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這樣迴向,消災免難,功德更大,圓融無礙

uploads/content/2022/june/bdcd8d56f8f583a6bd4c8345a5895d0b.jpg" />

  念佛,應該給眾生迴向不為自己來念佛,要為大眾念佛

  我念一聲佛,就迴向這個功德給一切眾生,這個功德更大,更是圓融無礙。

  為什麼這樣講呢?

  因為以前釋迦牟尼佛,帶著一班徒弟到了一個國家化緣,沒有人布施,任何人都不供養佛,也不供養佛的弟子。當時目犍連尊者沒有跟著佛一起去,等到摩訶目犍連尊者最後來了你說怎麼樣啊?這城裡所有的人國王大臣老百姓恭敬敬地向摩訶目犍連尊者來叩頭歡迎,又問他:「您用什麼,我都供養您;您所需要的什麼東西,我都給您!」

  一般佛的弟子就不明白這件事,請問佛說:「以佛這麼樣大的德行,到這個城裡邊,沒有人來供養摩訶目犍連尊者是佛的弟子,反而這麼多人恭敬他。這是什麼道理呢?」

  佛向弟子說了:「為什麼我來,這些個國王大臣老百姓供養我呢?因為我和他們在過去生中沒有種下善緣,和他都是什麼緣也沒有的。那麼,摩訶目犍連同他們有什麼緣呢?

  在往昔無量劫以前,摩訶目犍連尊者那時候做一個砍柴的樵夫,到山上去砍木頭(firewood)回來燒火。有一次,在砍柴的時候,他碰到一窩蜂子要來螫他,他當時就念佛,又發願說:

  『南無佛啊!你們這一班蜂子不要螫我,等我將來得道的時候,我先度你們成佛去!你們不要有這種惡心來害人!』

  他發了這種願,所以這一班蜂子也就不螫他了。後來這隻蜂王就做這一國家國王這一班蜂子就做國王大臣或者老百姓,繁殖很多人民在這個地方

  現在目犍連尊者出家做了比丘,到這個城裡來,就因為宿世他發願這一班的眾生成佛,所以今天他來了,這一窩蜂子都向他叩頭頂禮,這樣地歡迎他。」

uploads/content/2022/june/4dbc716276c42b93476f6c241b47b11b.jpg" />

  由這一事情看來,我們每一個人修道,都應該結緣,應該要對任何人都好,發願令每一個人都成佛;不但令每一個人成佛,所有的眾生都度他們成佛。你發這個願,無形中你看不見,但是人與眾生心裡邊,都有一個無線電通著的──你看不見,但是你對他好,他默默中一定會知道的。

  你應該對一切眾生都存一種度脫他成佛的心,我們每一個人若存這種心,到任何地方都有緣。

  說:「我到某一個地方去,沒有人招呼我,也沒有人理我。」為什麼?就因為宿世同這個地方的人沒有緣。

  所以這個「緣」是最要緊的,我們每一個人修道,必須要與一切眾生結緣。所謂「未結菩提果,先結眾生緣」,沒有到成佛以前,必須要先和眾生結緣。

  與眾生結緣,怎麼樣結法呢?就是要對所有的眾生都好,以好心對待一切眾生,以好事來待一切眾生力量能做到的事情,就應該盡量去做好事這都大乘菩薩發心,不要做小乘那個羅漢、自了漢,只顧自己、不顧他人。

  「欲結菩提果,廣結眾生緣」,就是對眾生要結緣。為什麼?

  眾生就是佛,你對眾生好,就是對佛好;你若對眾生不好,那也就是對佛不好。所以你若能看一切眾生都是佛,這眾生見到你也是佛;你若見眾生都是魔王眾生看見你也魔王

  這就像什麼呢?你戴著眼鏡,看見人都是綠的;那人來反看你呢?也是綠的。你戴紅眼鏡呢?看人都是紅色的。你眼睛看人家是什麼樣子,人家也就看你是什麼樣子

  所以我方才說,一切眾生的心裡,都有無線電互相通著的。你不要以為我這兒動一個惡念他不知道。不錯,他不知道,但是他那個自性上有一種感覺,會知道的!所以人對人,你若對人好,這就屬陽;對人不好這就屬陰的。

-02-

身體不是「我」,身體只可以說是「我的」

uploads/content/2022/june/851b9988ee5f719f0b8e4b348b762641.jpg" />

  一般凡夫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是個錯誤

  這身體不是我嗎?身體不是我。那麼什麼才是我呢?你能以支配身體,能以有見、聞、嗅、嘗、覺、知,有這種知覺的,這知覺性才是我。

  這身體什麼呢?這身體只可以說是「我的」,我的身體,不能說這個身體就是我

  就好什麼呢?這身體就好像一棟房子似的,你住在房子里頭,不能說這個房子就是你。

  你若說這個房子就是你,那將來恐怕人人都會笑的,甚至於把人家的牙都笑掉了

  可是你說這個身體是我,一般人都不會笑你。為什麼沒有人笑你呢?

  因為一般人都不明白,都以為這身體就是我了。

  這就好像住到房子里,就叫房子是我了。

  在這身體里邊,有個見、聞、嗅、嘗、覺、知的性,這就佛性,這佛性才是你自己

  至於這個身體,只不過因緣和合而成而已,因緣別離就分散了。

-03-

佛性,也叫做自性

自性不生不滅

uploads/content/2022/june/c1e1047666dc50dfad2363e3dbd8fde8.jpg" />

  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跟波斯匿王講,身是無常的,剎那剎那都在變化。

  在楞嚴會上,大王已六十二歲了,他感到年歲一年比一年老,感到無常之苦,便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我們這個身體,哪一部分不生不滅

  佛給他開示,就問他:你第一次見到恆河什麼時候

  他說三歲

  你十三歲的時候是不是比三歲老?

  是的。

  十三歲的時候,你那個見跟你三歲的見,有沒有變化?

  沒有變化。

  然後十年十年問他,二十三歲比十三歲,三十三歲二十三歲,最後問到他六十二歲,你那個見性有沒有老?

  沒老。

  這一問一答,波斯匿王聽懂了,他非常歡喜,他曉得不生不滅的是自性生滅的是這個肉身

  也許有人說:我現在這個見,眼力不如從前。

  不如從前是你眼睛這個工具出了毛病,不是你的見性退化,只要配副眼鏡,就看得很清楚,由此可知,這見性沒有生滅,而是你這個工具老化。

  再舉個例子人年歲大,聽力不行了,要戴助聽器,戴了助聽器他還能聽,說明他聞性沒有變化。

  所以要知道,我們根身衰老有退化,六根的能力不退化,自性不退化,自性不生不滅

  原來我們身上有一樣東西不生不滅,佛要不說明,我們都疏忽了。

uploads/content/2022/june/37fe12c102c5f91a0d7f3fcd3bf34937.jpg" />

越迷失違背自性越苦

地藏菩薩系列動畫 救母

uploads/content/2022/june/331bf53f49cd18d4c8d510fc570e1e98.jpg"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