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的道友(同學)因為聽法的緣故,執事也不想做了,要一心去修行了。這叫因噎廢飯,吃飯噎著了,飯也不吃了。學法的時候要善學,聞了就去做,但不是關起門來做自了漢,是在日用中轉變你的心。
2.我們常常借口說沒時間修行,或是有障礙因緣不能修行。聽法後不去修行,聞法很多而不知實用,這樣心依然會被煩惱系縛牽纏,再好的法也起不到妙用。
3.唯心是道,苦與樂還是心。在家人看見我們出家人,他想「很苦啊!」這是認識不同。我們看他苦,他看我們苦,究竟誰苦呢?等你心裡的煩惱放下就不苦了,放不下就很苦。
4.祖師說:「涕唾在面上,由它自幹了,我也省氣力,他也沒煩惱。」相互斗瞋恨,是有傷菩提心的。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如果認為自己有道,人家都沒有道,慢心一生,道即失掉。修忍辱非常難。
5.我們學佛之後,想要斷惡修善,而無量劫來所造的惡業,會使你有些障道因緣。遇到病痛、災難,要善用其心作還債想。你能這樣認識,障緣沖過去了,真正的福德智慧會現前。
6.有道友拜佛一二十年了,問我如何了生死。我和他說:「你拜佛不是在了生死嗎?」豈止拜佛是了生死,我們接觸三寶之後,修福德智慧,斷煩惱消業障,所做一切都是了生死。
7.「受苦」是過去業因所感,身處逆境或心裡不順,正是學佛用功的時候。念佛菩薩或讀誦大乘經典轉變你的業,能不能轉得動?要看你修行的力量。
8.我們學法利益眾生,不是緣好不好,問題是你自己修行了沒有?自己沒有做,說出來效果不大。理上人人都是佛,事上起不到作用,連煩惱都還沒有斷。明白是回事,證得又是一回事。
9.境界現前,知功力如何。起煩惱時,自己能克服,把忍受變成慈悲,把煩惱轉成菩提,我們的功力就又進了一步。行道的力量,在日用上可以顯現。
10.「安住精進,恆不放逸」。我們精進力是不夠的,在順境中還能正常修行,稍遇逆境就心生退悔了。發了菩提心的大菩薩,安住於無上大悲,能舍掉自己的根本利益乃至身命,以此換取眾生的安樂。
11.對於五欲境界,你越貪戀越舍離不了,越不會厭棄。好像你要火熄滅,卻經常往裡頭加薪,那火能熄滅嗎?你讓心靜下來,不要有五欲思想,心漸漸會清凈。
12.如是因,如是果,你行願如何,所感正報、依報也就如何。如果你沒有福德智慧,多好的環境也會感覺苦惱。說依報、說正報,都可見果知因,見到現在的果,便知他因地所行。
13.出家人早起晚睡,整日修法磨練身心。轉變習氣得靠意願,有什麼業就現什麼相,學無為法、求聖賢道,未來的果報自知。斷煩惱,證菩提不是一句話,要放下很多付出很多。
14.從其相,見其性,在一切法上,認識它的空義。因事而入理,究竟悟得一切法緣起性空之理。
15.「大悲教化一切眾生,心無暫舍」。菩薩以大悲心教化一切眾生,從來沒有一念舍棄眾生。即使是暫短時間,心裡不緣念眾生、不度眾生的時候,也沒有。
16.「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是菩提的開始,不是菩提的究竟。「狂心頓歇」是起修成佛的機緣。
17.有人跟我說念地藏經效果不好,我說那你念念普門品吧。這不是固定的,你歡喜念哪個,效果好,就念哪個。這一法你過去生沒修過,現在不必勉強。法法皆可入道,修行方式要根據自己的智慧、因緣選擇。
18.嚴飾不在形相,在於內行。如果我們經常禮懺,讀誦大乘,修福修慧,人家見著你就生歡喜心,這是內在德行的感召。相信因果,轉變內心,行菩薩道是最好的庄嚴。
19.我們經常說到神通,其實吃飯穿衣、行住坐卧都是神通,我們體會到沒有?神就是你的心,通即沒有障礙,神名天心通達無礙。
20.一信佛,就什麼災難都沒了?不可能。成道不是一帆風順的,障道因緣來了,考驗你的功夫,磨練你的信心。逆境現前,能否依教奉行,愈磨愈堅?還是道心退卻?大家一定要從正面認識「磨難」。
21.菩薩智慧廣大,諸根明利,常樂救度眾生,勤修福德助道之法。要想成佛得有福德、有智慧,不度眾生沒的福德,不度眾生不會開智慧。菩薩思維種種方便善巧,專利他人,無我忘己心量廣大。
22.「花開花謝,時去時來」。人生時好時壞,好的時候高興,倒霉的時候悲傷。發橫財的時候曉得這是禍害嗎?對於意外的損失,沒關係,可以作消災免難想。得失不必太在意,順其因緣就好。
23.咱們念佛求生極樂,是否想到眾生?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願是什麼?只是來度我們的嗎?那我們要如何學習?若只顧自己不管他人,心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退墮。
24.觀世音菩薩在娑婆世界示現度眾生,但是他是從西方世界來的,是未來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大弟子,上首弟子。但是從歷史上說,他是過去正法明如來,久已成佛的。在我們娑婆世界家家都信觀世音菩薩,就是家家觀世音,形容觀世音菩薩慈悲無量。
25.坐禪得到輕安,讀誦大乘得到法喜,這些都得放下,不要執著。我們一說磨難就以為是外面來的鬼神,其實是你自心演變的,「魔」乘你執著而入。
26.心能轉境,即同如來;心被境轉,即是凡夫。菩薩所行一切不貪著,沒有想我做了一切善事,我利益眾生了。不執著,功德就不可思議。
27.古今中外塑佛像形態各異,相是隨緣意,體是真實意。我們身體也是假的,但是沒這個身體怎麼修行?這叫借假修真,要認真,不要認假。執著,病眼顛倒見;不著,隨緣消舊業。
28.沒有智慧的人只看眼前,好事後頭跟著可能就是壞事。苦樂是相對的,有正面就有背面。有智慧的人兩面都不要,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29.文殊菩薩發願,憎我、害我、辱我、罵我、輕賤我者,只要有緣,都度他們成佛。
30.有的人相貌很端正,心術卻不正,人見不喜。有的人相貌平常,內在福德智慧卻很大,人見恭敬。人見不喜,是你過去所做善業不夠,自己要多懺悔,善念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