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八)~R 1080經:世尊有一天晨朝之時,著衣持缽入波波羅柰城乞食。

  1080經:世尊有一天晨朝之時,著衣持缽入波波羅柰城乞食。而此時也有一位比丘在城中乞食,經中記載其「其心惑亂,不攝諸根」,大約就是不修邊幅,很隨便不講威儀。這位比丘也沒想到在街頭會遇見佛陀他有些驚惶失措,趕緊「攝持諸根,端視而行」。

  看到這裡,就想起我們讀小學早讀時的情形。現在的小學生是否需要早讀已不太清楚,反正在我們小的時候,早讀則是必修的一堂課。所謂「書聲琅琅」,大約就是與小學生的早讀時的讀書聲音大有關係。我們那時都很頑皮,當老師在教室看著我們的時候,倒顯得規規矩矩;一旦老師前腳剛離開教室,讀書聲馬上就會稀疏下來。老師大約發現不對頭,又返回教室,此時讀書聲又會大幅上揚。一些喜歡調皮搗蛋的小孩子,有時會故意放開喉嚨大聲讀書,裝作認真十分;而當老師身影在視線中消失,便立馬扔掉書本,與小夥伴們嘻皮笑臉、打打鬧鬧了。總之,當著老師的面,總是顯得很聽話,是個孩子;一旦老師不在,又很快變臉了。

  佛陀見這位比丘行為和心境皆十分散亂,當面倒也沒大聲呵斥。當回到鹿野苑精舍時,世尊便將大眾召集起來進行問話:「我今晨入城中乞食,見到一位比丘諸根放散。現在請這位比丘主動報上名來。」

  聽到佛陀的問話,這位比丘倒也自覺,他從座而起,將衣服整理一下,走到佛前,合掌白佛:「世尊!我於晨朝入城乞食,其心惑亂,不攝諸根行,遙見世尊,即自斂心,攝持諸根。」

  佛陀看到該比丘主動承認,不僅沒有批評,相反卻表示讚歎:「善哉!善哉!汝見我已,能自斂心,攝持諸根。比丘!是法應當如是。若見比丘,亦應自攝持。若復見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當如是攝持諸根,當得長夜以義饒益,安隱快樂。」

  佛陀為什麼沒有當著大家的面批評比丘的「其心惑亂,不攝諸根」呢?因為人都有過失的可能,也允許大家適當地犯點小過失。所以佛陀在制戒之時便充分考慮到「開遮」問題。比丘在乞食途中,尤其是在繁華鬧區,思想意志很容易被動搖的。修行是漸進的過程,有時甚至有反復情形出現。這位比丘的可貴之處在於他自遠遠地見到佛陀後,立即便「能自斂心」,威儀教相好了心態也及時調整端正了,這就是應該給予充分肯定的,所以佛陀毫不吝惜「善哉」的讚歎之語。在讚歎之餘,佛陀還勉勵他,不僅在世尊面前,在比丘比丘尼以及優婆塞、優婆夷跟前,都要時刻保持「攝持諸根」,使身心不要放逸。更進一步說,哪怕是在普通的老百姓甚至是乞丐孩童面前,對自己都要保持「高標准、嚴要求」。久而久之,在人前講威儀,在人後依然是講威儀都能一以貫之地「攝持諸根」,這便是最好的了,便可以「長夜以義饒益」,最終是從內向外自然而然地透露出一種了不起自我涵養。儒家講「慎獨」,一個人在獨處之時思想和行為就很容易開小差。比如說在大庭廣眾之下穿得整齊干凈,然一回到私人空間時就完全呈現出另副模樣;一些人很會做人,滿口仁義道德點頭哈腰,可心裡面卻滿腦子壞水,如此等等,皆與「慎獨」溝壑難越。所以孔子又說人到七十便可「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為什麼人到晚年可以做到「從心所欲」呢?因為當我們到了古稀之年時,該經歷的和不該經歷的,都統統經歷過了,所謂「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要多」,即是此理。當一個人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他就不會輕易犯錯誤。而從佛家觀點來說,倘若我們自幼便養成「攝持諸根」的好習慣,心裡面時刻揣藏著「慎獨」的聖訓,我們又怎麼可能去違法犯紀的事情呢?因為我們早就可以做到「不逾矩」了。所以佛陀在制定戒律時很注重因緣。當一個人在道業上取得了全面的豐收,已經成就了阿羅漢的果位,那麼戒律對他們來說,已經變得毫無意義了。若何?「不逾矩」也。(9.3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