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環球人物專訪星雲大師:先把我們的心治好

環球人物專訪星雲大師:先把我們的心治好

《環球人物》 (文:劉愛成 劉暢)

   「師父您的眼睛真的看不見嗎?為什麼和您說話,總是看到您在直視著我們?」

  「我能看到你們的心。」

  「師父,今天台灣的氣溫有38攝氏度,我們都穿著短袖,您怎麼還穿著3件衣服?」

  「對,裡面還是毛線衣,我冬夏都這樣穿,哪怕電視台采訪,打幾小時攝影燈。心靜自然涼,人要學會忍耐。」

  我們和星雲大師的對話,就像拉家常一樣開始了。

  談佛教,「我不計較那些質疑」

  佛經里有段故事信徒禪師:「什麼是佛?」禪師十分為難地望著信徒:「這不可以告訴你,因為告訴你,你也不會相信。」信徒說:「師父您的話我怎敢不信我是很誠懇地來向你問道的。」禪師點點頭:「好吧,你既然肯相信,我告訴你,你就是佛啊!」信徒驚疑地大叫:「我是佛,我怎麼不知道呢?」禪師說:「因為你不敢承擔啊!」星雲大師提出的「人間佛教」正是此意——只要你敢承擔,你就是佛。

  環球人物雜志:您為什麼想到要創立「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回想這一生,受益於「我是佛」這三個字地方非常多。初入佛門時,我想的是做好一個佛教徒,所以認真課誦,嚴守凈戒。後來想想這樣還不夠,應該要擔當佛陀使者佛教法師,將真理傳播給人,所以認真研究佛經隨喜說法;再過一些時候,覺得做法師也不夠,應該進一步做菩薩努力行人之所不能行,忍人之所不能忍。有一天,突然想:「我豈止想做菩薩,為什麼不承擔我是這一點呢?我應該行佛所行、為佛所為才對啊!」這樣一想,忽然間心裡開朗了。

  記得剛來台灣時,佛教徒無論布教、出訪都備受限制,從大陸遷來台灣僧人三天兩頭被人盤查,許多同道紛紛轉信他教。我告訴自己,即使佛陀我說大家都基督教了,你也去信吧,我也要說,我是佛,怎麼可以去信基督教呢?因此,才能在當年那種復雜的環境下,冒著被抓坐牢的危險,將佛教弘揚開來。

  環球人物雜志:有人說佛教要與時俱進,您對佛教進行了哪些變革?

  星雲大師佛教本來都很好,不過流傳久了以後,就有一些不同。現在的問題是,佛教都到山裡去了,似乎成了寺廟所有,我要把佛教帶到家庭,與社會接觸。還有,過去講佛經,都談玄說妙,動不動天地怎麼樣,對人沒有用啊,我要把它落實到人的生活里來。所以我想改革,把佛教人間化、現代化、生活化。 「人間佛教」就是家庭里父慈子孝,社會上人和諧,國際間平等和平,人人本著佛法慈悲智慧,彼此尊重包容,歡喜融合,真心實意相待,共創圓滿自在人生

  環球人物雜志:有沒有人質疑說,佛教怎麼能現代化呢?

  星雲大師講到這一點,我們是比較孤獨的,因為很少有人去佛教的現代化,我也怕人家怪我、批評我,但我認為這對佛教很好、對大眾很好,為什麼不去做呢?我不計較那些質疑。至於反對的人我不為他們做的,他們反對與我沒有關係。我看這個世界,是一半一半的,白天一半,晚上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的一半,壞的一半。在這個一半一半的世界裡,我們盡量把自己這一做得更大更好,讓質疑和反對的那一半減少,那就好啦。

  環球人物雜志:那麼,您是一個改革者嗎?

  星雲大師我不是一個喜歡改革的人我很保守,但是當典章制度不合時宜的時候,就要勇於除弊,而不能因循苟且;我也不是一個喜歡創新的人我很傳統,但是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我應該力求突破,而不應墨守成規;我更不是一個喜歡權力的人,我喜歡集體創作,但是當有人破壞章法時,我必須主持公道;我也不是一個愛做領袖的人我很樂於被人領導,與他人配合,但是應有所為的時候,我當仁不讓;我不是一個喜歡說話的人,我更喜歡寧靜自處,但是當世界需要正義之聲時,我必須奮起疾呼;我也不是一個喜歡計較的人隨緣放下,但是當有人侵犯真理、危害大眾時,我必須據理力爭,就如同挑出籃中的壞蘋果,才不會影響其他好蘋果

  環球人物雜志:您的話總是富有哲理,但您說過自己上學不多,您的智慧從哪裡來的?

  星雲大師: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出家人做沙彌的時候,師父不準你看,閉著眼睛,先學習不看不看外面,你慢慢就看到自己,看到心裡面的仇恨、嫉妒、妄想,覺得要改。這有點像我老家揚州做醬瓜、鹹菜的辦法,先把壇口封閉,才能保持味道純正。這樣慢慢下去,三思而後言,就會學到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現在很多人就是沒有自省,碰到任何事,都是人不對,我對。要是能發覺到自己不對,發現自己的心骯臟,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就是極大的進步了。

  環球人物雜志:佛光山有很多穿著校服的世界各地學生,您還在世界許多地方大學這是為什麼?

  星雲大師:我認為佛教青年宗教,不光是老人宗教;它應該是朝氣蓬勃的,而不能暮氣沉沉。青年社會進步的動力,然而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率上升,令人感到憂心。我曾看到一本雜志做的青年問卷調查,「考試作弊的行為與自己的道德有沒有關係?」超過半數的台灣學生認為沒有關係,這說明現在青少年道德認知不健全。道德不是一味由老師父母教導,也要有自省。佛光山大力提倡「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對青少年做人有很大幫助。

  談政治,「最大的心願是兩岸和平

  星雲大師無論走到哪裡,當地的最高級別領導都會出現,特別是在台灣,馬英九、吳伯雄、連戰都是他座上賓。比如不久前,馬英九出席「高雄長庚醫院慶祝肝臟移植1000例暨捐肝勇士」頒獎典禮,新聞報道的焦點卻是「在等候合影時,星雲大師帽子掉落地上,馬英九幫忙拾起」。

  馬英九還曾專門寫文章,回憶他同星雲大師的交往。「在政局極紛擾,社會民心極不安的情況下,我得大師當面開示……我原以為出世是『閉關修行,不問世事』,但大師的融合之說,所謂『人在紅塵,心在山林』,點醒我要真心誠意社會、為眾人做事,不能求一己的安樂名利。」

  環球人物雜志:有人說您是政治和尚」,您什麼感受?

  星雲大師:最初,我對政治和尚」的稱號很不能接受。我在台灣60多年,沒有主動去過一次政府。去「總統府」的幾次是被召見,不能不去這是禮節問題。其他各地政府我都沒去過,也沒拜訪過。很多時候山上搞建設需要辦各種手續和執照,可能我去拜訪一下就有了,但我沒有,我不想因為這次我來過,下次你選舉就叫我投你一票,那麻煩了,如果我覺得是個不廉潔的人我就不應該投你的票,可是欠了人情,我就得說謊去投票。所以我不拜訪任何人,佛光山需要辦的手續,都依法執行,不走捷徑。 後來,有位電影導演跟我說:「稱你『政治和尚』是看得起你,表示你很有力量,別人想當還不能如願呢。」這樣的說讓我發現,原來一個問題可以有多面的看法,重要的是自己不要太介意。我們出家人,可以不參與政治,但是不能不關懷社會

  環球人物雜志:您和很多政界要人來往密切,比如吳伯雄、馬英九、吳敦義,您對他們什麼印象

  星雲大師我不希望影響政治,我只希望政治佛教彼此不要對立政治人物是在舞台上的,相當於一個公司的董事、監事,他們去搞什麼自由、民主;我們出家人,只講生產、服務,就搞人間幸福快樂歡喜

  環球人物雜志:為什麼政界要人總喜歡找您交流?

  星雲大師:他們不是和我交流,是和佛法我說兩句佛法,他們沒有聽過,可能就對他們有參考的價值。人都有缺陷,偶爾聽到一點對他有幫助的,就覺得能找到辦法

  環球人物雜志:吳伯雄、馬英九、吳敦義跟您交流最多的是什麼問題?

  星雲大師:我對他們講慈悲。這個慈悲是指你可以力量,但拳頭不必打出去,反而拳頭打出去就沒有力量了。要學會忍耐,忍不是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忍是擔當,是有力量的,也是一種積極向上。

  環球人物雜志:一些貪污腐敗的官員也流行信佛,他們燒香拜佛會得到保佑嗎?

  星雲大師佛門不是保險公司,只知道一味祈求佛菩薩保佑,自己的言行卻違背「因果」,怎能得到好報呢?就如同一塊石頭因為自身太重沉到河裡,無論你怎麼祈求,這塊石頭都不會浮上來。佛教常言,「心正是佛,心邪是魔」,如果心邪念,利用手中的權力貪污受賄,肆無忌憚地侵佔社會財富,終將受到法律的嚴懲,祈求「神靈的保佑和庇護」也將成為一場荒唐的夢。

  環球人物雜志:您到台灣半個多世紀,懷念家鄉嗎?

  星雲大師我在台灣60多年,台灣人沒有承認我是台灣人,他們都稱我是外省人。這一點你們永遠體會不到,一個外省人在這裡住,是很困難的。人都有鄉土觀念家鄉就是根,但我不能說懷念還是不懷念,我現在懷念世界世界都是我的根。

  環球人物雜志:您怎麼看兩岸關係呢?

  星雲大師:兩岸關係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愛護、相互幫助,要從內心認可,這是我的兄弟、我的親人而不是「你們台灣」、「你們大陸」。 我在台灣看到,台灣人會說「唉,我們什麼時候回大陸去看看好嗎」,這句話你聽來簡單嗎?不簡單,一個「回」字。我到了大陸,大陸同胞會說,你從台灣來的呀。很親。台灣跟大陸一樣,都是我們身上一塊肉,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

  環球人物雜志:您現在最大的心願是什麼?

  星雲大師:我80多歲了,一以貫之的心願就是兩岸和平我還是覺得兩岸關係發展的速度太慢了,我感到時不我待。時間很快啊!我想中國做出更大貢獻

  走到國外,人家不認識你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只認識你是中國人。20多年前我在美國看奧運會,中國女排打贏美國隊、日本隊,不得了。台灣一位政要到美國去看比賽,中國隊每贏一分,他就鼓掌。我故意跟他開玩笑說,你剛才鼓掌的照片我都拍下來了,我回到台灣報告說你美國來看排球,替中國共產黨加油。這在台灣那個時候是很嚴重的罪名。你看在那種情況下,他走到外面還是給中國人鼓掌。

  我覺得兩岸要統一,機會很多。國家也好,佛教也好,我們最重要信仰是人民要平安人要活得歡喜平安幸福這是我現在奉行的主義。我要全國好、大家好,個人的生死榮譽都不重要。

  談財富,「享受內心的富有」

  「我出生在阿根廷,在歐洲讀大學時聽過星雲大師的弘法,後來就成了這裡的法師。」

  「我來自溫哥華,來參加青少年暑期夏令營。」

  ……

  佛光山像個小聯合國,花園里鋤草的園丁、端菜洗碗的服務生、負責接送的汽車司機來自世界各地,他們利用休息日來義務勞動。所有場館對來這裡的人免費開放,中西餐管他們吃飽。最多的一天佛光山接待了十幾萬信眾,暑期每日有三四萬的遊客。

  弟子們有時會和星雲大師爭論:「師父,我們全都不收費,沒有錢了怎麼辦?」會計有時也會找到星雲大師:「都沒有錢了,您還要請這麼多人來?還要辦這麼大的活動?」每一次,星雲大師都淡定地說:「有佛法就有辦法。」

  環球人物雜志:您怎麼管理這麼多人、這麼大的佛光山

  星雲大師我不管,也不問,我不要他們匯報,也不看賬目。我告訴弟子們,佛光山的賬簿掛在牆上,要用因果」的筆來記賬,用正直心來理財。佛光山管賬理財的多達百人,但在金錢上從無差錯。信眾捐給佛光山錢財,指定是用來買水果供佛的,不會被挪用購買飲食;指定是用來作為僧眾道糧的,不會被挪用作為建築款項;指定是用來添置車輛的,不會被挪用裁製僧服僧鞋。

  環球人物雜志:佛光山前不久舉辦了水果節,賣荔枝;還搞了佛化婚禮堂,辦婚禮。這些不違背教義嗎?

  星雲大師:辦水果節,是因為看到當地村民辛勤耕種的荔枝,沒有尋找到銷路。我這裡既然有十方來客,為什麼不義務來幫助他們營銷?這個世間最可悲的,就是有人不歡喜別人獲得利益,看到別人有錢有辦法他就不高興,這種不健康心理使得世間不能成為佛國凈土

  環球人物雜志:現在有的和尚想當ceo,有些佛教名山想上市,您怎麼看?

  星雲大師:道不同。雖然都是和尚,他們要聚集財富,我們拒絕財富佛教名山上市的問題,我很難表態,我說不可以,要上市的人不喜歡我說可以,那些不上的人不喜歡。其實還是要用佛教道理來解釋佛教佛教講究貧窮、講究無、講究不要,所以佛光山有錢了,我就大學、辦報紙、辦圖書館,把錢都用了,拿去幫助他人。

  環球人物雜志:您是按什麼標准選擇幫誰的?據說有知名畫家,當初在美國街頭作畫,是您的資助成就了他?

  星雲大師:這個要看緣分。我去洛杉磯,有幾千個中國畫家名字也不會記得那麼多。我恰巧遇到,他們恰巧有這個需要,我恰巧有這個能力,好吧,你來找我,我給你,就這麼簡單。但緣分要有條件,如果你不會寫字,你說要賣書法,我肯定不能資助你。你的條件準備好了才有機會接受幫助。

  環球人物雜志:我們在這裡沒看見有人燒香,但在其他地方寺廟里通常準備了很多香,有的甚至準備了高香,一根幾百塊錢,來者一進門他們就拿一根點燃,放到其手上,沒法不要。您怎麼看這種掙錢之道

  星雲大師:這個不對。但是我這麼一講,擋人家財路,就不受歡迎了(笑)。我是不贊成拿燒香來掙錢的。在世界各地,我們的寺廟都是不收門票的,你吃完飯就走,不要緊。我們也不給旅行社提成,所以導游不會故意帶遊客來。

  環球人物雜志:您怎麼理財?如果每月有1萬元,您怎麼用?

  星雲大師:《雜阿含經》有句偈語,「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撫於貧乏」。我將這個道理引申開,就是4/10經營事業,3/10用於家庭生活,2/10儲蓄應需,1/10作福功德。《大寶積經》告訴我們不要為了生活計算財富,而應該把它分作三份,1/3用來供養宗教,1/3用來救濟貧窮,1/3奉獻國家作為資源。而《涅槃經》對財富的處理方法是,除了生活所需,1/4供養父母妻子,1/4補助仆佣屬下,1/4施給親屬朋友,1/4侍奉國家沙門

  環球人物雜志:您認為真正的財富是什麼?

  星雲大師:有些財富佛教認可的,比如身體健康生活如意眷屬平安。有些財富佛教不認可的,比如有錢但煩惱很多、生活如意,這不算真正的富有,他們還比不上錢少但平安之人。所以佛光山每年春節舉行平安燈會,美麗而熱鬧,可見平安人喜歡

  古今中外,佛教界多少苦行僧修行者一無所有,仍不以為窮,因為他們享受著內心的富有。但佛教不否定合法的錢財黃金毒蛇,也是弘法、利生、修行的道糧,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環球人物雜志:對富有之人,您有何看法

  星雲大師有一家大公司董事長,收入很高,但一回到家,總覺得不如意,看電視煩躁,聽電話就討厭,有時夫妻吵架,兒女驕縱,更是令他煩惱不已。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人,治事有方,治家無法。所以我們這顆心其實很麻煩,「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心好像盜賊很難降伏。有一日,來了一個朋友,問這位董事長為何煩惱董事長說:「氣人!樓下住在違章建築里的一對夫妻,天天都聽到他們彈琴唱歌跳舞,而我家財萬貫,回到家裡卻苦悶不已。」朋友告訴他,把你的苦悶送出去,拿20萬元給那對小夫妻吧。貧窮的小夫妻收到這20萬元喜歡得不得了。可自此之後,每到晚上他們就心生煩惱,這20萬元怎麼辦呢?放到抽屜里?放在床下面?他們夜不能寐,心生擔憂。所以說「安貧樂道」,貧窮不一定是苦的,富有不一定快樂要把財富處理好,先得把我們的心治好

  談生活,「心甘情願放棄七情六慾」

  佛光山的活動多得數不勝數,對青年談「讀書做人」,對婦女談「佛化家庭」,對老人談「安度晚年之道」;對企業家談「現代管理學」,對作家談「文學之美」,對科研者談「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對政界人士談「佛教政治觀」。但星雲師說,自己最喜歡琢磨的還是做飯,「生活其實就這麼簡單」。

  環球人物雜志:佛教句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怎麼理解?

  星雲大師世間一切物質佛法都叫「色」,「空」就是因緣。色即是空,說的是親友愛人、功名權勢、愛恨情仇都是因緣而生隨緣盡而滅。人生的苦,都是因為執念——緣分盡了還在強求。佛家開出的藥方是放下、看破、得自在

  我伸出手,你說哪一根手指最重要?大拇指說,我代表最好最大,我最重要;食指不同意,我是指方向的,朝哪個方向去,聽我的;中指說,我不僅居中,而且個子最高,我是第一位的;無名指連忙搖頭,我最有錢,戒指都是我戴的;小指頭說,比起來我最小,可拜佛的時候,雙手合十,我離佛祖最近!你看,五個指頭,其實各有各的作用,一個也少不得。我把五個指頭攥緊捏成拳頭,這就是「色」;把五個指頭伸開,這就是「空」。攥緊就是色,放開就是空。

  環球人物雜志:和尚會有七情六慾嗎?

  星雲大師:人嘛,怎麼會沒有七情六慾。看你怎麼用它了。這拳頭,我打你一拳,我犯錯;但我替你捶背,好舒服,謝謝!你說拳頭是好是壞?七情六慾也不一定都是壞的,這就看你的功力了。要吃肉、要喝酒、要討老婆、要聚財,可以去還俗。在佛教裡面,不能,尤其不能有愛情。你們可能會說,人就是要愛呀。佛說你可以愛,愛大眾、愛事業、愛寺院、愛佛教。我年輕的時候,也有美女來追求我。但想到我的事業我是愛一個人,還是愛我的信仰我為什麼要犧牲十方信仰而愛這一個呢?這劃不來呀(笑)。

  環球人物雜志:那您覺得遺憾嗎?

  星雲大師:不遺憾,我心甘情願。

  環球人物雜志:現在年輕女孩伴侶要找「高富帥」,您怎麼看?

  星雲大師你想找「高富帥」,大家都喜歡「高富帥」,他不是你一個人的呀。你找了他,還有別人看著,這多危險啊。還是要找一個普普通通的、負責任的。

  環球人物雜志:您認為愛情能長久嗎?

  星雲大師:真的愛情,特別是女人獲得愛情,還是在青春年華。這能多久呢?你看現在的男士,五六十歲還有20歲的小姑娘跑去給他做二奶。但反過來女人她不行,這個世界公平的。 這是一半,還有另一半。婚前,他愛你、關心你、體貼你,結婚後就不一樣,要你愛他、關心他、體貼他。世界是變化的,要他像結婚前一樣地對你,不可能了。所以奉勸年輕女孩子,選伴侶要用一隻眼睛看;結婚後要閉上眼睛,一個眼睛都不看了

  說到這裡,我想給你們講個故事:一個富翁娶了幾個老婆,到了臨死的時候,黃泉路上很孤單,想找人陪,他首先想到漂亮的四老婆。四老婆大驚失色,說我們這麼相愛,你死了,還怎麼愛呢?大富翁很失望,沒關係,還有三老婆。三老婆一聽,哎呦,那怎麼能,我還年輕啊,你死了我可以改嫁給別人我不能陪你死。大富翁找到二老婆,二老婆說,本來可以陪你的,只是這個家沒有人管吶,你死了我要處理你的後事。大富翁沒辦法,找到大老婆。大老婆說,我們女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願意陪你死。這表示什麼呢?四老婆就是我們的外貌,保養得再漂亮都不是我們的。三老婆金銀財寶,剩下來了給別人了,你帶不走。二老婆是親朋好友平常你對她好,你死了孩子和家務她不能不管。大老婆就是我們的心,你平常忽略它,但到最後只有它陪你一起。

  環球人物雜志:您這些故事都是從哪裡來的?

  星雲大師佛經

  環球人物雜志:平時還有別的業餘愛好嗎?

  星雲大師:寫字,然後接待問題多、好奇心強的來訪者,回答各種問題。

  環球人物雜志:您怎麼評價您的一生呢?

  星雲大師:我評價自己,有四句話——光榮歸於佛陀,所有的光榮不是我的,是佛祖的;成就歸於大眾,所有的成就也不是我的,是大家的;利益歸於常住,假如有人要給什麼利益,不是給我的,是給常住機構寺廟的;功德歸於信徒,我自己很平凡,也很快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