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凈法師:普賢菩薩「十大願」的普世思想

普賢菩薩十大願」的普世思想

理凈

提要:普賢菩薩中國佛教八大菩薩之一,每位菩薩教化眾生都有自己的特色,普賢菩薩的特色是「行願」,因此普賢菩薩是「行願第一」。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在海內外有很大影響,不僅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整個中國佛教丈化發展的中心,普寫了中國佛教文化歷史發展的歷程,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特色。普賢菩薩以「十大願」在大乘佛教中佔有了主導地位,協助佛陀教化一切眾生。「十大願」的思想普賢菩薩宣揚大乘佛教的主要思想,體現普賢菩薩「大行」的精神。本文將從誠信善行愛心寬容四個方面闡述普賢菩薩普世的思想

關鍵詞:普賢十大誠信善行愛心寬容

作者:理凈,中國佛學院副教授;聯系方式北京市宣武區法源寺前街七號(北京100052)

引言

佛教在2500年前起源於印度,於東漢漢明帝永平十年傳入長安,歷史學認為這是佛教傳入中國最早的記載,佛教中國發展也有兩干多年歷史,與中國的本土文化相互容納,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大乘佛教菩薩救世精神和普世思想對本土的社會教育和文化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社會近現代與西方國際社會交流,佛教也受到了國際社會文化的影響,佛教也轉向關注「人生」的理念太虛大師曾提出「人生佛教思想,到九十年代初提出了人間佛教思想,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為了促進國際社會和諧和平佛教文化教育也關注佛教「普世」的思想普賢菩薩的「十大願」[1]可以說是佛教「普世」思想的典型代表,其中蘊涵了佛教「普世」的精神思想。本文將通過對普賢菩薩十大願」的解析,說明「十大願」所蘊涵的佛教「普世」的思想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中,對我們今天創建和諧社會最為直接的是第一「禮敬諸佛」願,禮敬諸佛能培養人們建立「誠信理念;第二是「廣修供養」願,廣修供養能培養人生起善行意識;第三是隨喜功德」願,隨喜功德可以培養人們樹立「愛心精神:第四是「恆順眾生」願,恆順眾生可以培養人們擁有「寬容」心量。在今天創建和諧社會現實生活中,誠信善行愛心寬容是必不可少的,誠信善行愛心寬容現實生活和諧社會的表現。通過發揚普賢菩薩十大願」的精神,能夠促進我們創建和諧社會的普世思想

一、禮敬諸佛養人們的「誠信

誠信」是我們建立和諧社會的根本保證,如果人與人之間不能建立「誠信理念那人與人之間就不平等和眭的相處,為了利益名譽而不手段相互殘害,為了個人利益而損害他人利益。破壞社會環境和公共利益,成為自私自利之人,由此犯下種種罪業,最終成為害人害己。今天我們建立和諧社會首先提出了誠信理念,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人們的「誠信」,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家庭都要有「誠信理念,「誠信」是我們創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標誌。

普賢菩薩中國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在佛教很多經典都有普賢菩薩的身影,是佛陀說法的重要人物之一。普賢菩薩本是果位菩薩,與文殊菩薩一樣是協助釋迦牟尼說法眾生的,通常被稱為「華嚴三聖」。主要代表經典是「普賢行願品」,主要敘述了普賢菩薩發大願度眾生的願力,綜合為「十大願」。在這十大願王中第一願就是「禮敬諸佛」。如《普賢菩薩行願品》雲:

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凈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2]所謂「禮」者是身禮,「敬」者是心敬,心敬而禮,禮則專誠,敬則無妄,無妄則心誠。所謂「諸佛」者,是指十方一切諸佛,包括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未來諸佛」就是一切眾生也就是說一切眾生皆是未來諸佛。換句話說,盡虛空、遍法界統統是諸佛,我們以真誠心清凈心、恭敬心來對待一切眾生,這就叫「禮敬諸佛」。

所以「禮敬諸佛」者,就是對一切眾生能以「誠信」相待,從而建立起和諧社會的「誠信理念。由於物質文化的發展給人們的倫理道德成了很大危及,建立和諧社會承救倫理道德誠信理念是根本,如果人與人之間不能以誠相待,那我們的社會就會形成爾虞我詐、相互騏騙。宗教社會的最大貢獻就是重建社會倫理道德,培養人們的「誠信理念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中第一願「禮敬諸佛」,就是要人們不僅對三世諸佛誠心正信頂禮膜拜,同時也是對一切眾生以「誠信」相待。如果我們能以佛教的「誠信理念為人處事,那我們的社會倫理道德就會健康發展;我們的家庭就會由此和睦相處;我們的社會也因此會更加和諧。因此,「禮敬諸佛」願能培養人們的「誠信理念,促進我們和諧社會的「誠信理念

二、廣修供養養人們的「善行

善行」是做人處事的根本,也是創建和諧社會的基本條件,同時「善行」也是佛教教化眾生修行佛道的基本原則。我們的社會是由眾生業力所感而形成,有成、住、壞、空之過程,有三災八難之災難眾生也有生、老、病、死之苦難,當我們社會遇到災難時,當我們親人朋友同事遇到困難時,我們的社會親人要我們伸出手幫助。如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地震等自然災難時,我們全國同胞乃至全世界人民都伸出了友誼之手熱情幫助,使得受災的親人盡早從災難中走出來重建家園。其實我們的社會每年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在不同的地域發生著不同的災難,無時無刻需要我每個人的熱情幫助,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發展,我們的生活才能平安幸福

普賢菩薩十大願」的第三願是「廣修供養」,是指我們眾生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通過供養諸佛宋消除自己的業障懺悔自己無量劫以來的罪業。在《普賢菩薩行願品》中說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世界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

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供養不離菩提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此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供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3]

「廣修供養」從這段經文面上看,雖然只說到供養諸佛,但是從經文內容來看,其實已包含了供養一切眾生。所以說「廣修供養」不僅僅是供養諸佛,而且還要供養世界上所有對我們有恩惠以及沒有恩惠的人。如我們的父母親戚朋友,凡是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都要懷著一種感恩心情去報答他們。如經文中所說:「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供養不離菩提供養。」所謂利益眾生,使眾生苦盡即證菩提即是供養如來;廣行四攝法,攝取眾生從我學道即是供養如宋;神力遍法界,能代眾生受苦,即是供養如來;勤修一切善法,增長善根即是供養如來;廣學萬行,自他兩利,即是供養如來:凡有所作不離菩提心,皆成佛事,即是供養如來

佛教供養法門兩種一是供養,是屬於物質上的供養也就是世俗生活中的慈善事業,以此珍寶供養諸佛,其目的是為祈福消災、增長善根;以此財物救濟眾生,其目的是為了養人們的慈悲心,為自己修福修慧。二是法供養,是屬於精神上的供養這是佛教教育的中心,通過佛法使眾生能脫離苦海成就佛道,從身心兩方面都得到最究竟的解脫,所以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普賢菩薩十大願中「廣修供養」就是指供養,以佛法供養一切眾生令得解脫。由此可見普賢菩薩的法供養出了一般世俗所認為的物質供養范疇,從而也更加使佛法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如《華嚴經》雲:「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4]所以說,「禮敬諸佛」願能夠培養人在生活中的「善行意識,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廣行善事,報答社會給我們的一切所有,以此「善行」推廣社會和諧發展。

三、隨喜功德養人們的「愛心

愛心」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也是我們和諧社會的主要因素,同時也學佛修行菩薩道的重要條件。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需要「愛心」,一個家庭如果沒有愛心那就不會和眭,如果我們的社會沒有愛心就不和諧。雖然今天我們所處的社會物質得到了很大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上得到了很大滿足,但由於物質的發展人們在精神道德上失去了很多,為了追求名利不擇手段使得社會道風日下,人心變得更加貪戀。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心」,那我們的家庭就會變得和眭,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普賢菩薩十大願」的第五願是「隨喜功德」,是說做為一個佛弟子要多幫助別人,當他人做功德善事時要發歡喜心,而不是譏笑和嫉妒他人的善行見他人行善,自己也會生起善念;見他快樂,自己也會得到快樂。所以佛教贊嘆眾生要「隨喜功德」,如《普賢菩薩行願品》雲:

男子,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說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5]

「隨」是跟隨、依順、不違背的意思:「喜」是歡喜、不恨、不討厭的意思。「隨喜」是隨順歡喜之意,意思是見他所作善根功德,要隨順生起歡喜之心這是普賢菩薩教導我們要破除嫉妒障礙煩惱,我們每人都有嫉妒,當看到別人比自己好時,心裡就會很難生起煩惱。「隨喜」就是專門對治嫉妒,當看到別人好時,不但不能嫉妒,而且還要生起歡喜心,贊嘆他人的好事這就是愛心」。

這里的「隨喜功德」不僅是隨喜所有聖者功德,而且還要隨喜四生六道眾生功德,如經文中所說:「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普賢菩薩主張「隨喜」不僅只是對諸佛菩薩聖者恭敬心,更應當是對四生六道一切眾生的「愛心」。如《大智論》雲:「有菩薩摩訶隨喜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6]孔子也說「已所不欲,匆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東就不要再送給別人,這樣會使別人感到很為難,使他人心中不快樂。俗話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能幫助別人總是一件快樂的事。所以《大智度論》也說:「隨喜福德者,不勞身、口業作諸功德,但以心方便見他修福,隨而歡喜。」[7]

四、恆順眾生養人們的「寬容

寬容」心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先決條件,也是社會發展的和諧因素,同時也是學佛者修學佛法的重要條件佛教大肚彌勒所表示的就是「大肚能容世間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有寒山拾得[8]:世間有人欺我、辱我,我如何處之?拾得說:忍他、讓他,再過幾年你再看他這是一種多麼寬容和包容的心量,我們在生活中如果能有這種寬容的心,那我們的家庭社會都會和諧

普賢菩薩十大願」的第八願是「恆順眾生」,是說學佛要學寬容他人,要放開自己的心量多包容別人。佛陀出世說法的本意就是為了眾生,如《法華經》雲:「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9]修學佛法者就是要學習佛菩薩精神思想,能幫助我們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凈化我們共同生活環境社會。如《普賢菩薩行願品》雲:

男子!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坐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無色、有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

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10]

從這段經文可見「恆順眾生」者,恆就是永恆、永遠不停止的意思,順是隨順順從之意。恆順眾生,就是在任何時候,都要順從眾生順從他們的意思,對眾生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都要接受包容,這是菩薩攝受眾生的一種寬容心,也就是菩提心。如經文中所說:「以大悲隨順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所以「恆順眾生」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的最終目的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修學佛法者必須的本質,而「恆順眾生這一願便切實體現了下化眾生這一內涵。我們發心利益眾生,便應做對眾生真正有利益的事,((j晅順眾生」就是以智慧為前提,指導我們的行為能真正利益眾生。如經文中所說:「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如是以普賢行願平等饒益一切眾生,證入法界,無一眾生而不度。隨順眾生,如水隨器,如影隨形,生生世世,隨其所堪而導利之,令一切眾生返迷成悟。由此體現了菩薩眾生精神,也體現了普賢菩薩平等利益一切眾生的「寬容之心

結語

我們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行菩薩道,也就是說學佛教要學佛的慈悲和平等心,對所有的眾生都要一視同仁,用佛的胸懷去包容一切人和事。太虛大師曾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佛教。」體現了佛教對人文和社會的關注,想通過佛教文化教育來完善社會倫現道德的不足,以此實現「人間佛教」的思想佛教倫理思想主要體現在眾生平等上,如《梵網經》所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佛教思想六道輪迴的角度來看,世界上所有的眾生,過去都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六親眷屬。我們修學佛法最重要條件就是廣度一切眾生菩薩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自己職責。如在《維摩經》中說:「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因此我們修學佛法者首先要有愛心善行寬容誠信,而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在這幾方面體現的最為突出,是我們今天修學佛法的指導方向,也是我們重建社會倫理道和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普賢菩薩十大願」不僅是作為佛弟子修學佛法的基本原則和實踐方法,而且對世俗社會家庭倫理道德社會和諧都具有現實意義對我們今天的社會很多方面都能夠產生良性的積極作用尤其是人性提升、人心凈化、社會和諧社會關懷等方面都具有指導意義

注釋:

[1]十大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宋。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普賢菩薩行願品》:《大正藏》第10冊,p0844c。

[3]《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普賢菩薩行願品》;《大正藏》第10冊,p0844c。

[4]《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大正藏》第10冊,p0845a。

[5]《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普賢菩薩行願品》:《大正藏》第10冊,p0845b。

[6]《大智度論》卷60:《大正藏》第25冊,p0487a。

[7]《大智度論》卷60;《大大正藏》第25冊,p0487c。

[8]昔日寒山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雲: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9]《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1,第35冊,p0504c。

[10]《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普賢菩薩行願品》:《大正藏》第10冊,p0845c。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