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文鈔摘錄 原文和白話 36 修凈土不求境界

  一、印光大師文鈔摘錄原文

  (1)修凈土不求境界

  反聞之法。善用之,固能得益。不善用之,或有歸禪家專仗自力一門。凡修行人宜存正念。除佛號外,所有諸念,皆不令生,是謂一心。故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汝但一心念佛即已,何得妄欲高攀大士耳根圓通。汝須知大士之反聞,並不聞音聲,乃聞聞性。故曰,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有聲音聲音皆聞。若如汝說,必有音方能聞。吾人念佛,隨聞此佛音聲,固亦反聞之氣分。切勿以圓通自居。專一以往生自期,則有益無損矣。否則必有從此反令其心,分張於分別法門勝劣一派。而無量無邊之真益,斷送於此多知多論中矣。(三編·卷三·復何慧昭居士書一·p711)

  (2)希見聖境最易著魔

  近來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勝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勝境,一生貪著歡喜等心,則便受損不受益矣。況其境未必的確是勝境乎。倘其人有涵養,無躁妄心,無貪著心,見諸境界,直同未見。既不生歡喜貪著,又不生恐怖驚疑。勿道勝境有益,即魔境現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轉,即能上進故。此語不常對人說,因汝有此種事,固不得不說也。汝最初禮佛所見大士像,不的確。以若果實,是不至因念與觀經不合而隱。然汝由此信心更切,是亦好因緣。但不宜常欲見像,但志誠禮拜而已,庶無他慮。臨睡目前白光,及禮佛見佛像懸立虛空,雖屬善境,不可貪著。以後不以為冀望,當可不現。窺汝根性,似是宿生曾習禪定者,故致屢有此相也。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關,靜修久之,遂有先知。能預道天之陰晴,人之禍福。彼歸依蓮池大師大師聞之,寄書力斥,謂彼入魔罥。後遂不知矣。須知學道人要識其大者。否則得小益,必受大損。勿道此種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須置之度外,方可得漏盡通。若一貪著,即難上進,或至退墮,不可不知。(三編·卷三·復何慧昭居士書二·p714)

  二、白話譯文:譯者 慕藏

  (1)修凈土不求境界

  「反聞」這種方法,善於運用,自然能得益;用不好,容易走上禪宗專仗自力條路上去。凡是修行人,應該存正念。除佛號外,所有念頭都不要有這就是一心。所以《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何必非要去高攀觀音大士耳根圓通呢!你要知道,大士的「反聞」,聞的並不是聲音,聞的是「聞性」。所以說,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有聲音沒有聲音都可以聞,如果象你所說的,必須有聲音才可以聞。我們念佛,隨時「聞」這念佛聲音,當然也是有反聞的氣氛了。千萬別以圓通自居,專一求往生,這樣就有益無損了。否則,必定會從此令你的心,分散於分別法門的優劣,而無量無邊的真實利益,就斷送在這分別和爭論中了。——三編·卷三·復何慧昭居士書一·p711

  (2)希見聖境最易著魔

  近來,修行的人有很多著魔的,都是由於以燥妄心,希望得到境界。別說那境界是魔,即使是勝境,一生貪著心,歡喜心,便要受到損害,而不會受益。何況那境界未必的確是勝境呢!如果有涵養,沒有燥妄心,沒有貪著心,見到那些境界就好象沒見到一樣。既不生歡喜,貪著的心,又不生恐怖驚疑的心。別說勝境現前了對人有益,就是魔境現前也一樣有益。為什麼呢?因為他不被魔境所轉,就能進步。這話不常對人說,因為你有這樣的事情,所以不得不說了。你最初禮佛所見到的大士像,並不是真實的。因為,如果是真實的,不會因為你想到這像與《觀無量壽經》不符合而隱去。然而,你因此而信心更加真切,這也是好事。但不應該常想著要見到佛像,只要志誠禮拜就好了,別想其他的。臨睡前眼前見到白光,以及禮佛時,見到佛像懸立在虛空,雖然是好的境界也不要貪著。以後沒有見佛像願望自然就不會再出現這些現象看你的根性,似乎是過去生中修習過禪定的人。所以才會常有這些現象明朝的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閉關,靜修的時間久了,就出現預見的能力。能預先知道天的陰晴,人的禍福。他歸依蓮池大師大師聽說後,寫信給他,狠很的斥責他說他入了魔道,後來就不知道去向了。必須明白,學道人要大道。否則,得到小的利益,必定要遭受大的損害。別說是這種境界,就是真的得到五通,也要置之度外,這樣才能得到漏盡通。如果有一念貪著之心,就難以上進,甚至會倒退,墮落。不能不知道啊!——三編·卷三·復何慧昭居士書二·p714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