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道
第314期明覺 衍空法師開示 鄺志康筆錄 林苑鶯潤校
――本文根據19/9/2012 講座錄音整理
在大乘佛教教義,許多人喜歡將之分作兩大系統。一個談「緣起性空」:世上的事物都藉著因緣和合而生起,這是世界運作的規則,而倘若能從中窺見諸法的空性,便能斷除煩惱、了卻生死。另一派是「唯心」:如果要了生脫死,證得無上菩提,便要了悟「外境」和「心」的虛妄,明了「心」是通過眼耳鼻舌身意而見到「境」――也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而這一切一切只不過是「心」變現出的現象;不單是這樣,就連「心」本身也是了無一物,這個能取能觀的「心」(主體),與所觀所取的「境」(客體),都是不實在、空的,「此中無有少法能取少法」(《解深密經》),從而達至「境亦不可得,心亦不可得」;當 「心」、「境」俱放下時,便會達到無所得,然後轉識成智,證入無上道。
這兩大系統都各自具有完備的教義和修行法門,看似分別,份屬一體,只是由不同的角度出發,為自己、為眾生斷除無明、斷除心對世界現象的誤解。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希望眾生不再因惑造業,由於不再造業便不會有心識的生起,因而亦不會有名色、六入、觸、受、愛、取的生起。事實上,我們不是執境便是執心,所以佛陀教導我們斷除對「境」和「心」的執著。當我們談論世界上的各種現象時,總覺得很實在,尤其是對自我的執著,覺得「我」的存在很真實,「我」真的感受到痛楚,或者看到、聽到、嘗到。正因為有「我」,便有貪嗔痴,有貪嗔痴自然會有喜歡和不喜歡,然後會造業,會流轉生死,受無量苦。為了讓我們勘破無明,佛陀教導我們,我執是愚痴的、錯誤的,也就是說,我們不應執身體為「我」、執感受為「我」、執思想為「我」、執行為抉擇為「我」、執著認識自己為「我」。
佛陀希望我們認清,這一切全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例如,你父母因緣和合所以誕下了你,這個宇宙多了一個新生命,而這個生命是以前不曾有的,獨立而與其他生命有所不同,父母會因著你這個新生命而賦予你名字。那麼,到底這個「你」從何而來?是你父母加上你過去的業力和合而生。結論是,本來不存在的東西可以藉由因緣而生;以你為例,藉著因緣你生出眼耳口鼻、黃皮膚、黑頭發,然後你又會隨著因緣變化而成長,乃至最終死亡。佛教稱之為生老病死。緣聚而生,生而有老病死,這個程序不只在你我的生命中出現,自無始劫以來這個宇宙十方三世的所有生命,都是如此存在,不斷流轉生死 。
不過在這生死之間,因為我們的無明和錯覺,將生命執著為實在,依戀自己的受想行識和觸受愛取,生起我執我見。佛陀於是教導我們不要執著,因為一切都是這般緣生緣滅。因緣和合導致新生命誕生是非常正常的,因緣壞散時導致老死也是很正常的,故此馬祖道一禪師說「平常心是道」。緣生緣滅不單在我們的色身,苦與樂也是如此。例如有人稱贊你聰明或者漂亮,你心中頓感歡暢,這種感覺正常嗎?受人稱許是件如意的事,內心歡喜當然正常。喜悅的事情緣聚時,你可能會很開心,但是它依然會因緣散而滅,美好事物旋即變為苦;例如下次別人不贊賞你,甚至抨擊你,你便會感得不快。還有更多痛苦的事情,例如你遺失了貴重財物,親人有病等,你都會不開心,但其實這又何嘗不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呢?同樣地,當不如意的事情緣散而滅,你又會重新得到喜樂的感受。因此,不管是因如意的事而得樂,還是因不如意的事而得苦,乃至二者的聚散所帶來的苦苦樂樂,在我們的人生里也不知道嘗過多少次,這全部都是十分正常而自然地按照緣散還滅的規則,生起了,又破滅,這都也是很平常的。
當你明白這個緣起法時,你便會發現苦苦樂樂在人生的旅途上,是那麼平常不過。當你明白到事物的緣生緣滅,遷流變化,自然便不會執著,因為宇宙里每一個眾生也須依隨這法則而運作。所有現象的形相都是虛妄不實,無論是苦樂還是美醜的現象。佛陀有時會形容這是「空」,其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明白物質世界和一切精神活動都不過是虛妄的,不能執實。所以,我們應當於苦時不介懷,於樂時也不貪著,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世間的一切。
三祖僧璨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信心銘》)大道法門本身並不困難,但最怕的是我們諸多揀擇,要這個、不要那個,喜悅的便執著,不合意的便諸多挑剔。如果我們明白世間眾生都是如此有苦有樂,生生滅滅,人人都要經歷這一切,我們便應該乘現在有這種因緣,好好珍惜,好好運用。故此佛陀為我們闡明現象界的事情,藉著這個緣起性空的道理去改變我們的內心對外境的看法。我們跟世界的關係是通過「心」來構成,通過它,我們有所認識,有所執著;通過它,我們生起愛惡,然後我們造業,然後有生死。為此,我們要改變「心」對「境」的執著,便不再有無明、愚痴,能洞察事物的真相,轉換對世界的態度。
佛陀又對我們說,大家所看到、聽到的一切全是內心造成,也就是我們說的「唯心所造」或者是「由心變現」。那些你看到的影像、聽到的聲音都是虛假的,都只是你的「心」變現出來。所以你要放下,明白「此中無有少法能取少法」,「心」與「境」同樣不實。當你對兩者皆不執著時,你就能慢慢確知一切都是心變現出來,而我們真的可以改變它。但從何入手呢?佛陀對此說得很清楚,就是要「聞、思、修」:多聽別人所說的,不要自己閉門造車,要多吸收世間的知識,不要自以為是,應當睜開眼睛、張開耳朵聆聽佛陀及其他善知識的教益,從而得到新知見、正知見。正如《妙法蓮花經》所說,佛陀出現在世上,就是為了「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他開啟顯示他的見解,好讓我們學習,繼而糾正錯誤,得到新思維,不再著心著境,明白到不管現象和情緒都只是虛妄的,明白到「唯心」的不實在。當然這並非完全抹煞、否定現象和情緒,而是要知道緣生的作用,知道其「遍計所執性」,知道它們是「依他起」,最終你會明白事物虛妄不實的平常性、平等性,這就是「平常心是道」。
一切都只是因緣和合而生,歡喜時我們不要如瘋如狂,失落時亦無須傷心欲絕。現象因著因緣生起,自然有其虛幻性。但我們可以借假修真,借緣生不可得的身心去證悟圓滿無上的菩提。當然,即使是無上菩提,它最終也是「無智亦無得」(《心經》)。所以佛教說「離於二邊,契於中道」,我們不要執空,也不要執有,要在中流之中隨順因緣,久而久之你便會明白不落二邊才能得到平常心,最後達至無罣無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心經》)。如果你有分別心,你便會失去平常心,反之亦然;而只有這樣做,你才會得到安樂自在。有飯吃時,好好吃,給別人嗔罵,心無一物;好的又一餐,壞的又一餐;開心又一日,唔開心又一日;沒甚麼大不了,其實日日都是好日。
緊記――平常心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