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五)~L 986經:本經敘述居家人與出家人皆有一事難斷難持。

  986經:本經敘述居家人出家人皆有一事難斷難持。「有二事斷難持。何等為二?若俗人處非人處,於衣食、床卧、資生眾具,持彼斷者,是則難行。又,比丘非家出家,斷除貪愛,持彼斷者,亦甚難行。」對於普通民眾而言,所謂的人權,首先應體現為生存權。人若喪失了生存權利,其他像所謂信仰尊嚴抑或人格,恐怕是不可靠的。在和平年代,客觀上講,除了自然生老病死以外,諸如戰爭、地震、海嘯之類的災害似乎並不常見。當我們的自存權得到充分保障之後,接下來便是如何營生(比如說求學、工作、成家、繁衍後代乃至人際交往等等),如何提高生活品質,乃至如何將自我價值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現。如果籠統地講,所謂居家人士的最大工作,無非就是佛陀所說的「衣食、床卧、資生眾具」三個大類。而對於出家人來說——雖說現在的出家人與封建時期出家人已有了較大的區別——他們所要思考的,恐怕並不是如何去營生,而是立足於對一些生命中終極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思索。對於一個純粹的哲人來講,莫非要搞明白兩個問題,即我們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從佛教立場上講佛陀雖然明確反對我們在有生之年窮究這個問題,並將之列入「無記」,但是佛陀從來沒有徹底地否則這個問題——它們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偽命題。佛陀之所以反對我們思索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內,對這些橫亘古今的疑難雜症,可以說沒幾個人搞得清楚。問題尚未搞清,我們卻不明不白地死了,如此豈不抱憾終身?佛陀觀點是,我們不需要這個問題入手,因為它們實在太難搞清楚,而且根本就摸不著邊際,無處下手,還是從與自身有關的一些問題入手穩當佛陀說,人人都有一清凈佛性(即「佛性平等」),但是我們從來就不知道清凈佛性的存在,其根本原因還是緣於我們的無始以來的「無明」在作怪。當無明一除卻,對世間的所有問題都徹底地搞清楚了,這其中自然也包括「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這樣的終極問題。佛陀在談到他所擁有的「宿命通」時就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他對世間一切人的前世情況了如指掌,他對所有的死後歸宿也都明察秋毫。因佛陀是將「無明」徹底棄絕的大智者,他通曉一切,望穿時空

  法師們在講經弘法時,時常教導大家要將身心放下」。究竟「放下什麼呢?在本經中,佛陀給我們粗略地指點了一個思路。對居家人士而言,我們需要將「衣食、床卧、資生眾具」放下,不要去貪著;對於出家人而言,不僅要將居家人的一切毛病習氣放下,更重要的是要將「貪愛」斷除和放下,對「有」(真實)的東西放下,對「無」(虛假)的東西也要放下。因此佛陀說,「比丘已離俗,信非家出家,滅除於貪愛,持斷亦難行」,說明「放下」沒有那麼容易,居家人難以放下出家法師們其實也很難放下法師們一朝有了名氣,甚至還得個一官半職,於是大家都幫忙抬轎子。轎子坐著可能比較舒服,而且抬的人多,可能感覺就不一般,比如天朝東王楊秀清坐起了四十八人抬的大轎子,不僅舒適,而且有排場有面子,心裡自然舒坦。如今似乎不興坐轎子,改坐高檔轎車了,然而幫忙抬轎子的人似乎並不見著少。對於比丘而言,「一瓶一缽」外加三衣,似乎便是全部的家當。子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這位仁兄一生活幸福指數很高,可謂高明的逍遙派。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是多麼的幸福快樂啊!原始佛教時期摩訶迦葉尊者出家前家境富裕殷實,但是他過得並不快樂出家後開始修頭陀行,穿糞掃衣,住阿練若,一生無拘無束,生活得很快樂,深得佛陀器重。

  由此而回想起明末清初有位大才子名叫周容,字鄧山。此人不僅有才名,有俠氣,更有骨氣。明亡(1644年)後曾出家為僧,後來得知母親尚在人世,便毅然還俗竭盡孝道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開設詞科,召周容入京,其堅辭不就,可謂「蕭然遠俗」。小時候曾經讀過他的《芋老人傳》。文中故事梗概大約是這樣:有一位窮書生進京趕考,遇到下雨天,就到芋老人的屋檐下避雨。此時窮書生是又冷又餓,「衣濕袖單,影乃益瘦」,著實可憐。老人見了不忍心,不僅請書生入室更衣就坐,還著了一大鍋山芋招待書生書生飢不擇食,足足吃了兩大碗。臨行之前書生信誓旦旦地對芋老人說:「他日不忘老人芋也!」後來這位書生運氣不錯,「甲第為相國」。貴為相國,啥好東西沒吃過?但是相國老是覺得還是老人的那兩碗芋頭好吃,於是就四處打探老人的下落。當見到老人後,相國第一話就是「不忘老人芋,今乃煩爾嫗一煮芋也」,結果剛一伸筷子便皺起了眉頭,「何向者之香而甘也!」根本就不是當初的那個味兒。這位老人家畢竟是「略知書」的知識分子啊,他的一番話猶如當頭棒喝,令相國「途驚謝曰:『老人知道者』」。芋老人說:「猶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調和之有異,時位之移人也。」一句「時位之移人」,令我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實世間之事似乎大抵如此,「然則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 豈獨一箸間哉!」故在本經中,佛陀說居家出家皆有斷持之難,又豈虛言哉!(7.17.)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