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一)~A 一、大本經

  《漫說阿含》系列之一

《漫說長阿含》

 ——讀《阿含經》系列隨筆

界定

  (卷第一)

一、大本經

  說經地點舍衛國的祗樹花林窟花林堂

  加人員: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為稱贊佛陀的智德,而藉七佛的誕生、出家、修道、降魔、成道、轉*輪、涅槃,以明佛陀觀的經典。經中對七佛的說明次序是:1.每位佛陀降誕時的人壽;2.七佛之種姓;3.七佛成道時的金剛寶座的樹名;4.七佛說法的會座及弟子數目;5.七佛各二位高足之名;6.七佛各一位侍者之名;7.七佛未出家前各有一之名;8.七佛的父母之名及所居之城。其次敘述諸佛的常法,舉出毘婆屍菩薩本末因緣。其順序為:1.下天;2.托胎;3.出生;4.占相(舉出三十二相之名);5.出城游觀(巧遇老病死,及出家沙門);6.出家修道;7.成道(十二緣起法);8.轉*輪;9.教團成立;10.涅槃末後描述釋尊曾升上五阿那含天(五凈居天、不還天),會見諸天,聽諸天對於七佛本末因緣報告等,以示佛陀之大本。

   

  這部經典,主要是敘述了眾比丘乞完食後,大家一起坐在華林堂里聊天,主要是討論佛所擁有的種種神通,即佛所具有的「神通遠達,威力弘大」;佛不但可以知道過去諸佛情況,而且對過去諸佛名號、姓字、種族等等情況悉數知曉。此經就是圍繞著此事而層層展開。

  佛陀聽到了眾比丘的議論——佛陀此時在哪裡呢?在靜室里進入禪定。但佛陀禪定狀態與我平常所講的禪定可能不太一樣。我們有時講坐禪,或者講跟出家師父後面學靜坐,或者講老師父們在禪堂里習禪。凡夫能不能進入禪定呢?應該可以的。佛教里講「戒定慧」三學,一般理解是由「戒」生「定」,由「定」而發「慧」。這個題目似乎很大,為什麼這么講呢?因為戒定慧作為三種佛家學問,裡面涉及的范圍實在太廣。我們凡夫如何才能進入「定」的狀態呢?從上面可以得知,那就是要守持戒律。什麼戒律呢?出家人出家人的戒,居家信眾有居家信眾的戒;比丘比丘的戒,比丘尼有比丘尼的戒;優婆塞有戒,優婆夷也有戒。但是有一點,你處在什麼角色,就持什麼戒。當然,這並不是說居士就不能持比丘的戒——如果有哪位大居士能持守比丘的二百五十條戒,那是了不起的呀。然而話又說來了佛教里一般主張各持各的戒,最好不要去超越。比如說比丘比丘尼的戒,就不能相互替代;而出家比丘就必須持比丘戒,如果要去居士五戒,那就不能稱作比丘的,那就是犯戒了。在佛教里有明確規定,佛陀滅度後,當「以戒為師」,戒律就是我們的老師。只有老老實實、一絲不苟地持守戒律,才能談得上去修禪修定。談到這里,或許有人會與我抬杠:濟公活佛不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嗎?他持的是哪門子戒?說這話的人佛教看來是外行。為什麼這么說?第一,真實的濟顛,絕不像電視劇《濟公活佛》那般裝瘋賣傻,電視劇是文藝性作品,可以適當地藝術化,我們不能把藝術真實混同於歷史真實;第二,縱然濟公真如影視劇那般「酒肉穿腸過」,但是據史書記載,濟公成就羅漢境界高僧,他所示現的各種形象,只是為度生方便而顯現,如果我們把那些酒肉,當成一種純粹為了消遣或者為了滋養色身而食飲,則大錯特錯。作為凡夫的我們,三杯酒下肚,早把佛祖忘得一乾二淨,眼前只剩下朦朧一片,心中哪有佛祖的身影?

  因此,我們作為一介凡夫,還是老實持戒,按照戒律上講的去行去做就可以了,不要去走什麼捷徑。只有戒律好了,才能把我們這顆原本如猿似馬的心給收拾住,那樣,自然會進入「定」的狀態。定後面呢?就是自然而然地生發出「慧」來。這個慧,不單單是指智慧,同時還包含神通。上面講了,佛陀的定與我凡夫的定,不完全相同。佛陀的定,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存在狀態;我們凡夫的定,是為了消滅我們的各種妄念是一種修行的次第。因此,佛陀如果閑靜時,就自然而然地進入禪定之中。佛陀禪定作為一種生活存在方式他對周圍發生的一切事,都一清二楚的。他具備天眼通——無論多遠的距離發生的一切事,他都了如指掌;他具備天眼通、他心通——因此華林堂的眾比丘們所議論的內容,各位比丘們心裡面所思索的問題,他都是一清二楚。於是,他緩緩地信步向華林堂走來。

  佛陀為什麼選擇此時走來呢?因為比丘都在談論這個問題,而誰也無論搞清楚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什麼呢?就是佛陀所具有的各種殊勝功德不可思議智慧神通,以及不可測度的廣大法門。如果此時佛陀不應機予以解答,那麼很可能會出現一些胡思亂想的揣度言論,弄不好會混淆視聽。因此,佛陀在他們談到最要緊的關頭,適時地出現了。

  但他裝作不知道,就信步走到了花林堂,找了個座位坐下,就與眾比丘們談天,問他們在討論些什麼,比丘們如實作答。於是佛陀就據此因緣,講了過去諸佛的一些情況

  首先,佛對諸比丘說:「汝等欲聞如來宿命智,知於過去諸佛因緣不?我當說之。」在這里,也是屬於一種「無問自說」式的講經方式,不過這里與《佛說阿彌陀經》的情形有些不同。因為後者是釋迦佛在無任何前兆的前提下的無問自說,而此處的無問自說是緣於諸比丘們的議論,然後釋尊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展開。實際上釋尊在此處重點講了過去七佛,即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加上釋迦文佛本人,共七佛。具體情況見下表:(2008年8月,未完待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