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凈土經典的傳譯,以支婁迦讖大師、竺佛朔大師共同所翻譯的《般舟三昧經》為嚆矢。《般舟三昧經》是最早翻譯的經典,在西元一七九年。雖然《般舟三昧經》並沒有敘述阿彌陀佛凈土世界的庄嚴,可是在《般舟三昧經》經文已經明白說出,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能夠得生西方極樂世界。根據《般舟三昧經》修學,能夠見佛成佛。
在三國時代,支謙大師翻譯《大阿彌陀經》二卷,詳細的敘述阿彌陀佛在因位法藏菩薩發願,以及西方極樂世界的庄嚴,是凈土宗重要的經典。西晉竺法護大師翻譯《無量清凈平等覺經》二卷,內容與《大阿彌陀經》相似。此外,又有支謙大師翻譯出《慧印三昧經》、《無量門微密持經》,還有竺法護大師翻譯出《德光太子經》、《決定總持經》、《阿彌陀佛偈》等。
姚秦弘始三年,也就是西元四○一年,鳩摩羅什大師翻譯出《阿彌陀經》與《十住毘婆沙論》。《阿彌陀經》就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部經典,就是在西元四○一年翻譯出來的。西元四○一年到今年二○○六年,你看,經過了一六○五年這麼長遠的時間,我們到現在每天早課、晚課所課誦的《阿彌陀經》,經過一千六百年的弘傳,我們還能夠得遇,這當中如果沒有人發心流通,我們怎麼有法緣可以得遇《阿彌陀經》,對不對?我們是不是要以掌聲感恩流通經典的善知識(掌聲)?沒有他們流通經典,我們今天也不能夠修學佛法,也不能課誦《阿彌陀經》,也不能念佛修行,對不對?所以我們要感恩所有的祖師大德、佛菩薩,以及流通經典的善知識,乃至於譯經師,對我們菩提都有莫大的幫助,我們都要心存感恩。
《阿彌陀經》略說西方極樂世界的庄嚴,自古以來是最被凈業行人讀誦,乃至於各宗各派的行者,或專讀或兼讀,在晚課,無不以《阿彌陀經》作為主要的課誦經典之一。
後來有北涼曇無讖大師翻譯出《悲華經》十卷,這是在西元四一九年。師父也非常鼓勵大家研讀《悲華經》,因為《悲華經》也說了許多阿彌陀佛因地發願的事實,與《無量壽經》具有同樣讓我們研究的價值。《悲華經》也敘述了許多阿彌陀佛因地法藏菩薩修行的點滴,非常值得我們深入探討。《悲華經》舉出阿彌陀佛的願力,有許多是可以與《無量壽經》互相的參酌,一起探討的。
劉宋寶雲大師翻譯《新無量壽經》有二卷,是在西元四二一年翻譯出來。
另外畺良耶舍大師翻譯《觀無量壽佛經》一卷,是在西元四二四年翻譯出來。我們現在所採用的《觀經》就是畺良耶舍大師所翻譯的,距離現今約有即將一千六百年的歷史。我們能夠讀到《觀經》,確實要很感念畺良耶舍大師。《觀經》說明往生凈土的行業,觀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西方極樂世界的庄嚴,能夠滅除業障往生西方。事實上,大家如果好好的研究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你就能明白,《觀經》世尊教導我們修行的真實在念佛。《觀經》一經二宗,念佛是真實,觀想是方便。
後世以《觀無量壽佛經》與《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合稱為凈土三部經,至此凈土的經典傳譯已臻完備。所以大家每天研讀的凈土三部經,在西元四二四年,就已經翻譯完備了。
我國凈土法門主要是彌勒凈土與彌陀凈土二種。彌勒凈土的信仰,以西晉道安法師為最早,著有《凈土論》六卷,期生兜率彌勒凈土。唐代玄奘大師與窺基大師,也是以彌勒凈土為行持及歸依。自此以後,由於修學彌勒法門的人少,弘揚的人更少,所以慢慢衰落。代之而起,信仰阿彌陀佛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只要講到凈土法門,大部份人都知道,所指的就是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修學阿彌陀佛教法。
事實上凈土法門,不是只有單指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藥師佛,求生東方凈琉璃世界,也是修學凈土法門,念彌勒菩薩的聖號,求生兜率內院凈土世界,也是修學凈土法門。所以廣義與狹義我們都要明白。
弘揚彌陀凈土法門,在中國以東晉慧遠大師為最力。慧遠大師在廬山結白蓮社,與四眾弟子共修念佛三昧,根據《般舟三昧經》修學,希望能夠往生見佛,是我國結社念佛的開始,也是我國凈土的主流。
北魏宣武帝的時候,菩提流支大師翻譯出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曇鸞大師為之註解,就是《往生論注》。這一本《往生論注》同樣也非常值得諸位念佛人的研究,因為在中國的凈宗祖師之中,最先提出本願他力學說的,就是曇鸞大師,後來的道綽禪師,乃至後來的善導大師本願他力的思想,莫不受曇鸞大師的影響。曇鸞大師就是道綽禪師的師父,道綽禪師就是善導大師的師父。我們本願山的念佛宗風,就是傳承這一法脈。所以我們以本願念佛,是有祖師的傳承的,不是我們自己發明,也不是我們自己獨創,不是的。修學佛法有祖師的傳承,一定不會偏差。你要了解本願念佛的道理,只要好好的把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把道綽禪師的《安樂集》、把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詳細的探討,你自然能明白,念佛依靠他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