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悟法師:關於「觀世音菩薩」的漢譯

關於「觀世音菩薩」的漢譯

    明天是陰曆的六月十九日,系觀世音菩薩成道日,這是佛子非常感恩日子。謹以此文迎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的到來。

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
百家講壇主持人張越訪談錢文忠教授,錢教授說:「因為我講了觀世音梵文叫avalokitesvara,那這里邊有一個語法上的問題,玄奘是懂梵文的,他知道是,觀自在也就是說要觀察最根本的存在,觀察最根本本性,所以應該翻成觀自在。我們好多朋友講,也有說翻譯成觀世音的啊。實際上當時翻譯成觀世音以後,我們好多佛教大德高僧就覺得有點難解釋了。所以做出各種解釋來解釋為什麼叫觀世音這是強以為解。」

錢教授的這個說法,有偏頗之處梵語avalokitesvara的漢譯,可分解為觀avalokita與自在isvara,音譯阿縛盧枳低濕伐羅,玄奘大師譯作觀自在,確實沒錯。不過,不能據此而否定鳩摩羅什大師的漢譯觀世音大正藏經疏部後秦釋僧肇的《注維摩詰經·卷一》「觀世音菩薩。什曰。世有危難稱名自歸。菩薩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也。亦名觀世念亦名觀自在也。」比玄奘大師出生早二百餘年,精通梵文西域多種語言的鳩摩羅什大師和僧肇大師早已提出「觀世音菩薩」有多個不同含義,譯作「觀世音」、「觀世念」或「觀自在」,這幾個含義都是正確的。在中亞細亞(古西域)發現的《妙法蓮華經》斷片,則作avalokitasvara,avalokita是觀,svara是音。鳩摩羅什大師進一步結合《觀音經》(《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的經文:「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譯作觀世音效果最佳。玄奘大師之後,開悟的《楞嚴經》出現於中華,也是譯作觀世音。請看《楞嚴經》第六卷:「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坐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決極圓,空所寂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同卷復雲「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一者,由我不觀音,以觀觀音,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足以印證,鳩摩羅什大師漢譯觀世音,深契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準確無誤。

諸佛菩薩名號本來就含有無功德義,不可偏執一種含義,而否定其他含義諸佛菩薩名號的無量功德義,或從因地修行立名,或從果德圓證立名。玄奘大師從果證譯作觀自在,鳩摩羅什大師從因修譯作觀世音,兩譯並存,皆有依據。但鳩摩羅什大師漢譯觀世音,深入東土民心。所以,佛子日常念佛,以至誠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七字洪名為宜。

-----------------------------
[引用]吳汝鈞(1946~  )廣東南海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曾赴日本京都大谷大學、德國漢堡大學等校研究。並任香港能仁書院及能仁研究所教授著作唯識哲學佛學研究方法論,並譯有佛教中觀哲學梵文入門等書。頗致力於提倡以現代之學術方法研究佛教。他編著的《佛教大辭典》「觀世音」辭條,載有:「在中亞細亞(古西域)發現的《妙法蓮華經》斷片,則作avalokitasvara,avalokita是觀,svara是音。」

[引用]百家講壇主持人張越訪談錢文忠教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