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感悟人生 第一講 感悟人生 五、不忘初心常省思

五、不忘初心常省思
  1.勿忘初心
  有些人來到寺廟佛法,好像修行有什麼進步,好像修行會恍恍惚惚,甚至修得越久越不想去修,修得越久好像佛法離自己越遠,這是什麼原因呢?最重要原因就是把自己最初的發心忘記了。我們學佛到一定時候,來到廟里法會參加多了,往往就會把自己最初的發心忘記掉。最初的發心很重要,是你皈依學佛最主要的原因你把皈依、學佛法最主要的、最根本原因忘記掉了,當然你的行為就顯示不出它的意義。你的行為沒有意義,那麼你的結果自然而然就不好了
  佛法是非常注重發心的。你是清凈心,還是發染污心;是發善心,還是起惡念你是散亂心,還是內心裏面都是戒定慧功夫,這種行為所顯示出來的意義是大大不一樣的。
  猶如一個學生去了學校,如果不好好念書,不認真用心念書,哪怕每天去學校,最後考試成績也會很差。我們去了學校,自己要認真用功用心讀書,找最好的老師接受教育,並且按照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去完成作業,最後才會有好的成績。如果來到學校,根本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去用功學習,老師為我們指出來的問題也不很好地改進,那麼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學校僅僅是徒有其名。我們學得比較久的同學,常常會犯這個毛病
  有時候我們也會說:我們在三寶地就是為了要積聚資糧,為了要好好學佛法,為了要好好修行這個時候的認識,僅僅是理論上的認可、理論上的認知而已,而實際上此時此刻你的心跟你最初第一天、第一次來到寺廟那一刻的心,已經是大大不同了。
  2.嫉妒和驕慢
  佛法告訴我們,皈依修行要殷重,要非常至誠、非常懇切,我們非常認真去修行才能夠感應。我們不能至誠恭敬、殷重地去用功、祈求、修行,就說明我們已經在散亂,我們在起慢心,我們在掉舉,我們在嫉妒,我們在比較、在分別、在煩惱。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就會障礙我們來到廟里聽經聞法,使我們不能如理思維,不能如理抉擇,不能把法真正地聽到心裡去,也就是把自己障礙住了。
  我們容易犯很多毛病,嫉妒和驕慢是比較容易犯的兩個毛病。慢心的特點就是你在高處看人,嫉妒的特點就是你自己站在低處去看人。從低處看人,你就覺得好像每個人都比自己好,各方面都比自己好。那麼,別人每一方面都比你好這本身不是問題,當你看到別人用功修行,具有能力財富、品貌等,事業家庭比自己好,你就會內心難過、內心煩惱內心產生痛苦,這個就叫做嫉妒,這就是問題。
  什麼叫驕慢呢?我們多做了一點事情時,就覺得我做了很多,別人都不如我;我們做得好一點,就認為別人做得那麼差勁;我們自己比別人聰明一點,就覺得別人都很笨;我們能力比別人強一點,就會看不起別人,會認為別人那麼差勁;我們自己文化高一點,就覺得別人文化程度那麼低;我們體力好一點,就覺得別人那麼無能……諸如此類,內心總是不能平靜內心總是不能平衡,內心總是不能以平常心來認識自己,以平常心來對人、對事,以平常心來佛法
  古來祖師大德講「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道」就是能夠如實認識到自己的心,自己內心是什麼狀態內心是什麼問題,看得清清楚楚,而不是有高有低。所有外在的問題,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問題。內心的問題中,有些問題是你當下的問題,認識不清楚就是你智慧缺乏,煩惱障、所知障重;有些內心的問題,是你過去世等流下來、過去累積下來的,把你內心障礙住了,把你內心那份善良的、清凈的、庄嚴的心給塞滿了。那怎麼辦呢?你要把這些障礙、問題清除掉,就要去懺悔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