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經(顧念經)、332經(覆念經):
「顧念」是一種思想上的回味、期盼。顧念的對象,自然是六根所緣的六塵境。因此在331經中,佛陀指顧念分為六種,即六顧念,從色顧念至法顧念。在332經中,佛陀進一步將這些念,稱作一種「覆」,有覆便有陰蓋,就好像大樹,將好端端的陽光遮掩住了,使得樹下面的小樹苗們無法獲得陽光與雨露,得不到茁壯成長。實際上顧念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一旦有了期盼,有了回味,事實就會變得有些麻煩。比如說我們偶爾吃了一道絕佳的美味,使得我們銘記在心,甚至許多年以後,還一直心中惦記著,久久難以釋懷。比如說小時候我有時到山上去采地蕨皮,每逢雷雨天過後,便提著籃子到山上去採集,回來後加上佐料,放些辣椒,可謂是地道的山珍美味。如今地蕨是難得一見,因為家鄉根本就無山可言,原先好端端的山林,如今全部開墾為耕地,再也不長地蕨了,然而對地蕨美味的那種顧念,還是有的。在八苦之中,所謂顧念,便是求不得苦,此亦為覆念。因為它們會阻礙我們向上求道的信念與決心。因此佛陀稱,無論是顧念還是覆念,都是一種「有漏」之法,它們會「取心覆藏」,會使得我們產生取著,產生隱覆,從而無法獲得心靈的解脫。
第333經(無常經):本經中佛陀再一次強調了無常。所謂「過去、未來眼無常,況現在眼」。其實很多理論上的東西,我們基本上都能夠理解,所謂過去世六根無常,因為過去已成過去,這個無常比較好理解;未來尚未到來,這個無常也可以理解。如若說現在也為無常,很多人可能就無法接受了,因為眼前的很多事情,都是實實在在地存在著,比如說一個作為個體的人,如果從歷史的長河來講,他自然是無常的,生總是要死的,生死當然是無常的——至於死能不能再生,這裡面就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有的人說生,有的人說不生,佛將這些觀點都歸納為「二邊」,即執於生或執於死,這本身就是錯誤。若從眼前來講,作為現實中活蹦亂跳的一個人,怎麼能說是「無常」呢?在部派佛教時期,這種爭論還是存在,認為過去未來二世為無常,現在世為常,理由是現在世是一種相對的「常」,是一種暫時存在。而在佛陀看來,無論過去未來還是現在,它們都是一種無常;無論是六根還是六境,都是一種無常,它們都是剎那生滅的,時時處於不斷地變更之中,世界上沒有永恆不變的物體。
我們注意到,佛陀在諸經之中,反覆地且不厭其煩地一再重申無常無我的道理,佛陀為什麼如此重視「無常」?我想最根本的動因,其落腳點,還是著眼於我們對於「境」的緣取上面。如果參透它們是「無常」這一本質屬性,那麼我們就可以從精神上獲得一種超脫,「不顧過去眼,不欣未來眼」。首先我們必須從對物質的慾望奢求方面獲得超脫,做到對物慾的淡泊,其次才談得上做一個精神世界的王者。一個對物質享受始終是貪得無厭的人,是無從談得上精神上的鶴立雞群。相反,如若某一人對物慾極端貪婪,卻口口聲稱從來就是一個「視金錢如糞土」的超脫君子,我想他必是「空頭思想家」,是在吹噓。這樣的人,完全有資格做非洲某一原始部落的「騙子酋長」。(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