前的現象,一半是生滅的,一半是不生不滅。我們學習,我們聯系是用屏幕,你收看衛星是屏幕,你用電腦收看我們的網路也是屏幕屏幕就像自性一樣,裡面什麼都沒有。我們起心動念呢?起心動念就是屏幕裡面的影像你看音聲、有畫面音聲畫面生滅的,這個大家知道,有頻率的,大概一秒鍾這個畫面生滅一百次,一秒鍾,我們看起來好像是很逼真的。但是你要曉得,這個畫面生滅不生滅集合在一起出現的,不生滅的就是屏幕屏幕是體,能現;生滅的,是畫面畫面屏幕融成一體,我們看到的。所以生滅中有不生滅,不生滅裡頭有生滅這是你看真相。那我們現在的是什麼?我們現在不生不滅,我們要這個,我們不要生滅,我們要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就是我們的靈性,是我們的自性本性不生不滅。所有現象呢?所有現象都是生滅的,是從心動念生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今天心想佛就現佛,我想菩薩就現菩薩我想貪瞋痴就現三惡道,貪是餓鬼,瞋是地獄愚痴畜生,想什麼現什麼,這是事實真相。所以會修行的人修什麼?就是修自己念頭看得清楚,聽得明白,不起心不動念,佛境界,這成佛了。沒有煩惱,只有智慧。起心動念有,還沒放下,分別執著放下了,這是菩薩。如果有分別執著凡夫六道凡夫,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他迷了,事實真相完全不知道。

  所以你明白這個道理,天天看電視,看電視開悟,看電視成佛,那也是一個法門。為什麼?把它真相看出來了,恍然大悟你看生滅不生滅是一體,雖是一體,它確實又是兩樁事情,融在一起的時候,這我們才能看得見,才感覺到它存在,實際上它根本不存在,從這個地方能悟出。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寶積經》引的這一段,後面還有幾句,我們還沒講完,我們下一堂課接著再學。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第一二二集)2014/10/26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