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慧法師:佛教的和諧精神—慈悲喜舍

佛教和諧精神慈悲喜舍

凈慧老和尚

個月的3號在這裡講過一次,今天是8月28號,也就一個月跟大家見一次面,進行一次佛法的交流和溝通分享。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佛教和諧精神—-慈悲喜舍》。我們做晚課的時候,有一懺悔文,懺悔文之前有八十八佛的名號,在稱念八十八佛名號之前,有四句贊語:「大慈大悲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志心歸命禮。」這裡就把慈悲喜舍」四個字和佛的功德—-相好庄嚴聯系在一起了。那麼,所講的「慈悲喜舍」這種精神,實際上就是諸佛菩薩普度無量眾生離苦得樂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也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世的四種態度、四中法門、四中精神境界。「慈悲喜舍」這四個字在我佛弟子日常的生活當中,幾乎成了一句口頭禪,誰都會說,但是真正了解這四個字意義,真正按這四個字來處世待人,進行自我修養,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所以說,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極難。
 
慈悲喜舍」在佛教里叫做四無量心,就是說「慈」也好,「悲」也好,「喜」也好,「舍」也好,都是沒有任何界限,是無量的,也就說是沒有限制的。不是說今天慈悲了,明天可以不慈悲;在件事上慈悲了,在另外一件事上可以不慈悲;更不是說對張三要慈悲,對李四就橫眉怒目,那都不是無量,那都是有限的,那都是條件的。所謂四無量心,就是沒有任何的限制,更沒有沒有任何條件,是不講時間不講地點不講對象的。所以要做到「慈悲喜舍」固然不容易,要讓慈悲喜舍」這四種心超越一切的時間、一切的界限、一切的條件那就何其的難也!但是,這又是我們佛弟子修行目標修行內容,又必須在修行過程當中逐步地做到。如果這四條當中有一條做不到,相好光明就有缺陷(相,就是三十二相;好,就是八十種隨行好)。成佛就是要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然後才能夠成就自己的相好庄嚴。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做什麼呢?就是「大慈大悲眾生」,就是憐憫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含識就是一切有生命眾生,就是所有的有情都含藏有意識、含藏有識的種子,有知覺、有反映的都叫做含識,包括人和其他的動物都是含識。「慈悲喜舍」所面對的是一切眾生,是所有的有情在內,我們對所有的有情,人也好,動物也好,認識的也好,不認識的也好,都要以「慈悲喜舍」的心態去面對。所以說,佛教的這種理念在這理念下所養成的心態,它都是超越一切的。
 
我為什麼把「慈悲喜舍」界定為佛教和諧精神呢?因為和諧僅僅是我們看得見的這種外在和諧,因為看得見的和諧,是來自看不見的和諧外在和諧是來自內在的和諧,只要我們這個生命在一定的時間地點也就是在時空環境之下,覺得還有障礙,還和某一件事情距離,有分歧,那都是和諧。真正的和諧就是萬物一體,生命共融,內外一致,自他不二。把「慈悲喜舍」這四種精神真正修養到位了,落實到位了,我剛才所說到的那些對立面,就可以消解,就可以消融,就可以真正達到生命和諧
 
那麼,「慈悲喜舍」怎麼樣才能夠養成呢?佛教是把「慈悲喜舍」這四種心態放在禪定過程中,逐步地來養成這四種精神四種心態。只有通過禪定修養,使煩惱逐步地淡化,一直到最後的煩惱清凈了,這四種心態就會逐步地成為我們每一個修行者身心當下的狀態。四無量心「慈悲喜舍」,不是要等到明天,不是要等到下一念,而是要每一個當下就只有這四種心態,沒有其他的東西那就叫無量,那就叫無限。無限既言其廣大,也言其沒有任何障礙,所以,這四無量心,又叫四等心,四等智。等智也好,等心也好,都是三昧意義,因為禪定狀態三昧狀態平等的。心裡還有高下,還有你我,我們的心和佛法、和真理、和實相還有距離,你平等不了,你三昧也不可能現前。所以說,「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是我們每一個人修行到和真理、和實相沒有任何距離了的一種精神狀態,那才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在《大智度論》上面,對這種境界有一個解釋,「慈悲喜舍」四無量是每一種精神都是無量的。所謂「慈無量」,「慈無量」的意義什麼呢?首先眾生是無量的,眾生無量這是一個現實,這是一個真實這就是事物存在的本來面目。我們的心態應該怎麼樣呢?普通人心態都是在這無量的眾生之中選擇某一部分人,或者很小的一部分人,我的父親,我的母親,我的弟弟哥哥,我的妻子兒子,跟和自己有關係的極小的一部分人,可能會保持一種比較好關係,能夠在某種情況下體現「慈悲喜舍」的精神。那麼,對其他的好像跟自己沒有關係的那些人、那些眾生,那些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這個心好像從來沒有想過。這樣,我們的心態就和實相不一致,相違背。因為眾生無量無邊是一個實相,是一個客觀存在,客觀存在的東西是實實在在的相狀。但是,我們不能夠直接去認識它,直接把無量無邊的眾生都能在我的每一念的修行當中,所以就不能夠體現無量慈心這樣的一個境界。「慈無量」就是要讓我們這個心念每時每刻都以無量無邊的眾生作為所考慮的對象、所緣的對象,時時刻刻想到要讓這無量無邊的眾生得到快樂,得到安樂,得到自在
 
我們可以在打坐的時候試一試,把我們這個心量一下子放開,把所有的局限的東西都排除掉,讓我們內在的心的能量無限地釋放。這個時候,你試一試,看我們這個心態能不能達到慈心無量的狀態。在定中,在修禪的時候,能夠有慈心無量的狀態出現,出定以後,就要保持這種精神狀態,讓這種精神狀態去面對這個世界,面對所有的眾生你說在這精神狀態下能不和諧嗎?當然就和諧了。沒有任何利益沖突,大地眾生都是一體,那就和諧最高境界、最高狀態

所以,在修慈無量心的時候,要讓無量無邊的眾生,成為我們發慈心的一種對象,然後你就可以進入到慈心三昧也就是進入到慈本質,就是慈心定。因為一切的良好的心態,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都是要通過一種修養才能夠養成一種健康的、良好的心態,像這種慈心三昧,更是要在中來養成、來培養。「慈」主要是與眾生樂,那麼「悲」呢?無量的悲心也是以無量的眾生對象,要拔除無量眾生的苦惱,所謂「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即使我們做事情是一個一個地來做,度眾生是一個一個地來度,但是,你是在沒有分別心的前提下來做這個事情你就是以無量的眾生為所緣。你不是在分別心之下來做某一件事,而是在無分別心、平等心指導下做每一件具體的事情,那你就和「慈無量」、「悲無量」的精神保持一致。「喜無量」,喜,就是歡喜歡喜不是一般的歡喜,是什麼歡喜呢?是看到眾生幸福快樂歡喜那就菩薩歡喜菩薩歡喜是以無量的眾生離苦得樂為前提,所以「喜無量」。這種心態,也是要在禪定中來養成。這種歡喜是一種內心喜悅內心的平和、內心的充實,絕對不像我們凡夫一般的很粗俗的那樣的一種喜悅他是一種在慈悲中透露的一種愉悅的精神是一種而不露的精神是一種安詳精神安詳狀態。第四是「舍無量」,舍什麼呢?「舍」字在這個地方不是叫你錢財出來,而是叫你把內心執著放棄,把分別心放棄,把偏執見解放棄,要一切平等,無有冤親地來發慈心、發悲心、發歡喜心。我們凡夫做一切事情都是在特定的環境下有喜有悲,「舍」就是要捨去我們凡夫心態要在平等地看待一切眾生的前提下,發慈心、發悲心、發喜心,那才是無量。有差別、有分別、有偏執,那都不符合舍的精神。所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要在禪定狀態下去培養。剛才講的這些內容,就算是四無量心的基本內容
 
我們要通過什麼方法來培養四無量心?剛才也講到,是要通過禪修來培養四無量心,因為這四種無量廣大的、在禪定狀態下的心態,是每一個佛弟子必須保持的平常心態。在落實這些心態上,就是要逐步地做到冤親平等自他和諧身心愉悅。這四無量心,如果用現在的語言給它來一個定義,那就是以無限仁慈、友愛之心成就一切眾生幸福快樂,所謂慈能與樂;以無限悲憫、同情之心解脫一切眾生苦難那就是悲能拔苦;以無限喜悅分享之心,對待一切眾生享有的安樂自在那就是喜無量心;以無限寬容平等之心,舍棄冤親仇敵等分別相,平等利樂一切眾生那就是舍無量心。我把「無限」用到這裡來解釋「無量」,不過「無量」這個詞聽起來很雅,「無限」就顯得味道不夠,但是為了解釋的方便,不妨用「無限」來解釋「無量」。在我們日常學習的過程當中,經常會有無量無邊這樣一些詞,在各種佛書上面出現。「無量」包含的意義三種:第一,是以無量眾生為我們當下的心所思維、考慮的對象佛經上叫做所緣,「緣」就是我們這個心總是在一個問題,那麼佛陀告訴我們,你這個心不要瞎想,你不要專門想那些對自己貪、嗔、痴能滿足的事情,你要想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需要快樂的時候,你給他快樂;需要解除苦難的時候,你幫他解除苦難;無量的眾生脫離了痛苦,得到了快樂你要高興;無量眾生痛苦你要以一種平等的舍心把偏執去掉來看待萬事萬物那就是「舍」。所以,「無量」的第一個意思就是以無量眾生為此四心之所緣。第二,「慈悲喜舍」這四無量心能夠牽引無量之福樂。第三,此四無量心能夠招感無量之善果。所以,這四無量心有三個意思。我們要通過修習禪觀,排除我們的煩惱使我們的心柔軟下來,那就養成慈心使我們的心隨時隨地具有同情心,那就養成悲心;使我們的心見到一切的好事,見到國家興旺、社會發展、人民生活安樂,我們要發歡喜心。在這三個方面,我們不能夠有分別心,要保持一種寬容平等之心,舍掉那些阻礙我們慈心的成長、悲心的成長、喜心的成長的思想障礙。如果簡單的說,就是以無限仁慈、友愛之心,與眾生樂;以無限悲憫同情之心,拔眾生苦;以無限喜悅分享之心,樂眾生樂;以無限寬容平等之心,等視冤親。
 
下面我想講一講修四無量心的重要意義是什麼?首先,修四無量心,能夠對治四種妨礙智慧生長、慈悲增長的障礙。慈無量心對治嗔恚障,悲無量心對治惱害障。什麼叫惱害呢?就是想方設法使別人不快樂,那叫惱害。喜無量心對治不欣慰障,就是看到人家有好事老是不高興,看到他漲工資不高興,看到他買了房子不高興,看到他得了孫子不高興,看到她找了好男人也不高興。舍無量心對治欲界的貪、嗔障。這個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說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嚴格地講,它是要在色界禪定狀態才能夠真正具備的。因為欲界的人煩惱特別重,要以欲界的這種狀態、這種心態來修四無量心,總是有限的。當我們真正具備這四無量心的時候你已經不是欲界的人,你的思想境界就高於欲界的一切眾生。所以,舍無量心就對治欲界的貪、嗔障。一切煩惱的產生,一切的不平等,一切的問題,總根子就是貪、嗔、痴,所以修四無量心的重要意義,首先就是能夠對治四種障礙。  

修四無量心的第二個意義,就是能夠養成四種健康心態,這四種健康心態還是「慈悲喜舍」。如果有無限的仁慈之心,而且能夠讓仁慈、友愛之心時時現前,處處落實,自然有一種和諧的人關係。以無限悲憫同情之心眾生苦,就要關注、同情弱勢群體。現在有一個詞叫弱勢群體,有很多無依無靠的人,他優勢太少,沒有人幫助。我想沒有人幫助的人三種,一種是小孩子,一種是老人,一種是六根不全的人這都屬於弱勢群體,是我們幫助的對象佛教提倡做慈善,提倡大慈大悲,所關注的應該是我們現在所說社會的弱勢群體。不過,佛教還進一步講,即使肢體健全的人,有財富的人,有地位的人身體非常健康的人,也需要人幫助。為什麼呢?他雖然有財富,有健康,有地位,可能他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有什麼呢?有煩惱也可財富越多、地位越高、身體健康煩惱越多。當然,不能完全地這樣劃等號。如果說有財富、有地位、有健康又有修養那他煩惱就會少。如果說沒有修養,那煩惱會很多,像這樣的人更需要人幫助。因為有財富、有地位的人,如果要做壞事的話,那就做大壞事,不是做小壞事你看那個貪污了幾個億的,那都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老百姓貪污十塊八塊都成問題,因為沒有那個機會,你接觸的沒有那個緣。所以說佛教所面對的眾生包括各種各樣的人,我們需要給以同情,需要給以幫助的是所有的人。因此,我們要以無限喜悅分享之心,樂眾生樂,培養寬廣欣慰的樂觀情緒,不要有嫉妒障礙,不要犯紅眼病,這就布施裡邊所講的同喜施有相同的意義,因為布施三種施,財施、法施、無畏施,還有同喜施,就是別人有好處,別人有高興的地方,我們要分享,要樂眾生樂,這就是「舍」。那麼,怎麼樣才能夠做到等視冤親呢?就是排除那些狹隘的、偏執心理因素,這個僅僅是講到這個問題極淺的一部分,它深層次的那部分意思是什麼呢?就是看到每一個眾生都是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在無量劫以來,都曾經互相融入過。怎麼融入呢?你也做過我的媽媽做過我的父親我也曾經做過你的兒子,所有的眾生應該都是這個關係。如果我們把時間那一點點東西擴充了,把一天、兩天、三天這樣的一些局限一下子都突破了是一個無限的空間,是一個無限的時間,我們這個生命體便沒有彼此了。哪裡有彼此?之所以有彼有此,是因為我們有假定的那樣一些時間概念,有假定的那樣一些空間概念。如果到了佛的境界,就沒有這些概念那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空間、時間都突破了。所以,佛看到一切眾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反過來呢?佛也看到一切眾生都像自己的父母一樣。我們在生活當中,能夠養成「慈悲喜舍」這四種健康心態就能和諧人際關係,同情弱勢群體,培養寬廣欣慰樂觀情緒,排除狹隘偏執心理因素這是修四無量心的第二個意義
 
修四無量心的第三個意義什麼呢?就是促進社會和諧。因為我們個人的言行把它表現出來,都會影響他人,影響社會。我們對社會要產生一個什麼樣的 影響呢?不管是從佛教的角度出發,還是從社會的角度出發,都要求每一個人對其他的人產生積極的影響,產生好的影響,這樣才能夠使痛苦人間逐步地變成凈土,才能使一個不和諧或者欠和諧社會,變成一種和諧社會國家提倡要構建和諧社會這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種要求,就是說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以一種積極健康心態做一個好的家庭成員、好的社會成員、好的國家公民。那麼,我們修四無量心完全符合國家社會、他人對每一個人的要求,所以說「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這些內容都能社會主義社會道德要求相貼近,是佛教教義中與社會主義社會道德相適應的積極的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佛教從產生到現在,雖然經歷了各種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經歷了各種不同的時間、空間的轉移,但佛教兩千六百多年來還是長盛不衰,其原因之一,就是佛教具有不同時空的適應性,還具有不同文化的包容性,這兩點非常重要。不能適應,就不能生存;不能包容,就不能發展。佛教傳到中國來,和印度情況完全不同。佛教要適應中國的國情、中國的民情,適應中國文化背景,既要調整自己,也要吸收本土的優秀的文化內容來充實自己的教義。所以,從古至今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個適應,大家不要誤會,不要以為就在今天這個時代條件下,佛教需要適應,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如此,這既是一種外在的要求,更是一種內在的要求。外在的要求是指國家社會對每個種文化、每一種信仰都有一個要求,要求什麼呢?要求你要尊重我的管理,尊重我的主張。內在的要求是什麼呢?佛教要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生存發展,*輪要在世界都能轉動,那就必須要適應當地的文化要求、民情要求、社會國家的要求。所以適應是一個長期的任務,不是說今天適應了,過去不需要適應;也不是說今天適應了,明天不需要適應,這是一個永恆的問題。所以,*輪常轉,*輪總在轉,總在碰到新問題,總在出現新的境界、新的要求,你就要不斷地去適應。
 
今年2月3號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接受第十一世班禪拜見的時候,講了幾句話,我把那個最重要內容選出來,跟大家來分享。胡主席說,宗教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就要做到三條,第一,就是要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做一個守法的教徒、守法的公民,這應該說非常合乎情理。第二,努力維護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我們做一個佛弟子,總不能讓我們這個衚衕裡邊亂七八糟的,今天有個土匪明天有個搶犯,那就不能夠生活,不能夠生存,希望用我們的言行來影響周圍的群眾,使大家都能做到讓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第三,要積極弘揚宗教教義中揚善抑惡、平等寬容、扶貧濟困等與社會主義社會道德要求貼近的積極內容我覺得這三條講得非常實在,非常到位,對我們每一個宗教徒,或者每一個佛教徒來講,既是很高的要求,也是通過努力就可以做到的要求。當然,要做得非常好不容易,比如說第三條,弘揚宗教教義中揚善抑惡、平等寬容、扶貧濟困這些積極的內容你要弘揚得好,不容易做到,不是一般地去弘揚,而是要積極地去弘揚。弘揚這些既對社會進步有利益,更對宗教自身的生存發展有利,所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思想充分體現了佛教教義平等寬容、扶貧濟困的積極精神。我們要積極弘揚這些崇高的道德理念,要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這就是我們學習四無量心的現實意義。今天,這個題目就講到這裡,下面留一點時間,跟大家來交流。(老和尚與大家交流的內容從略)

2005年8月28日講於真際禪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