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五)~G 978經:重點闡述如何鑒別惡知識冒充善知識,以及如何求斷與離熾然。

  978經:重點闡述如何鑒別惡知識冒充善知識,以及如何求斷與離熾然。

  關於何謂惡知識何為知識,這在佛經里有多種闡述,內容也不盡一致。本經敘述一位高齡外道親戚,在命終之後生到天上。生到天上之後,這位親戚開始替外道感到擔心。擔心什麼呢?擔心外道都一百二十歲的高齡了(未必真的是一百二十歲,可以理解為歲數比較大),還在修習外道的那一套,死期將至還無法獲得真理的啟示,豈不是枉在世間走一遭?但是說話總是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太直截,需要委婉一點。怎麼辦呢?他就說了一偈,請外道持此偈四處尋求答案。如果哪位能回答得很圓滿,希望外道能禮之為師事實外道對偈中所問也是不甚了了,故而他就聽從了親戚之言,開始踏上尋師訪友的漫漫征路。

  那麼這首偈子的內容是什麼?

  雲何知識,現善知識相?

  雲何知識,如己同一體?

  何故求於斷?雲何離熾然?

  這首偈子看上去只有短短的六句,可是所包含的內容很多,而且提出的問題也比較尖銳。對於什麼叫知識什麼叫知識這個問題似乎並不難回答;可是想要對假冒偽劣商品具備鑒別真偽的本領,那就不容易了。有些人本質上就是邪惡分子,但是從表相上卻是展現出典型的善知識標准,怎麼去區分呢?而對於知識,又如何做到表裡如一?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出離與斷滅——為什麼要斷滅?斷滅什麼?又如何去斷滅?這些都是涉及到十分敏感的問題,難怪外道老人家遍訪六師外道,結果沒有一個人能給出滿意的答案

  那麼佛陀對這些問題,又是給出什麼樣的解答呢?

  第一個問題:雲何知識,現善知識相?

  佛陀回答說:

  內心實恥厭,口說我同心,造事不樂同,故知非善友。

  口說恩愛語,心不實相應,所作而不同,慧者應覺知。

  我們可以用句話概括一下佛陀所說,即「口是心非」和「言行不一」。如何理解呢?有些人內心十分骯臟,可是嘴上說的很好。見到好人好事,嘴皮上說得天花亂墜,號召大家要以好人好事榜樣努力向人家學習,可是心裡面卻是一百個不樂意,等等。其實口是心非倒也無礙大體,然而若「言行不一」問題就大了,說一套做一套,「嚴於律人,寬以待己」,處處搞雙重標准,搞表面文章面子工程,不僅害人害己,弄不好還會損害到大眾的根本利益。這種事似乎已習以為常,現在網路很發達,我們每天都可以找出一些例證來。佛陀及時提醒我們說,對於那些善於偽裝的人,我們要具備一雙「慧眼」,多觀察,多分析,聽其言觀其行,總能摸索出個套數來。

  第二個問題:雲何知識,如己同一體?

  佛陀回答道:

  與己同體者,非彼善知識,放逸而不制,沮壞懷疑惑

  同求其端緒,安於善知識。如子卧父懷,不為人間

  對於第二個問題,佛陀予以反問:和自己同為一體(意為關係親密無間),為什麼就可以稱作善知識呢?實際上這種人並不能稱作善知識原因是這樣的人過於放逸而無節制,而且極易被人家挑拔離間。佛陀在這里實際上是順著上面的偽裝善知識的話題而言:有些人很會偽裝,將別人的痛苦視作自己的痛苦,「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處處表現出感同身受的狀態。這使我想中國過去有個貪官白天朝廷里當差時,穿得破衣服,處處節儉。等到了下班回家關上大門後,立馬讓人把最上等的衣服拿出來穿上。這種偽裝很有效,的確欺騙了很多人。等到他犯錯被抄家時,行政主管部門才恍然大悟,個個張口結舌,很滑稽。

  第三個問題:何故求於斷?雲何離熾然?

  佛陀回答:

  生歡喜之處清涼稱讚嘆;修習福利果,清涼永息滅。

  是故求於斷,雲何離熾燃?寂靜止息味 知彼遠離味

  遠離熾然惡 飲以法喜味,寂滅離慾火,是名離熾燃。

  此處的「歡喜」與「清涼」,都可以理解為無為解脫的離欲彼岸歡喜對應於苦惱,清涼對應於苦熱,因世間充滿著苦患於熱惱,故而將解脫後的狀態喻為清涼極樂的他方世界。因此我們可以理解「斷」的對象應該是貪嗔痴等種種煩惱的種因,「離」的對象便是世間種種苦惱過患。當我們親近了善知識,親自聆聽佛陀的教誨,我們便會由衷地感到遍體清涼煩惱寂滅。佛之說法被稱作法乳與法味,不僅可以滋養色身,也能長養慧命。故而佛陀被譽為大醫王,凡夫眾生一切之病,佛陀皆能醫治,不僅手到病除,且能永不再發(《雜阿含·389經》:「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對治,當來更不動發」)。(7.9.)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