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文鈔摘錄原文和白話32

  一、印光大師文鈔摘錄原文

  (1)勸念觀音

  須知觀音與我世界有大因緣。乃於無量劫前,久已成佛,號正法明。但以慈悲心重,不離寂光,(乃佛住處)垂形九界,以行救濟耳。況示跡為阿彌陀佛法王子。如民眾欲求皇帝恩澤,即向太子求耳。念觀音發願求生西方,亦可滿願。以彌陀觀音同一度生之事,非有二義也。(三編·卷一·復寧德晉居士書十八·p259)

  (2)間斷夾雜

  又念佛之外,第二念,夾雜,難以枚舉。舉其正者,如求大徹大悟,得大總持等。非指發願為第二念,為夾雜也。須知凈土一法,以信願行三法為宗。行如車牛,願如御者,信如前導。導與御者,正成就其車牛之進趣耳。是以朝暮必須向佛發願又不念佛時,亦不可泥。縱令一念萬年,不妨日有起止。若謂有不念時,有發願時,便成間斷夾雜,便難成辦。試問此一心念者,亦曾見色聞聲,著衣吃飯,舉手動足,與否。若有,彼既不間斷夾雜,此何獨間斷夾雜。若無,除非法身大士。然法身大士,端居一處,而現身塵剎。其間斷夾雜,將不勝其多矣。(增廣·卷一·復濮大凡居士書·p48)

  (3)凈土行解

  善導和尚雲,若欲學解,從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諸法,無不當學。若欲學行,當擇其契理契機之一法,專精緻力,方能速證實益。否則經劫至劫,尚難出離。(增廣·卷一·復鄧新安居士書·p62)

  (4)初心專禮

  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且勿謂緣想一佛,不如緣想多佛之功德大。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如帝網珠,千珠攝於一珠,一珠遍於千珠。舉一全收,無欠無餘。若久修大士,緣境不妨寬廣。境愈寬而心愈專一。若初心末學,緣境若寬,則心識紛散。而障深慧淺,或致起諸魔事。故我佛世尊,及歷代諸祖,皆令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者此也。待其念佛得證三昧,則百千法門,無量妙義,咸皆具足古人謂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須問長安。可謂最善形容者矣。(增廣·卷一·復高邵麟居士書二·p68)

  白話譯文:譯者慕藏

  (1)勸念觀音

  要知道,觀音菩薩與我這個世界有大因緣。在無量劫以前,就已經成佛。號正法明。只因為慈悲心重,不離常寂光土而垂身於九法界,救度眾生。更何況又示現為阿彌陀佛法王子。好比民眾要得到皇帝的恩澤,就向太子請求。念觀音聖號發願往生西方,也可以滿願。因為彌陀觀音在做同一個度眾生事業,並沒有兩樣。——三編·卷一·復寧德晉居士書十八·p259

  (2)間斷夾雜

  如果說,除了念佛之外還有第二念就是夾雜的話,那麼夾雜就不勝枚舉了。單說正的夾雜,比如,求大徹大悟,得到大總持等。並非發願就是第二念,就是夾雜。要知道,凈土這個法門,以信,願,行這三個方法宗旨。行就象是拉車的牛,願就好比駕車的人,信就如同前面的嚮導。嚮導與駕車的人,是保證牛車的前進的。所以早晚必須向佛發願。而且不念佛的時候,也不放下信願。縱使念一萬年,不妨每天都定個起止。如果說,有不念的時候,有發願的時候,這就成了間斷,夾雜,這就不好辦了。試問,這個心念,也曾見到色相,聽到聲音,穿衣,吃飯,舉手投足,這些事情有沒有?如果有,這些不算間斷夾雜,那麼為什麼發願就算夾雜呢!如果沒有這些事情,除非是法身大士。然而法身大士,端嚴地身居一處,而同時現身於無量塵剎,他的間斷夾雜,將更加不勝枚舉了。——增廣·卷一·復濮大凡居士書·p48

  (3)凈土行解

  善導和尚說,如果要學解,那麼從凡夫的地位到佛的果地,一切法都要學。如果要學行,就該選擇契理契機的一個方法,投入全部精力,專門去修行,才能很快的得到實益。否則,從劫至劫,很難出離輪迴

  ——增廣·卷一·復鄧新安居士書·p62

  (4)初心專禮

  專一的禮拜阿彌陀佛,這是專精一致。千萬別認為,專門想一尊佛不如想多尊佛的功德大。要知道,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的功德阿彌陀佛一尊佛全部具足。如同帝釋天網上的寶珠,數千顆寶珠都能在一寶珠上,每一顆寶珠也能映到所有數千顆寶珠上。舉一個寶珠就能全收所有寶珠,沒缺任何一個,也沒多任何一個。如果是長久修行大士,緣境不妨寬廣些,境越寬廣,心越專一。如果是初學,緣境太寬,心識容易分散。又因為業障深重智慧淺薄,就容易導致魔事的發生。所以我佛世尊,以及歷代祖師,都令弟子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是由於這個原因。等到念佛證得三昧,那時,百千法門,無量妙義就都全部具足了。古人說,已經沐浴到大海的水,那必定是百川的水都用到了。身到了含元殿,就不用問長安在哪裡了。這可以說是最恰當的形容。——增廣·卷一·復高邵麟居士書二·p68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