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五十四)~B 二、嗏帝經(201)

二、嗏帝經(201)

  說法地點祇園精舍

  參加人員:嗏帝比丘以及諸比丘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嗏帝比丘生起「識」輪回往生不更異的邪見佛陀教他:(1)緣六根六境而生識的緣起法;(2)以栰為喻,論其雖然是如來的真說,然而如執著,則不對;(3)四食之緣起及滅,以明所謂十二因緣法,這才是正見。   

  這部《嗏帝經》又名《愛盡解脫經》,其說法緣起與前面的《阿梨吒經》十分相仿,即比丘生起邪見惡見,在眾比丘勸說無效的情況下,比丘們將此事上報給佛陀佛陀面斥嗏帝比丘,並指出正確的理解途徑。

  若從內容上講,即佛陀所宣說義理的角度方面來分析,這部《嗏帝經》重點講的是因緣所生法,即我們平常所講的十二因緣。嗏帝比丘原來是一位漁夫之子,似乎屬於四種姓中比較低級的種姓佛陀主張種姓平等,因此在他的弟子中,首陀羅種姓出家比丘,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這位嗏帝比丘所懷的惡見是——「今此識,往生不更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嗏帝比丘的意思是說我們現在產生並存留的各種意識(八識),會流轉輪回不息的,但是它們卻不會發生本性的變異,它們會保持自己的同一性。嗏帝比丘聲稱:「我知世尊如是說法」,也就是說他是從佛陀那兒聽聞而來

  那麼,「今此識,往生不更異」這種說法對不對呢?首先,它承認「識」是輪回的,是不滅的,與那種教條的唯物論不同;其次,它主張識的不變恆久性;再次,認為「識」是有自性的,即有自我的存在。如果我們將這種觀點對照一下佛陀所說之法,便可以發現問題的所在。首先,識是輪回的、不滅的,這種理解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其次,我們產生的各種意念實際上是變動不居的,剎那生滅的,並非一成不變;第三,「識」無自性世界沒有任何獨立的、可以不依賴輔助條件而生起的事物,「識」也是一樣。因此,「今此識,往生不更異」這種觀點是十分錯誤的,並非佛說

  對於這一點,諸比丘觀點倒是可供參考:「今此識,因緣故起,世尊無量方便說識因緣故起,有緣則生,無緣則滅。」這就是說六道之中並沒有一個具象之「識」,它同任何事物一樣,都是「有緣則生,無緣則滅」。比如說閃電,閃電的形成是雲團與雲團劇烈撞擊而形成的電光現象這就是雲團與雲團之間的「有緣」而產生;當雲團之間沒有劇烈撞擊,即「無緣」,那麼閃電便無從生起。退一步講,縱然是雲團之間的強烈對沖,也未必會形成閃電,這其中有著其他一些極其復雜的各種因緣條件。如果我們問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閃電?我們只能說,緣聚則有,緣散則無。如果把這一理論帶入到我們的生死輪回之中,那麼情況就比我們想像的,要復雜得多

  佛陀問嗏帝比丘:「何者識耶?」

  嗏帝比丘答道:「謂此識說、覺、作、教作、起、等起,謂彼彼作善惡業而受報也。」什麼叫識呢?嗏帝比丘回答說,識是指導我們做出各種善惡業的原動力是指揮中樞。

  佛陀對此並不予認同。因為如果認為「識」是各種造作的原動力,那麼就等於說「識」是實有的,是恆常的,是具有自性的,這與佛法的根本要旨完全是背道而馳。「猶若如火,隨所緣生。即彼緣,說緣木生火,說木火也。緣草糞聚火,說草糞聚火,如是識隨所緣生,即彼緣,說緣眼色生識,生識已說眼識。如是耳、鼻、舌、身、意生識,生識已說意識。」即緣六根六境而生識,這才是對「識」的正確知解。

  下面是佛陀問諸比丘的一連串問題:

  問:真說見耶?答:唯然。

  (「真說」譯義不明,根據經文的意思,大約是指五蘊因緣聚合的真理。)

  問:如來真說見耶(南傳為:這是否看做為生物嗎)?答:唯然。

  問:如來滅已,所有真彼亦滅法見耶?答:唯然。

  問:真說已見耶?答:唯然。

  問:如來真說已見耶?答:唯然。

  問:如來滅已,所有真彼亦滅法已見耶?答:唯然。

  問:真說無有疑惑耶?答:無。

  問:如來真說無有疑惑耶:答:無。

  問:如來滅已,所有真彼亦滅法無有疑惑耶?答:無。

  問:真說如是,慧見如真,所有疑惑彼滅耶?答:唯然。

  問:如來滅已,所有真彼亦滅法,如是慧見如真,所有疑惑彼滅耶?答:唯然。

  問:真說已無疑惑耶?答:唯然。

  問:如來真說已無疑惑耶?答:唯然。

  問:如來已滅,所有真彼亦滅法已無疑惑耶?答:唯然。

  問:若有異學來問汝等:賢者!汝等若有如是清凈見,彼何義、何為、何功德?汝等雲何答耶?

  答:我等當如是答:諸賢!為厭義,為無欲義,為見知如真義故。

  ……

  在經中,佛陀重點談及了十二因緣

  1、佛陀將一切有情的生存方式或滋養來源方式(即「有」)分為四種,即摶食粗細、更樂(觸)、意念(思)以及識四種,即四食。

  2、產生此四食的最終根源,乃是由而生起——愛念是產生各種慾望源頭

  3、愛因覺、習覺而生。——覺就是感受,或稱之為思想感情

  4、覺從更樂(觸)而產生。

  5、更樂乃從六處(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而產生)。

  6、六處因名色而生起。

  7、名色因識而生起。

  8、識因行而生起。

  9、行因無明而生起。

  綜合上內容,便是佛教中著名的根本理論——十二因緣

  「是為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處,緣六處有更樂,緣更樂有覺,緣覺有愛,緣愛有受,緣受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愁戚、啼哭、憂苦、懊惱,如是此淳大苦陰生,緣生而有老死。」

  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更樂(觸)、覺、愛、受、有、生、老死。

  十二因緣的各支之間是些什麼關係?我們從上面的一段經文中,便可知,「無明」是源頭,「老死」是一個輪回的終結。這些就好是個循環著的輪子,無始無終,無頭無尾生生世世就這麼無休無止地流轉下去。從某種意義上講生死的輪回就好像浩翰的宇宙空間那樣,既無空間的始終,也無時間上的始終,甚至觀念上的始終都不存在。

  那麼,如何擺脫和打破這個生死輪回魔咒的束縛呢?我們甚至可以從任何一個環節上入手,因為它們都是處於無始無終的狀態,選擇它們其中的任何一點,都有可能將這個輪回鏈條徹底斬斷。在經中,佛陀是如此教導我們的:

  「是為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覺滅、覺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愁戚、啼哭、憂苦、懊惱可得滅,如是此淳大苦陰滅。」

  因緣聚合所生法是佛教理論的根本基石,離開因緣法或脫離十二因緣的根本法則而去奢談佛教都是錯誤知見佛陀在敘說他自己所證的境界時,對我說了這樣一番話:

  「彼眼見色,於好色而不樂著,於惡色而不憎惡,立身念,無量心,心解脫、慧解脫知如真,所生惡不善法滅盡無餘,敗壞無餘。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著好法,不惡惡法,立身念,無量心,心解脫、慧解脫知如真,所生惡不善法滅盡無餘,敗壞無餘。彼如是滅憎不憎所受覺,或樂或苦,或不苦不樂,彼不樂彼覺,不求不著不受覺。彼不樂彼覺,不求不著不受覺已,若樂覺者彼便滅,樂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愁戚、啼哭、憂苦、懊惱可得滅,如是此淳大苦陰滅。」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四點體會:

  1、「不著好法,不惡惡法」,是修行的必然步驟;

  2、既不著於「苦」,亦不著於「樂」,且不著於「不苦不樂」;

  3、想修習解脫,就是要管住我們自己的身心,攝護六根,尤為要緊;

  4、六根不著於六境而不產生諸識,則止息生死洪流,便是早晚之事

  據稱佛宣說這部《嗏帝經》時,「此三千大千世界三反震動,動盡動,戰盡戰,震盡震」,可見因緣所生法在佛教中所佔的突出地位。 (09.09.29)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