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看不見自身的「我慢」,最可怕

  導語:心是語言和行為的主導,多點反觀自心,覺察起心動念。學會讓心平靜,不隨風起浪,回歸本具的光明慈悲智慧,與心保持自在的交流。

  佛教里所謂的「心」,是指「識」。其實,佛教本沒有「靈魂」這個詞,魂魄是道教用詞,但意思差不多。道教為人有三魂七魄,可以這邊放一個,那個放一個;佛教不這樣認為,就像房間里只有一個燈泡,如果有很多窗戶,人們會感到從各個窗戶都透出光,照射到不同的地方

  人的思維可以透過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舌頭嘗,身體感覺去捕捉外在信息,但是眼睛、耳朵這些並沒有判斷力,要靠主意識來判斷,這個分析師,我們往往就稱它為「心」。

  心會產生不同的判斷,正面的、負面或者是中性的,我們也叫善、惡及無記狀態大部時間,心習慣負面,比如當人們看到一個漂亮東西,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怎麼佔有它;耳朵會聽到各式各樣的聲音,但排斥的佔多數,接受的佔少數。

  業力亦如風,會讓心海起浪,所以我們經常勸人說你看開一點好不好放下不好,不要聽風就是雨。」讓心回歸到原來的位置,讓心沉澱下去,不再起浪的心,我們是可以和它對話的。

  在風浪里翻滾的心,還不是真正的心,真正的心需要沉澱下去,像無浪安靜的儲藏室,又像手機的內存卡,電腦晶元一樣,這就被叫做阿賴耶識。

  你沒辦法跟貯藏的一切對話,只能敲鍵盤,找到你要的部分,業力會表演給你看它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主意識會讓它往內看自己,讓它自己去分析。

  當你心情好的時候,聽到別人講笑話,你的主意識會告訴你這個人特別幽默,他講的笑話太好笑了,這是它在分析,因為它在快樂當中。

  如果你現在心情不好,剛剛失戀了,或者有人惹你生氣,心裡正遭受著煎熬,對方講個笑話給你聽,你會覺得這個人太可惡了,講話這麼沒水平,一點都不好笑,反而讓人感覺惡心。這個是誰在分析?其實就是心,就是主意識在分析。

  我們學習與心對話的目的,就是讓它學會平靜,學會接受正面的東西,不讓它起浪。當主意識分析完了,沉澱下去不受誘惑的時候,它會慢慢清理阿賴耶晶元里的東西,再往下再沉澱的時候,會發現晶元本身是沒有對錯是非的,對錯是非都是外面拍攝回來的東西在這裡的圖像,這個沒有對錯是非晶元,我們就叫它「佛心」,它沒有實體,是內心光明、最智慧、最慈悲的一面,就像浩瀚的虛空不受任何污染。

  佛教徒,是內教徒,只有反觀內心,才能把事情分析透。比如光一個傲慢就分很多種,粗糙來看比如種族慢,像有些人生在好一點的家庭背景下,傲慢就比普通人要大;還有色慢,只要長得比別人美一點,帥一點,發自內心傲慢永遠都存在。

  再延伸出去,衣服的品牌比別人貴一點等等方方面面會產生出形形色色的傲慢文化水平高一點的人,會產生「別人沒我有文化」的傲慢文化是什麼東西?其實一個人的穿衣打扮,哪怕筷子怎麼用,糌粑面條等怎麼吃,所有人類文明進步中的一切習慣等等,這些都叫文化

  如果人們只單一的從讀過多少書或把專業方面的特長當成文化知識就會形成。就算是一個文盲瓦匠,如果你問他,「師傅,這個瓦是怎麼做出來的?」他立刻也會傲慢起來。

  最可怕的是看不見的「我慢」。無論多麼平凡的人也會有「我怎樣怎樣」的時候,這個「我」是很大的,因為有了無限膨脹自大的「我」,就再也裝不下別人。

  光一個傲慢就能延伸出很多,貪、嗔、痴、嫉妒、疑心等等也是這樣。佛為什麼要講八萬四千法門,因為眾生的心太復雜了,光粗糙的煩惱就有108種,佛珠就有了108顆,用這個來磨我們的心。

  心,是個很可愛的東西平時感覺不到它,但它一旦起浪,就會讓你受盡折磨。就像突然有人踩了你一腳,你會疼得「哇」一下跳起來一樣。

  哪天你生氣了,失戀了,家裡父母罵你了,就可能會作出傷害自他事情,像跳樓、割腕這麼痛的事都敢幹出來,可見心的力量有多大。

  學佛後,很多人還是控制不住自己,讓人們一次次覺察到心的可怕,心越來越膨脹,就是魔,但深深沉澱下去,它就是佛。從本質上講都要一體兩面去看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