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一)~B 第274經(棄舍經)

  第274經(棄舍經):

  佛陀在本經中,開門見山地對弟子們說:「非汝有者,當盡棄舍;舍彼法已,長夜安樂。」就是說,如果不是歸我們所有的,就應該統統將它們捨棄。為什麼要捨棄?因為世間萬事萬物,根本不是為我們所左右,比如說金銀財寶名譽地位等等,歸根結底都不為我們所有,而更多的時候,其表現為與我們甚至毫不相干。

  我們在前面的經典中曾經看到,佛陀曾以祇園中的樹木為喻,指出樹木非我們所有,我們不必去執著樹的所有權。在本經中佛陀便就這個問題說得更為直白:「諸比丘!於意雲何?於此祇桓中,諸草木枝葉,有人持去,汝等頗有念言:此諸物是我所,彼人何故輒持去?」如果此時我們產生了「此諸物(草木枝葉)是我所」的想法,說明我們還沒有做到真正的「放下」,離「盡棄舍」還有相當的距離。面對佛陀的提問,在座的弟子都很爽快地答道「不也,世尊」,讓人感覺他們的思想覺悟真是很高——不過反過來說,這似乎有點不過於高妙。舉個不恰當的比方:某人家中富有殷實,經常為盜賊所惦記。有一天深夜,有個小偷光顧此富宅,躡手躡腳地走至富者家的卧室。而此富者此時早有察覺,但是他對小偷的光顧故作全然不知,鼾聲依舊。直至盜賊將值錢的家當悉數席捲而去,他躺於床榻仍是紋絲不動第二天一大早還是該幹嘛便幹嘛。天明時家人錢物被偷,便質問他昨晚怎麼睡得如此死沉?倘若此時他淡定自若,慨而言之:「此乃身外之物,要之何用?再說,這些錢財根本就不我所有,我為何那麼在意?」若佛弟子有此胸襟,便乃真佛子也!然而現實情形似乎又遠非如此。

  我們常將「捨得」二字置於嘴畔,並詮釋得八面玲瓏,所謂「有舍才有得」、「有舍必有得」,「舍此而得彼」、「舍小而得大」、「舍妄得真」、「舍凡得聖」……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捨得」二字是否真如此解尚需考究,然所謂舍「此」而得「彼」,還是有所企求、有所期盼。佛陀真實教法是:天下萬物皆非我所有,即無一物為我所有;既無一物,又有何物可「舍」?因此世尊說,我們需要深入的觀察,「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此這般才能做到「於諸世間無所取」,這便是佛法真詮所在。所謂「捨得」之說,囊概權釋也。(6月6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