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念頭一轉變,心情就不一樣,愈做愈歡喜

  六度裡面的布施,意思就是舍,布施就是舍,舍現代人叫做犧牲奉獻,犧牲奉獻就是舍,就是這個意思。要把這個精神用在你的生活當中,這是菩薩生活。 我們在一家庭裡面,譬如一個家庭主婦,能夠把這個家庭照顧得整整齊齊,令一家人生活都很舒適,這是她的犧牲奉獻,她在修布施布施她一家人。也許你說菩薩布施家人太小了,其實你一家人真正布施好,就是布施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何以故?因為你這家庭是一切眾生榜樣,是一切眾生的模範,大乘佛法沒有別的,就是叫你眾生的好榜樣、好樣子這就是菩薩。我個人是一切人的好榜樣,我的家庭是所有一家庭的好榜樣你自己雖然是自修,已經影響到盡虛空法界,跟經上講諸佛、大菩薩境界無二無別。你的工作,無論做什麼工作,是給你同樣工作的人的好榜樣,無有一樣不是一切眾生的好樣子這叫空有二邊不住。持戒是守法,忍辱教你有耐心、有恆心,精進是要教你求進步,精是純而不雜,進是進步,禪定就是心地清凈一塵不染,般若是高度的智慧

  修學大乘尤其是修學金剛般若,就是教我們從凡夫苦惱的生活,轉變為佛菩薩智慧美滿生活,那你就真的學到,真的有用處。這才曉得,我們修行怎麼個修法學佛怎麼個學法,正確下手之處找到了。果然能夠依教奉行,我相信在一般人,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轉變的效果就能看得出來,我們世間人所講的改造命運、改造體質,真的都會有很明顯的轉變。在生活方面,你會過得愈過愈歡喜佛家講法喜充滿。你一個人生活愉快歡喜會帶動一家人歡喜,你這一家庭會帶動你的鄰里,所謂鄰里鄉黨。你的體質會改變,也就是說你以前有些小的疾病不需要醫生不需要藥物治療,自然好了。其實這個道理並不難懂,我們中國俗話常講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個人一天到晚生活在法喜充滿裡面,他身體怎麼會不健康?又說憂能使人老,人老化、疾病從哪裡來的?從憂慮煩惱妄想中來的。你現在妄想煩惱憂慮都沒有了,體質自然健康,容光煥發。從你的面孔、從你的身體、從你的氣色上都能看得出來,你修持功夫得力不得力?你修持有沒有進步?這個不必問別人,一看就了解。如果這點好處都得不到,我們學佛幹什麼,浪費這麼多時間。它真有好處,這個好處佛法講叫花報。佛用植物來做比喻,先開花後結果,果報在後面,花報好果報一定殊勝,花不好,果就不要想了。所以要問問來生以後,這個不要去問別人了,問自己,我現在生活很愉快、很快樂、很如法果報當然好。學佛在這地方學,佛法決定不欺騙人。

  菩薩行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遵守這六個原則,就是六波羅蜜,遵守這六個原則布施,大家不要以為到處去捐錢就叫布施,那你是完全搞錯了布施放下放下你的分別執著,你才會快樂。如果說做個家庭主婦,每天都做同樣的工作家庭瑣事衣服、燒飯,怨聲載道,做得自在如果你學佛了,我這是修布施波羅蜜,我這供養一切眾生供養一切諸佛如來,那你就歡喜這是你應該要做的,愈做愈歡喜念頭一轉變,工作心情都不一樣了。佛法的轉就在這裡轉變,轉凡成聖,轉苦為樂,轉迷為悟,你要會轉。人生苦短,大家都知道一樣都帶不走,古德所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的修善、積功累德這個帶得去,福與慧是帶得去的。何況依照金剛般若的理論方法修學,你工作量再多不會疲倦,為什麼不會疲倦?因為他愈做愈歡喜。一般人做事為什麼會累、會疲倦?他愈做愈不歡喜,所以他就疲倦,他就沒有興趣。把你日常工作都變成大乘菩薩修行,修什麼?就是修這個,沒有改變你的生活方式,沒有改變你的工作把它怎麼樣轉成大乘菩薩行。

  金剛經講義節要  (第二十五集)  1995/2  美國聖荷西  檔名:09-021-0025

  行門無量無邊,諸位一定要記住,講無量無邊的行門,就是說我們一天到晚生活生活就是修行講到這個地方,我們體會的意思愈來愈深。你在家庭裡面,你做一個家庭主婦,你每天為這個家庭服務,家庭裡面也許有父母、有兄弟、有兒女,你每天照顧大家。沒學佛之前,你是凡夫,頂多把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學到,你算是不錯了。如果對於儒家教育都沒有,時間做久了,埋怨怨聲載道,做得不甘心、不情願,煩惱牢騷一大堆,遇到人就訴苦。現在學了佛,不一樣,家裡有的人都是諸佛菩薩示現的。所以學佛之後,特別是學《華嚴》,學《華嚴》確實把你的人生改變了。這一改變,你在家裡面修菩薩行,家裡面老老少少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你修布施、修供養普賢菩薩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不就是在生活點點滴滴裡面都做到了、都兌現了,這叫「時華」。兌現之後,你的心地清凈光明。可見得六度萬行、普賢十願,乃至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都沒有離開我們穿衣吃飯,跟我們的生活圓滿滿的結合成一體,我們的生活就是「大方廣佛華嚴」。我們在佛法里真的學到東西這是世間學不到的,學校教育里頭沒有的。而後我們才真正肯定,佛陀教育是九法界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我們說這句話並不誇張,實實在在的,所以你要真懂。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四十五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17-0045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