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一)~G 第282經(諸根修經)

  第282經(諸根修經):

  本經主要敘述佛陀為郁多羅婆羅門以及眾多比丘宣說有關修「根」的正確觀念。指出雖生可意與不可意,但以知見而隨盡滅,而離厭與不厭。

  有一位年少婆羅門,名叫郁多羅。他是婆羅門大師波羅奢那的弟子有一天,郁多羅前來拜會佛陀佛陀就問他:「汝師波羅奢那為汝等說修諸根不?」這里的「根」,指的是六根。佛教講六根,外道也講六根。那麼外道對六根的要求(即「修根」)是怎樣的呢?

  郁多羅回答說:「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不聽聲,是名修根。」就是我們對外界的各種誘惑,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杜絕外界一切干擾,所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苦讀聖賢書。」至於郁多羅老師觀點是否正確,我們先不作評論。

  佛陀反問道:「若如汝波羅奢那說,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見色。」

  從佛陀這句問話中,我們可以知悉,其實波羅奢那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為什麼這么說?如果說「眼不見色,耳不聽聲」,那麼盲人與聾子,勢必個個皆是大修行者,因為他們的眼睛看不見,耳朵壓根就聽不見。問題是,盲聾人算不算「修根」?

  佛陀這一反問,一下子把郁多羅給問住了。他細細一想,對呀,這位大師說得極是!如果按照波羅奢那的觀點,即「眼不見色,耳不聽聲」謂之「修根」,對於六根健全的人而言,惟一能做的,大概就是堵住耳朵、蒙住眼睛,塞住鼻孔……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我們看不見聽不著,把自己弄成一個活死人一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現實生活中,這么干可能嗎?根本不可能。

  針對郁多羅的窘狀,佛陀分析道:「異於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意思是說波羅奢那的觀點從根本上講是有問題,並不符合所謂的「賢聖法」與「賢聖律」,是違反生活常理的。

  那麼佛陀觀點什麼呢

  佛陀思想很是明確,他認為,作為人類(擴大至一切有情)既然生活真實的、豐富且繁復的現實世界之中,倘若一定要我們做到「眼不見色,耳不聽聲」,根本不可能做到。而我們惟一能做到的,便是我們面對多彩世界所秉持的思想態度。比如說眼與色相緣的時候,生眼識。此「識」是一種雜染之識,並不清凈。從常理來說,當我們見到「可意」(即「合意的」)的,我們便生歡喜心;可是當我們遇到那些「不可意的」,便會生起厭惡之心。有時,我們會無動於衷,漠不關心,無所謂高興不高興,此稱之為「可意可意」——實質上這也是一種摻雜個人情感因素染污之識。就是說當我們色相緣、耳聲相緣、鼻香相緣……之時,會產生五種意念」,即:可意、不可意可意可意、不可意可意可意可意可不可意。這並不是在口令,更不是在文字游戲,而是一種由淺而深的心理狀態分析。

  當我們遇到此五種「意」時,我們不是閉上眼睛、塞上耳孔去「勿視勿聽」,而是要敢於面對,沒有什麼好逃避的。而聖與凡的最大區別,便是面對這些「意」時,我們應該保持怎樣的心態佛陀觀點是,對此,我們當「心調伏、善閉關、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對於眼色、耳聲、鼻香等,我們要像力士彈指(聲)頃滅」,要像「蓮荷」一般「水所不染」,要像力士舌端唾沫,盡唾令滅」。如果我們魂不守舍,六根跟著六境滿街轉悠,那我們還談得上是修行嗎?

  最後,佛陀對我們說,當我們「眼、色緣生眼識」而生起可意、不可意之時,我們能做到「慚恥厭惡」,方能稱得上是「聖法、律覺見跡」(真正走上解脫的道路)。當然,我們切莫將此處的「慚恥厭惡」視為一種等同於「舉心動念」的分別心,而是當我們面臨各種聲色誘惑時所必須保持的一種心態。當然,或許它與後期大乘佛教所主張的「如如不動」略有距離;然實際情形是,我們有時過於高估了自己——天才畢竟是稀缺資源。在「天才」尚未發展成為普遍的生產力之前,我們還得一步一步地丈量著腳下土地。(6月12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