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七)~C 1025經乃為佛陀為年少比丘作「臨終關懷」,即在比丘臨終之際為其說法,使其諸根喜悅。

  1025經乃為佛陀為年少比丘作「臨終關懷」,即在比丘臨終之際為其說法,使其諸根喜悅。本經與1023經大體相似,一伴新少新學比丘「獨一客旅,無人供給住邊聚落客僧房中,疾病困篤」,著實可憐。佛陀前去探視,並問其為何變悔?該比丘回答說「我年幼稚出家未久,於過人法勝妙知見未有所得我作是念:命終之時,知生何處?故生變悔。」可以看出這位比丘所擔心的,乃是自己出家不久,所學知識也很少,眼下即將離世,不知死後歸處,所以心生憂戚。佛陀問其:「比丘!有眼故有眼識耶?」復問:「比丘!於意雲何?有眼識故有眼觸、眼觸因緣生內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耶?」繼而復問:「雲何比丘!若無眼則無眼識耶?」最後復問:「若無眼識則無眼觸耶?若無眼觸,則無眼觸因緣生內受:若苦、苦樂、不苦不樂耶?」對於佛陀提出的這些問題,該比丘均回答「如是,世尊!」

  在這里,佛陀所說的實際上就是根境識三者的關係,所謂「三事和合生觸」。「有眼故有識」,根與識之間必須有一個中介物,就是「境」(內境外境)。當三者和合而引起心的萌動,即「觸」——它是意識的前期階段,不是真正的意識。由觸而生起受,此時神經中樞開始發揮作用便有苦樂之感。若能感覺到苦樂,我們最本能意識便開始有了分別。這種意識的分別,動物也有,但是沒有人類那麼具體。由觸而生受,這個受,就是我們對內外二界的感受和心理反應。如果向上追溯,如果根境識三者不再相互雜染,那麼觸則不會緣生於受;如果受不生起,則無苦與樂的分別。所以從源頭上講,還是要從「觸」上入手。故而佛陀總結道:「是故,比丘!當善思惟如是法,得善命終,後世亦善。」

  佛陀示教照喜後,從座離去。此比丘臨終之際,「諸根喜悅,顏貌清凈,膚色鮮白」,呈現了很多瑞相。對此,世尊當著諸比丘的面為其授記道:「彼命過比丘是真寶物,聞我說法分明解了,於法無畏,得般涅槃,汝等但當供養舍利。」所給予的評價是相當高的,所謂「為彼比丘授第一記」。(8.17.)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