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四十七)~L 1258經:本經以鼓為譬,教導弟子當不斷修習。

  1258經:本經以鼓為譬,教導弟子當不斷修習。

  佛陀在本經開始即作了一個譬喻:

  「過去世時,有一個名陀舍羅訶,彼陀舍羅訶有鼓名阿能訶,好聲、美聲、深聲,徹四十里。彼鼓既久,處處裂壞。爾時,鼓士裁割牛皮,周匝纏縛;雖復纏縛,鼓猶無復高聲、美聲、深聲。彼於後時,轉復朽壞,皮大剝落,唯有聚木。」

  這個故事寓意我想大家都能看得明白:縱為名鼓,一旦到了它的使用年限,再好的鼓,哪怕經過鼓士的精心修復,仍無法避免最終淪為一堆朽木命運。那麼佛陀作這個譬喻有何用意呢?「比丘!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以彼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故,於如來所說修多羅(契經)甚深明照,難見難覺,不可思量,微密決定,明智所知,彼則頓受、周備受,聞其所說,歡喜崇習,出離饒益。」

  我們常常會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天資聰慧,記憶力也相當好,甚至小時便有「神童」的美譽。但是雖有「神童」的名號,並不能說明成人之後就一定比常人高明多少。佛教里講「所知障」,通俗地講,就是對世法產生種種偏執與各種錯誤的認識,從而障礙了正信與菩提心的生起。當然,學習了某一類知識(比如說世間的某種知識),時間久了,便會產生一種自拔心態,覺得佛法所講的與世理不合,甚至不屑一顧,這也是一種另類的「所知障」,又可稱作「邪見」,大梵谷級知識分子,往往會陷入其中。

  佛陀告誡弟子們說,作為佛弟子,無論天資如何,都要認真去修身、修戒、修心與修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只有這樣,才會虛心去深入經藏,對於佛法的精義也會慢慢地攝意受持,並能全部地領會並化為己有,最終遵崇修習,從而獲得真正的饒益,獲得最後的出離。

  相反,那些自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的,甚至目空一切的人,卻認為自己已經知道得很多,對於修身、修戒、修心和修慧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對於佛經也持輕蔑的態度;因為心懷我慢,所以對佛法義理也不會納受並受持,所以這樣的人,根本不會得到真正的出離與饒益。坦率地說,這樣的人其實在教內也是有的,他們對佛經很不喜歡,相反,對那些所謂的「世間眾雜異論、文辭綺飾、世俗雜句」卻能做到「專心頂受」。這樣的人,最終將是一無所獲,就好一隻年代久遠的破鼓,被人隨手丟棄於牆角,誰也懶得去理會它了。

  從本經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心得:面對佛法經典,我們一定要虛心求教,決不可貢高我慢。同時,若止於文字知解而缺乏精勤實修,同樣也不會獲得真正的饒益。(3.2.)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