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經(薩遮經):
本經敘述薩遮尼乾子欲攻破佛說的五陰非我之論,然而反被佛說服之事。
首先需要說明,本經的故事情節很強,內容很多。從風格上講,與《雜阿含經》系列經典的短小精鍊很不相符;從敘事情節上講,經中有很多鋪陳的成份,而且在辯論會的現場,竟出現了天神的身影。因此,憑著我個人的胡亂猜想,竊以為本經似乎是部派佛教甚至是更晚時期的作品。我們知道,佛陀住世期間,與外道經常辯論,幾乎是司空見慣。但在早期的經典之中,對辯論的前因後果以及辯論現象進行濃筆渲染,似乎顯得不同尋常。當然,我們在《長阿含》以及《中阿含經》中,長篇大論並不鮮見(甚至很是常見)。在我看來,在四阿含或五阿含之中,《雜阿含經》值得我們格外地珍視,因為這部集經是最接近於佛陀原始教法的真實記錄。若要從源頭釐清佛法,就必須要認真研讀《雜阿含經》。而且,我們可以憑籍《雜阿含》,可以對諸法是否合乎正知正見,有一個最崇高、最神聖的標准。可以說,離開了《雜阿含經》,就沒有什麼佛法可言。因為它是諸法之本源,如果我們把本源都弄丟了,棄之一邊置之不理,還算是一個擁有正信的佛弟子嗎?
由於本經較長,因此我只能選擇其中與「五陰非我」有關的話題,進行簡單的分析。
故事的經過大約是這樣的:
毗舍離國內有一個尼乾子外道(裸形外道),名叫薩遮(諦者),據說其「聰慧明哲,善解諸論」,然自視頗高,對眾人可近不屑一顧。當然,他的名氣很大,可能的確有「三斧頭」的功夫,據說大家一聽到他的名字,便頭冒冷汗,四肢發虛,連正眼都不敢瞧他一下,更不用說敢與他直面辯論了。
有一天早晨,馬勝比丘(五比丘之一,原始僧團中元老級人物)入城乞食,正巧碰上了薩遮尼乾子。薩遮問馬勝比丘:「沙門瞿曇為諸弟子雲何說法?以何等法教諸弟子,令其修習?」
馬勝比丘答道:「火種居士(對拜火婆羅門通稱),世尊如是說法教諸弟子,令隨修學。言:諸比丘!於色當觀無我,受、想、行、識當觀無我。此五受陰勤方便觀,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薩遮對此不以為然:「汝必誤聽,沙門瞿曇終不作是說。若沙門瞿曇作是說者,則是邪見,我當詣彼難詰令止。」薩遮在獲得了馬勝比丘肯定性的答復後,便回去召集人馬,浩浩蕩蕩地「共詣佛所」,准備與佛陀一決雌雄。
此時佛陀正在一棵大樹下禪坐。不久,薩遮與佛陀相見,「恭敬問訊,於一面坐」。
薩遮問:「我聞瞿曇作如是說法,作如是教授諸弟子:教諸弟子於色觀察無我,受、想、行、識觀察無我。此五受陰勤方便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為是瞿曇有如是教,為是傳者毀瞿曇耶?如說說耶?不如說說耶?如法說耶?法次法說耶?無有異忍來相難詰,令墮負處耶?」
以下便正式進入辯論環節——
薩遮白佛言:「瞿曇!我今當說譬。譬如世間一切所作皆依於地,如是色是我人,善惡從生;受、想、行、識是我人,善惡從生。又復譬如人界、神界、葯草、樹木,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色是我人,受、想、行、識是我人。」
在這里,薩遮是從物質現象相依相存的角度,來闡述人與自然界的不可分離性。「色」的本義是我們眼根對眼境接觸後,在我們大腦中所反映的具象。這些具體的景象,一部分可以說是真實的,但是絕大部分卻只是表層現象,更何況這些具象往往只是顛倒的展現。人善於偽裝,自然界的一切的一切,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偽裝自己。我們往往會將善好的一面展示於世間,而將惡邪的一面,卻有意無意地隱藏起來。因此,我們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事實上並不是真實的世界。如果我們僅憑直覺就天真地認為色就是我,我就是色,我是實有並非虛幻不實,那將是如何地極端無知。
佛陀敏銳地看到了這種論點的荒謬性。他問道:「汝言色是我人,受、想、行、識是我人耶?」
薩遮回答:「如是。色是我人,受、想、行、識是我人,此等諸眾悉作是說。」意思說,大家都這么說,可謂一致公認的,無可爭辯的。
佛陀聽後說:「且立汝論,本用引眾人為?」意思是說,你只管建立你自己的論點好了,引用他人的觀點幹什麼?
佛陀問:「譬如國王,於自國土有罪過者,若殺、若縛……斷絕手足;若有功者,賜其象馬、車乘、城邑、財寶,悉能爾不?」——作為國王,能夠做到罰賞分明嗎?
薩遮回答:「完全可以做到。」
佛問:「凡是主者,悉得自在不?」——凡是主宰者,均能做到隨心所欲嗎?
薩遮答:「如是。」
佛問:「汝言色即是我,受、想、行、識即是我,得隨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耶?」
佛陀是在說:你說色(五陰)即是我,與我完全是融為一體的,但是,你讓它們怎麼,它們就怎樣嗎?在這里,佛陀很好地利用了薩遮論點中的關鍵疏漏,給予薩遮致命一擊,即「以子矛陷子之盾」。結果呢,薩遮自知理虧,一時語塞,只好「默然而住」,不吱聲。後來,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承認「不爾」,事實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佛陀以芭蕉之喻,告誡火種居士(薩遮)不要妄自尊大,貌似強大,實在外強中乾,不堪一擊的道理:
「譬如士夫持斧入山,求堅實材。見芭蕉樹洪大臃直,即斷其根葉,剽剝其皮,乃至窮盡,都無堅實。汝亦如是,自立論端,我今善求真實之義,都無堅實,如芭蕉樹也。而於此眾中敢有所說:我不見沙門、婆羅門中,所知、所見能與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共論議,不摧伏者。」
繼而,佛陀為薩遮婆羅門宣講了五陰為苦空、無我的道理,使其很受啟發,並發心供養佛陀及眾比丘飯食。關於五陰原理,我們已反覆闡述,在此不再展開討論。(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