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忍法師:大乘佛教的目標與實踐

大乘佛教目標與實踐

第310期明覺 文:法忍法師

  對於佛教思想史的分期法,近代的學者之間有著各種不同的看法。不過,一般來說可以分作兩大類:一、佛陀時代的稱為「基礎佛教」;二、佛陀以後的稱為「發展的佛教」。基礎佛教,可以稱為原始的(又可細分為佛在世時的「根本佛教」,及佛涅槃後一段時間的「原始佛教」);發展的佛教,則又分為第一期的部派佛教,及第二期的大乘佛教小乘思想,著重出家僧團在註解釋義方面的努力大乘思想,則重於佛陀本懷在精神理想方面的發揮。而本文會分析大乘佛教修行目標及實踐內容,另外亦從大乘佛教的關懷面可以知道,為什麼大乘佛教能發展開來。

  大乘行者目標

  當佛教發展到大乘時期大乘行者不再以阿羅漢作為修行目標,更不再只求個人的解脫,而是發展到講求自利利他的修行態度及行為,而修行目標則是能夠證悟圓滿菩提佛果。其時,大乘行者修行方法除了修習緣起觀、四無量心1 之外,亦主要修持波羅蜜、四攝等法門

  而且,大乘行者在對世間態度方面,具有不舍世間的特色。這不舍世間態度,可以說,貫通著一切大乘經論,而《維摩經》,可以說是最顯明的例子。它的名句,如「不斷煩惱,而入涅槃」、「菩薩生死而不舍」,「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所說都是這個態度。就是因為有此態度,所以大乘行者以弘法為家務,以利生為佛事,所以大乘行者都以自利利他作為他修行宗旨

  大乘行者的實踐

  1. 六度波羅

  在大乘思想有一系列菩薩(音譯為「菩提薩埵」,「菩提」意譯為「覺」,「薩埵」意譯為「有情」,即「覺有情」之意,簡稱「菩薩」),菩薩者,發菩提大心之眾生也,以菩提心為體而自度,以大悲心為用去度人,自利利他兼行。菩薩及一切大乘行者都以六波羅蜜作為修行的綱領;六波羅蜜,亦名六度,意思是六種到達彼岸方法,而六波羅蜜包括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那、般若六個項目布施能以財富佛教利益眾生持戒清凈,以不殺,不盜,不淫,不惡口,不妄語,不兩舌等行為維護眾生利益忍辱柔和,必定心中少嗔,故不會怨恨眾生;以此種種的行為去讓自己修行,又可以利益眾生,是為大乘修行根本。

  2. 四攝法

  四攝法與六度波羅蜜同樣重要,同為大乘行者實踐大乘教之方法。四攝法即菩薩攝受眾生令其生起愛心而引入佛道以至開悟四種方法。若依其原語直譯,則稱為「四種把握法」。包括:一、布施攝。即以無所之心施受真理(法施)與施捨財物(財施)。謂若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若樂法,則布施法,令起親愛之心而依附菩薩受道。二、愛語攝。謂依眾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親愛之心而依附菩薩受道。三、利行攝。謂行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攝。謂親近眾生同其苦樂並以法眼眾生根性而隨其所樂分形示現,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所以,由六度、四攝之內容可以看到,大乘的實踐是以利他作為本懷,再不是像原始佛教時期一般的 - 在自己未解脫之前,是沒有能力度化眾生的。反之,大乘思想要在自我解脫之前,就培養出利他的德性,因為只有「自覺、覺他」的有情,才能進一步修行成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佛陀

  3. 方便法門

  另外,大乘佛教也關心到眾生的根性不同,所以提出了不同的修行方法法門。除了提出佛、菩薩會以不同的化身度化眾生這一類的方便法門之外,也提出了凈土這甚為特別的方便法門。而且,在中國日本等地都出現了凈土宗,至今依然是一個十分流行的大乘宗派大乘佛教出了不少佛的凈土,包括: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世界葯師佛之東方凈琉璃世界彌勒佛的兜率凈土等等。當中以極樂凈土最為流行。因為,大乘佛教指出眾生如要修行成佛,就要在脫離輪迴之後經三大阿僧只劫(一大劫為兩百六十八億八千萬年),才能得證菩提,而且,根鈍眾生又難於一生可以修行成為阿羅漢,甚或菩薩,所以易行凈土思想為之盛行。

  4. 中國大乘八宗

  中期大乘佛教傳播至中國之後,發展出八個宗派,分別為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唯識宗)、三論宗、凈土宗禪宗律宗密宗。這八個宗派代表了八個不同的修行方法,而且是對大乘同類型的思想進行深入、專門的研究之八個不同學派。其中修行方法持戒、誦經、坐禪、念佛持咒等等,而中國大乘佛教比起原始佛教更重視經典儀式,具備十分充實的宗教內容

  結語

  因為筆者從念大學博士研究時均以宗教研究為主修範疇,所以在研究宗教的時候,不但會從一個局外人(outsider)的研究角度去看待,而且亦會從一個個中人(insider)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宗教。我發覺大乘佛教的出現,不但大大豐富了佛教內容,而且使佛教有一套精巧、細致的教義哲學大乘佛教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宗教

  -----------

  [1] 四無量心,即佛菩薩為普度無量眾生,令離苦得樂,所應具有之四種精神。據《中阿含.卷二十一.說處經》、《大智度論》卷二十所列舉阿毗曇說之解釋,即:1) 緣無量眾生思惟令彼等得樂之法,而入「慈等至」,稱為慈無量。2) 緣無量眾生思惟令離苦之法,而入「悲等至」,稱為悲無量。3) 思惟無量眾生能離苦得樂,於內心深感喜悅,而入「喜等至」,稱為喜無量。4) 思惟無量眾生一切平等,無有怨親之別,而入「舍等至」,稱為舍無量。參考《佛光大辭典》頁1777。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