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思敏捷入道難
在與信眾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才思敏捷,表面上很有智慧。他們的問題大多發人深省,甚至自己早已經有了問題的答案,表現比較固執。但是他們也和絕大部分人一樣煩惱重重,甚至存在不希望問題表露或者說是公開出來,也可以說是有隱私的問題,解決起來實在困難。
因為他們的成見很重或者叫自己的觀點很明確,而自己卻不知道由這個成見或者叫觀點引起來的固執,正是自己墮落入輪迴難以自拔的原因。所以,他們盡管在表面上風風光光,事業或者是學業有成。但是卻要比絕大部分人更加可憐,表現為孤獨或者常常要思考不斷,因而對一些事情需要反覆實驗。
這樣的人學佛是很困難,更不要說是參禪入道了。他們表面上可以坐得四平八穩,功夫好像也很快上路,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他們往往是靠自己的意志力維持自己的形象的,並不是功夫上路。這可以從與他們的聊天中很容易發現出來,因為他們的內心爭鬥不休,基本上兩三個問題之後就把自己暴露出來了。
這在祖師記載的公案裡面有很多,大多歸納為世智辯聰難之列了。比如香嚴祖師,曾經就是一位才思敏捷的人。他在百丈禪師座下曾經就是一個舉一反三甚至是舉一反十的人,可是這些知見不能幫助他功夫上路。反而做起功夫來困難重重,在百丈禪師的有生之年都沒有覺悟。
因為這些所有的見解不是自己的見解,無非是別人的口水與知見,是個「為別人數鈔票的銀行職員」。後來被他的師兄或者叫師父——溈山靈佑祖師煉滅了才思敏捷之心,功夫才得以上路,直到後來的覺悟。成就了歷史上的一段佳話或者叫公案,是一個才思敏捷入道難的典範。
這個原因很復雜,但是要從簡單輪迴的角度去看就很容易理解。因為所謂的才思敏捷是因為他們的知見很深刻,對出現在自己面前的問題判斷並做出反應要比絕大部分人快很多。所以,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往往很快就會搬出原來的「成見」來解決問題。
這就是他們思維的慣性帶他們進入了輪迴;或者說是偏見帶他們進入了輪迴;或者說是固執帶他們進入了輪迴;或者說是……從而他們失去了了解更加廣闊世界的機會;他們失去了平等看待這個世界的機會;他們失去了接受新鮮事物或者現象的機會;他們失去了……
而禪修或者說是學佛就是要脫離這些輪迴;要脫離這些知見上的輪迴;要脫離……乃至要脫離我們對於自己堅固執著的色身輪迴。我們要是不放下這些成見,我們根本沒有機會「見道」;更談不上「:入道」;當然也不存在「修道」;最後自然是沒有機會「證道」了。
所以,自己發現這樣才思敏捷的人時候,很快就把所要求的內容告訴他們,告訴他們要如何去做。然後再採取「毒手」——上一個對他要求的做法沒有做到就不再說話了。有緣分或者說是他們對自己信任的話自然會找到自己解決問題,沒有緣分那就只好等待時機了。
因為,他們拿到答案之後往往是要分析對錯;是否有用;是否簡捷……因為這些答案絕對是要他們改變他們眼前的價值觀,要他們死心塌地去做,必然是他們很難接受的方式。他們利用自己的才思敏捷,經過一通的思考之後,然後做出判斷,甚至要等到撞上南牆之後才會回頭。
因為參禪修道不是靠思維,更加怕想像。所以,才思敏捷的人入道很難,要比別人吃更多的苦頭;要比一般的人付出更多的時間;要比一般的人付出更大的代價;要比一般人……他們要在道的入口處徘徊彷徨、取捨不定,進行更加強烈的思想鬥爭。
其實,祖師早就有話叫:「舉不顧,蹉回互,擬思量,何劫悟」之說。這話很明確地告訴我們,就是說有個方法可以解脫,你如果錯過了機會自然沒有了可能覺悟解脫了。如果你想用思考分別去覺悟,哪怕是動一下這樣的念頭,你就不知道要等到哪天哪日才有覺悟解脫的機會了。
所以,有的人表面木納實際上是一種福報。他們表面上好像入道很難似的,實際上他們早已經入道了,而且是已經在修道了。他們實際上是已經跨越了入道這一艱苦的門檻。我自己就發現自己的恩師在收徒弟的時候就特別注意這樣的人,對這樣的人特別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