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七)~O 第483經(無食樂經):本經敘述修禪的深義,乃視其對於物質與神神的純化,而有喜、樂、舍、解脫等種種階段的差別。

  第483經(無食樂經):本經敘述修禪的深義,乃視其對於物質與神神的純化,而有喜、樂、舍、解脫等種種階段差別

  本經主要解釋四個名相(概念),即「食念」、「食樂」、「食舍」與「食解脫」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幾個名相。佛陀在經中作如是說:「有食念者、有無食念者、有無食無食念者;有食樂者、無食樂者、有無食無食樂者;有食舍者、有無食舍者、有無食無食食者;有食解脫者、有無解脫者、有無食無食解脫者。」

  以上是指四種修習層次,而每一種又可區分為三個類型,共計十二種佛陀對此解釋說:

  1、「雲何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雲何無食念?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雲何無食無食念?謂比丘有覺有觀,內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

  2、「雲何有食樂?謂五欲因緣生樂、生喜,是名有食樂。雲何無食樂?謂息有覺有觀,內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是名無食樂。雲何無食無食樂?謂比丘離喜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舍,是名無食無食樂。」

  3、「雲何食舍?謂五欲因緣生舍,是名有食舍。雲何無食舍?謂彼比丘離喜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舍,第三禪具足住,是名無食舍。雲何無食無食舍?謂比丘離苦息樂,憂喜先已離,不苦不樂舍,凈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舍。」

  4、「雲何有食解脫?謂色俱行。雲何無食解脫?謂無色俱行。雲何無食無食解脫?謂么比丘貪欲不染、解脫、嗔恚、愚痴心不染、解脫,是名無食無食解脫。」

  佛陀在上面所談到的四個問題,都是修禪的修習次第,由於我們當前根本無人能達到上述的各種修禪層次,因此對這些境界也無法用文字所能表達清楚。不過,我們有必要對下述四個名相要搞清楚:

  1、食念。食念即「有食之念」;所謂食,是一種偏重於物質肉體方面的享受,世俗的聲樂(如絲竹、鋼琴樂器等可以給精神帶來一定愉悅功能的,也可以歸為「食」)。因此,食念可解讀為「已經被染污心念」,即五欲之念。南傳經文對此作「有肉體上的喜」,指「緣五欲所生起之喜」,這與上述經文「謂五欲因緣生念」意思是一致的。

  2、食樂,即有染污之樂,主要指肉體感官上的快樂,即經中所說的由五欲生起喜樂(「謂五欲因緣生樂、生喜」)。

  3、食舍,可以解讀為「污染的平靜」,指「五欲因緣所生起的平靜」,相當於南傳經文的「有肉體上的平靜」。本經中對此稱作「謂五欲因緣生舍」。既然舍可以解讀為「平靜」,為什麼還是屬於五欲的范疇?我們知道,五欲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引發的各種慾望,這種慾望是無休無止的。但是我們不能將這些慾望全部歸為錯誤的、罪惡的,相反,有的慾望還會給的們帶來平靜。比如說有人喜歡讀書,認為讀書是人生最大的快樂有的人心情鬱悶(或煩燥),可是聽了一段舒緩的音樂之後,心情變得開朗了,「吃嘛嘛香」。然而若是從佛教解脫的立場上來講,這些所謂的「平靜都是短暫易逝的、變幻無常,因為它是五欲功德的體現,並不究竟,解決不了實質性問題。

  4、食解脫,可以解讀為「解除污染的束縛」,在經文中對此解釋為「色俱行」,即「具有色者的色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肉體上的解脫』,指「關於色界解脫」。

  從上面的經文中,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食念、食樂還是食舍、食解脫,都並非高層次解脫,有的還是麻煩產生的根源(如食念、食樂)。第一,無食念是初禪,若達到既無食亦無食念,是二禪。第二,食念與食樂,二者從禪定次第上講,並無極大的差異,即無質的飛躍。若達到三禪,必須要達到「無食舍」。如果修到更高層次的第四禪,則要做到既無食又無食舍,完全擺脫「色」束縛,達到無色界禪定。當然,無色界的四禪天也不是最高的修習目標比丘若要修行「無食無食解脫」,事實上已經超越了四禪天,達到了究竟解脫的境地,因為他已經達到了「貪欲不染、解脫,嗔恚、愚痴心不染、解脫」。這些禪定次第都極為抽象,完全不可言表,甚至不可被領會。唯一可行的辦法是:如實修如實證。此外,別無他途可尋。而我本人,毫無實修可言,也是在此信口雌黃,亂講一氣。(9月27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