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忍法師:21世紀的「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凈」

21世紀的「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凈
第299期明覺 文:法忍法師

  引言

  佛教自西漢末東漢初傳入中國,可謂歷史悠久,因此有不少中國都在其日常用語之中夾雜了不少佛教辭彙,但是時日既久,當中的字義當然會起了一些變化,甚至變得與本義相差很遠。更甚的是,有不少人因為對佛教義理、字詞一知半解,而誤會、譏諷學佛的人出家人,這真是在「不明不白」的情況之下而妄造「地獄之因」 !為此,我在本文試說明大家最熟悉的佛教用語「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凈」,希望大家可以既對佛教用語多一分了解,並且以一些事例來警惕自己不要妄造不善之業、障礙自己修行

  「四大皆空

  在不少的電影電視劇之中,每每有出家人角色出現時,總會將他們說成是「四大皆空」。究竟此話何解?在世人的目心中四大皆空即是遠離酒、色、財、氣。但是這四樣東西並非佛教所言的四大。

  「四大本空,五蘊非有」,這是佛陀成道後,對宇宙世間諸法萬象的說明。所謂「四大」,是指結合物體的四種元素:地、水、火、風。地以堅硬為其特性,水以潮濕為特性,火以溫暖為特性,風以流動為特性。就此看來,宇宙世間山河大地、房屋器皿花草樹木等,都是由這四種元素組合而成,乃至我人的色身,也是四大假合而成

  1. 地:人體的毛髮、指甲、牙齒、筋骨等;
  2. 水:鼻涕、唾液、膿血等;
  3. 火:溫度、暖氣等是溫暖性的火大;
  4. 風: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

  而「四大」都是「空」,是因為由「四大」組合而成人、事、物或是「四大」本身,都包含有以下三種特質,即是

  1. 非一:不是單一存在,即一切由和合而成的人事物
  2. 非常:不是永恆存在;
  3. 非主宰:不能自主。

  所以,由因及緣和合而生的人事物,遇到緣散之時便會壞滅。故在佛教的定義中,一切由因緣和合的人事物都是不常存,故佛陀教導我們不要對世間一切生起貪著。

  就「四大皆空」本身的意義來看,並不是指出家人不食人間煙火、對世間一切漠不關心、「不懂」用科技和貼近潮流的用品。其實,當中的要義是說出家人明白世界一切並不是實在,於中不起執著。但是,出家人在這世間弘法,不免會要利用一些新科技、貼近潮流的輔助器材。如果有些人因看到出家人使用手機電腦等輔助用品,這樣就譏嫌出家人「不是『四大皆空』的嗎?」,那樣似乎對這非出家眾有點不公平吧 !或許可以用這個看法吧:出家人不是不可以用「潮」的物品,但不應盲目追求品牌、型號。這算合理吧?

  六根清凈

有些對佛教了解不深的人總會對我們這些出家人很好奇,甚至誤解多多。他們有的會認為出了家的僧眾,就一定是「六根清凈的人,完全與世隔絕的人。其實,「六根清凈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雖然與外界接觸,但並不貪愛、執著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法,那麼就不生起煩惱故名清凈」。

  21世紀的「六根清凈

  當世的佛弟子常常說自己要學諸佛菩薩那樣的「六根清凈」,當中對於耳根清凈」尤其推崇,實行「不講是非」和「不聽是非」。但是凡夫眾生修行方面總是「知易行難」,甚至說的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回事

  舉個例吧,有一在一素菜館午餐,聽到鄰桌的居士竟拿某道場法會法師同修等的「是非」來作「下飯菜」,而且又對一些佛法內容高談闊論,竟說某師兄常常講人家的「是非」是很不應該!我當下一楞,並想:「您們不是正正在說是說非嗎?」唉 !如果道場之中常常充斥著是是非非,對於行人和弘法者來說是都很大的障礙的。雖說「謠言止於智者」,但是21世紀的人不知道為什麼,常常都只是用自己的耳朵來「看」事物而不是配合「心」和「眼睛」來「看」,因此往往造成不少誤會。

  就以一個有趣的故事比喻:聽說日本人侵略中國時,重慶方面接獲情報:「日本來了一架飛機。」電話的另一頭急切地問:「你再講清楚一點,是多少架?」「是一架 !」結果,傳到第二個長官時,「是一架」卻被聽成「十一架」;再去到第三個人時,「就是十一架飛機」,就被誤聽成「九十一架飛機」,就這樣,短短幾分鐘時間,敵軍飛機就膨脹了九十倍之多!

  因為我凡夫的六根是很有限的,即使是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也不見得正確,因此要好好留意,要學習「用心」看世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