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肆、開悟後功用行 二、公案 — 散位止制 7.少火亦火

(一)公案本文

潭州溈山靈佑未悟道前,參百丈山懷海禪師,師許其入室。(緣起現象界,服侍百丈禪師已有年,從緣開悟後,正任運之中。)

一日,侍立。(有天,照往常樣,靈佑侍立在旁,待百丈伺機教誨。)

百丈禪師問:「誰?」(侍立者是誰?)

曰:「靈佑。」(我是靈佑。)

百丈禪師曰:「汝撥爐中有火否?」(師已觀靈佑任運得差不多,已無驚濤駭浪,惟微習不知徹底斷滅,師欲示徹底斷行蘊微細妄念之法。)

靈佑撥之。(靈佑不知師何意,僅是不經意地用柱杖隨意潑幾下灶內灰燼。)

曰:「無火!」(行陰心微細,此火苗不易察知,未知瞞過多少人哉!)

師躬起深撥之,得少火,舉以示之。(起心動念皆源於有火苗因緣行者用心觀察能得少火,當知尚有何微細習氣相應。)

師曰:「汝道無這個,【漸+耳】(音漸)!」(你說無少火嗎?【漸+耳】!--鬼死又成鬼之謂【漸+耳】。)

靈佑由是發悟,禮謝陳其所解。(悟則無咎,宜速觀照自己微細習氣而調伏之,不能隨緣又應緣。)

師曰:「此乃暫時歧路耳!」(此乃過程現象,惟行者不察,便入歧途,更永無出處!)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我們常聽人說,誰修得不錯,誰又修得很好。當然讚歎人家是種美德,應該多去做,廣結善緣。但當有人贊譽我們時,我們就要自己反省,我真的有那麽好嗎?我是什麽都自在了嗎?我貪、嗔、痴、慢、疑等種種毛病滅了嗎?就是種種餘習滅,是徹底的滅呢?還是表面工夫?遇大逆境時,那個心能不隨一切境緣轉,而能不動嗎?

修行時斷習氣的多少,是隨您的心扉開多大而定,若一個人黑漆桶沒打破,妄識不徹底現起,要修也無從修起,只是斷一些表面的粗習氣而已。譬如說同學在一起禪修已有十幾年,心眼尚未全開,不知如何真修實練,雖有表面的清凈心,但不真實習氣還是不能徹底轉,遇有大逆境時,就顯示出窘態來了

每部經典都有它適用的對象,故經典是有層次的,此表示修行有次第,譬如說修心,先要去掉粗的個性習氣思想模式等,再來修心能不隨緣發起喜、怒、哀、樂等情見,再來就要觀自己內心世界,對以前所做的善、惡業能不執意,放得下內心罪惡感。修行越深入內心,發覺往世無明所造的業無量無邊,能不怵目心驚。解脫自我心識對境的認知若不能將過去的業識看成只是一種法塵境而已,根本與我無關,若做不到這樣,就無法自在無礙。故對法相與心識間關係認知,就成為學習佛法時的重要課題。

2. 釋題

公案「少火亦火」是在闡述修行人對業識的認知有多少,是否只是對一些大的、能見的習氣心念,會注意到而加以調理,而某些認知不到的意境,可能就無從下手來修。有的人心扉半開,或每次開一點點,阿賴耶識飄出一點點的浪潮,觀看到一點點端倪,也把它解決了,之後,認為修行也就是這樣簡單而已,得少為滿足,甚或誤成慢心,終是壞事

我們常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心仍未清凈還有微塵。只有釋迦牟尼佛的心才是完全清凈,所以他有大圓鏡智,大圓鏡智起心要清凈,才能觀見十方世界及一切眾生因緣果報,還不受時空的限制。心清凈就不有一妄想習氣,包括粗的妄心、細的妄心、微細的妄心、極微細的妄心等。

所以剛開始修行是在修粗的妄心,開悟後的修行在修細、微細的妄心,行陰裡面的這些念,更是極微細,經雲一剎那900意念凡夫怎能察覺,它像瀑流一樣,一直在流動著,不察覺這微細的心相,就不能像諸佛菩薩,對諸種境界,可以清清楚楚地感覺是這個,觀察到這個。若能察覺到這個行陰微細就能觀一切因緣也就宿命通、天眼通了。修入深心處時,心流是很微細,只要有微細的妄心就不清凈,未迷糊前,心也是很清凈,一執虛幻不實的幻境為真,就使我們造業而淪墜。

公案禪師徒弟在灶坑裡找火苗,火苗代表著心要斷的妄念,粗的火苗好找、易得,細的火苗要認真撥弄,始能看到一點點火苗,火苗雖微,若不去除終會燎原。今生有幸能學佛法,就是要滅一切火苗,粗的滅後,要針對微習來滅,這本就不簡單事情,但是我們要懂得這些道理層次

3. 語體文解

溈山靈佑大禪師悟道前,參百丈山懷海禪師並入室為其弟子。不久即從開悟了,正在任運其心的時候。有一天,照往常樣,靈佑師侍立在百丈禪師身旁,百丈禪師看靈佑已修得差不多了,一個心僅餘微習,突發靈感伺機要教誨他。百丈禪師就發問說:是誰在此?靈佑師即答是我靈佑。百丈禪師要他撥撥爐中灰燼中還有沒有火?靈佑即隨便撥一撥後就說:爐中沒有火了。

百丈禪師叢林,制儀軌,教出很多徒眾,靈佑師是一高僧,這時尚未出師,還未斷除微細習氣,故百丈還繼續地留他在身邊教化。此公案緣起現象界,禪師機緣要示徹底斷微細妄念的必需性,靈佑師拿起火棍子在爐中隨便撥一撥就說道:「沒有火在爐中。」微細火苗不易察知,未知瞞過多少人哉!有的人說他已經入空了,但粗的妄習雖調伏,行、住、坐、卧間,心還在飄動,要注意觀心。

這時候,禪師就親自起來,拿著棍子深深的往爐中灰燼撥來撥去,這時灰燼中現有一點點小火苗,看到一點小火苗,於是就舉起來給他看。百丈禪師說:「你說沒有這個火苗嗎?【漸+耳】死鬼!」罵「死鬼」是帶有點責備的口氣。原來我們的心是有很多的習氣,只是沒有好好挖掘的話,是找不出來的。要測試心有沒有清凈,要歷緣對外境修,可觀心以何態度面對境,如果心性清凈,應該對境如如不動。若人家稱贊您時,不知不覺就得意起來,則遇順境會不警覺,事事覺得很窩心;別人說一句毀謗的話,心有沒有動?不清凈的 心是否就一直要發作?粗心的人,一下子就罵回去了;如果強忍下來,這也算是動了。或有一絲絲的不痛快時,在心中一閃,零點幾秒,有妙觀察智者才能察覺某人的內心有一絲絲的反應,對這句話有一些不痛快,自己雖能察言觀色,但覺知後也要放下,不用向對方說明白此微細境界。如此練習,下次再來不順的一事時,就能慢慢如如不動,懶得跟人抬 ,沒有反應了。在逆境中能超越最好,反之,順境更容易讓人沉淪;若某人說學佛,但陞官發財一直都很順,有求必應就會忘記修行,魔有時就是用順境來使你迷失的。

弘一大師、虛雲大師都不弟子供養的紅包,故紅包堆積如山,他們不能拒絕供養,但受供養又礙於戒律不去碰紅包。生活中一件衣服穿好幾年,叄餐都很簡單不被物慾染惑。一個人若自己有多少火,大火、小火都搞不清楚,太離譜了,行者到初禪境界就能觀自妄心,有一真心能觀照妄心,可察覺內心有沒有貪 痴的毛病?是否我的心起會帶有毛病?聽到這句話 刺耳,其實「萬境本閑,庸人自擾」,有什麽刺耳?多歷緣對境修,修到最後,什麽境界都能如如不動,不起歡喜心,也不起 心,這樣火才能稍滅,大火、小火或是溫溫的火都要把它斷掉。

公案光看題目就能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心中若直起妄想時,都無所謂,不要理它,讓飄 的微塵慢慢清凈下來,但這時並不代表沒有了。心性沒辦法一下就清凈,像我們在洗衣服一樣,沒辦法一下就洗乾凈的,阿賴耶識有一可薰性,所以某個種子不曉得薰了幾千萬次了,怎麽一下子就可把它乾凈?所以粗的習氣,可以很快的把它控制滅卻,細的習氣要斷掉是不容易。

「靈佑由是發悟,禮謝陳其所解。」悟了以後,知道用方法去修,找到了方向,知道法門了。若一個人在家如果排行是老大,大家最寵愛,那你修不出東西來,婆婆、先生、父母都疼你,怎麽來修呢?出去工作時還好修行,有的同事嫉妒心、好強心,什麽心都有,面對這些都可以歷緣對境修。你的長官這個也要你做,那個也要你做,別人的事也要你做你看火大不火大,但要忍,忍!忍!忍!反正一天八小時做完,就算了,心無掛礙,一切的人、事、物來考你,才是修行;考試官都是周圍的眾生,不管善緣、逆緣,諸佛菩薩夢中也會考你,有時在夢中給你一碗肉吃,在夢中忘了受戒,就咬了一口,吃了警覺我不吃肉呀。其他的也一樣,實際上不管男生女生,在夢中行淫,你的識神脫離與非人行淫,忽然間醒過來:我怎麽會這樣?!如果沒有醒來,你與異類在夢中親近,昏迷不清,表示戒體不堅定,自己要懺悔。在夢中要有警覺心,不要與那些異類搞不清凈關係,如果去受戒,戒體會比較清凈堅定鬼神之類比較不容易侵入。

按語說悟則無咎,宜速觀照自己微細習氣而調伏之。隨時隨地調伏微細習氣百丈禪師說:「你能這樣很好,此暫時的歧路耳!你觀不到微細的心,你認為已經清凈了,其實尚有微細這隻過程之間而已,仍要隨時警覺自己的心動念,隨時修才能脫離叄界。佑師就由此而更有一層的悟知,並將所悟知事稟告禪師禪師就肯定他,並說這乃是未察之過,若永遠這樣下去,會出差錯的,故修行要隨時小心。當然,靈佑師也更知道今後該如何來修心了。

( 85 年 12 月 17 日 講於 法爾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