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良法師:修學與修行

修學與修行

  前篇我們聊了「正信和迷信」相悖的兩種修學佛教文化的問題,如何「修學和修行佛陀精髓的話題似乎也要說上幾句了。

  修學,這個詞不是佛學「專屬」,修學即治學。【史記•儒林列傳】:「以修學著書為事。」就是最早的「修學」釋義。

  佛學的修學意義是指積累智慧的全部過程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這樣的話, 「每當科學爬到一個頂峰時,才發現宗教已經在上面了」。這絕對不是恭維之語,我們常說佛學是「不二法,一即是二,二即是一」。 

  或者可以這樣表述,科學宗教只是人們認識宇宙人生真相的不同途徑而已。

  如此說來,佛學文化的修學要旨就是「累加」智慧的「導航儀」。

  釋伽摩尼彰顯著清凈慈悲智慧禮拜諸佛菩薩是在修練我們對眾生謙卑恭敬之心。而諸佛菩薩名號則是時刻在提醒我們自性裡面本具的各種德性

  佛學文化浩如煙海,如何獲取佛學要素從而掌握和運用好佛學要旨呢?大抵有這樣幾個要素,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

  關於這方面的理論,以後我們慢慢分享。

  菩薩道的修行目標圓滿佛陀智慧慈悲品質,從而解除惑業,得大自在。由此修行目標,就鎖定了抵達目標的必要條件

  修學和修行相輔相成,互為表裡。修學是學習的過程修行是踐行所學所得過程

  在通常辭書中對修行」一詞有段很長話語的解釋——

  「自我意識的客觀存在為了實現自主進化這一目的主動對自身施加的一系列約束的總稱」。

  佛學文化里的「修行」,雖然脫胎於上面的理論,也有自己的觀點

  佛學認為:人生是苦,而這個苦是可以解脫的,這個解脫過程就叫修行修行是一條道路,一條通往人類內心最深遠處的道路。而在這條道路的盡頭,我們就可以找到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能夠讓我們了解到生命真諦使我們的生命自動達成充滿了喜悅圓滿狀態

  修行意味著使自己成為能夠在人間如意行走而不被任何現象困惑的個體,這需要非常多的正確心靈知識,絕非只是一些充滿了怪力亂神或者是無法提出充分證據學說而已。

  修行是一種最純凈的心靈活動,那是一個使我們的心境越來越清澈的過程,如果在修行過程之中你覺得你的思想越來越單純,心情安穩許多,同時安全感也增加許多,但卻沒什麼境界的話,那麼這個過程就是正確修行

  理論聯系實際,佛法講的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就是把自己錯誤的行為修正嘍。

  佛學,把無量的行為歸納為三大類:

一、是身體所造作的身業行為。

二、是言語所造作的口業行為。

三、是起心動念,意業行為。

  行為無論有多少不出這三個范圍,所以叫「三業行為」。思想錯誤了、見解錯誤了、說話錯了動作做錯了,這叫錯誤的行為;把一切錯誤修正過來,才是修行

  三業行為的修正,是要以心為主,禪宗講:「修行要從根本修」。什麼是根本呢?「心」是根本,起心動念是根本。心正,我們的言行一定正;心不正,就是想學也學不像很容易被人看破,所以要從心地修起。

  修行,就是修心。

  佛學文化科學性就表現在這里,它告訴我們,修心的重要性。因為,心態有時是走在觀念之前的。比如,看到不喜歡人不用經過思考,直覺就會討厭。這種近乎本能的抗拒,就是心態在直接產生作用。改變這一狀況,也需要從觀念契入。因為心態並不是憑空而有,而是由往昔業緣所致,由無始無明所致,也是無自性的。所以要修行,要修心。

  修行,同時也是累計資糧的過程修行佛學的人,須以身、語、意三門來積聚資糧。

  以「身」而言,做禮拜、繞佛塔供養聖地…等等,或幫助建寺造塔,給予勞力、財物上的支助,以及對父母、有恩於我們的人提供種種幫助等等,都是以「身」來積聚資糧的方法。語」是指持咒、誦經以及說美善的話語等。

  不管做了以上什麼樣的善行,其根本還系於我們的心態也就是「意」。我們必須具備清凈的心,如果自心不凈帶著瞋怒和自傲的心去持咒、念經,雖則力量是有的,但無法積聚資糧,因為心中充滿煩惱之故。至於做禮拜、繞佛塔等,如果心不清凈,情況也是一樣。

  這就是為什麼龍樹菩薩說——

  「如果心慈悲,要成佛、成菩薩很容易了。"

  這句話證明了心態是積聚所有資糧的根本,也是修學和修行的根本。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