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菩薩
在修學中,對善知識的信心,是我們進步的保障。但生起信心並非易事,尤其在近距離接觸中保持初心不退,就更為困難。所以,《道次第》特別強調觀師功德的重要性。俗話說,偉人在他身邊人的眼中往往是最平常的。藏地也有類似諺語:在上師身邊的人,往往是離上師最遠的人。原因何在?正是尋過之心所致,它彷彿有色眼鏡,使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變形變色。此外,習慣性的麻木也會損減對上師的恭敬之心。
凡夫心很善於尋找與之相應的所緣境。在這樣的心行基礎上,我們見到的一切也會被凡夫心所污染。這就是唯識所說的「境由心造」,有怎樣的心,就會見到怎樣的境界。據記載,無著菩薩修行時一心渴望面見彌勒,前後修了十二年,仍未親見菩薩現身。其間幾度失去信心,甚至覺得菩薩太不慈悲。後來,他在下山途中看到一條生了癩癬的狗,傷口蛆蟲蠕動,苦痛難耐。無著心生悲憫,俯身以舌舔去傷口蛆蟲。這念悲心使他的凡夫心徹底凈化,頓見彌勒菩薩光明奕奕,現身眼前。無著嘆道:菩薩呵,十多年來,我一心祈求,為何您直到今日才顯現?彌勒菩薩答曰:我無時不在你的身邊,只因你被業緣所障,視而不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佛菩薩時時都與我們同在,只是凡夫為無明所障,不得親見。正是針對凡夫的劣根性,《道次第》才特別強調「視師如佛」的重要。倘能如此,必對修行大有益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