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悟法師:略說偈頌

略說偈頌
月悟

  平常所謂「三藏十二部」、「十二部經」,指將三藏佛典的性質和方式分成十二類,在長行、偈頌、因緣、譬喻、本生、本事等十二種體裁中,偈頌不可或缺。
  偈是指一種宣傳佛理短句,梵語「偈」、「偈陀」,漢譯為「頌」,故梵漢雙舉並稱「偈頌」。偈有兩種:一通偈,二別偈。通偈,每句字數不定,句數不拘,以三十二字為一偈;古天竺人,常用此體裁。別偈,每句或二、三、四言或五、六、七言乃至多言,共四句為一偈。古天竺語言風格與漢地大異;偈頌原是可以歌詠的,但譯成漢文,言簡意賅,類同於詩。漢譯「偈頌」,與中國舊體詩的發展密切相關,亦是譯經大師們照顧本土信眾、讀者的一種善巧方便。翻開中國詩史,唐代之前,多為四言詩、五言詩;唐代及其後,則以七言詩為盛。因此,譯經大師們盡量採用時人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契眾機。舊譯時代,只有四言、五言偈,並無七言偈,如《四十二章經》、《妙法蓮華經》等;新譯時代(唐代)則不乏七言偈。
  偈通常由四句組成,每句以四言、五言、七言為主;就此而言,與中國舊體詩相類。但舊體詩不但講字數、句數,而且講平仄、對仗、押韻,稍有不慎或技巧欠佳,便導致「以辭害義」,故佛教的譯經諸大師,用樸實平易的白話文體來翻譯佛經,但或易曉,不加藻飾,造成一種白話的文體。偈雖不講究平仄、對仗、押韻,卻因其義蘊深遠而廣為傳誦。
  歷代高僧常常在圓寂前夕,留下二偈以示後人。這類偈子一般四言一句,以四句為一偈。例如:晚近中興律宗之祖弘一大臨終示偈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當代高僧茗山老法師臨終示偈曰:「秋水魚蹤,長空鳥跡。若問何往,往生凈域。覺而不迷,生必有滅。乘願再來,何須悲泣。」

摘自《正法眼》2003年第3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