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慈法師:凈土宗師 五祖少康大師

凈土宗師

圓慈法師

蓮宗五祖少康大師

七歲絕末發一言,發言即稱世尊號,

一見善導西方文,方知凈土堪倚靠。

錢誘小兒彌陀,未久道路佛聲噪,

念佛佛像從口出,有誰聞見不依教。

印光大師

少康大師(?~805)唐代凈土宗僧。為凈土宗第五祖。縉雲(浙江)仙都山人,俗姓周。七歲出家十五歲受戒於越州嘉祥寺,廣誦經論。

善用方便引人念佛,開闢新地

後於洛陽白馬寺讀善導西方化導文,遂決心專修念佛。後有神僧指點他去新定1行化,初到時,人地生疏,將乞食所得之錢,令孩童念「阿彌陀佛」一聲,即給一錢,這樣一月之後,孩童念佛要錢的越來越多,改為念佛十聲給一個錢,一年後凡男女見少康大師,即皆稱念阿彌陀佛。據說滿城之人,會面時相互念佛,盈於道路。

後至睦州烏龍山開凈土道場,壇叄級,每遇齋日,善信畢集眾念佛,這樣所化叄千餘人。

他每升座,高聲念佛大眾皆共和之。據說,他登座讓眾弟子們望他的面門,他高聲唱念「阿彌陀佛」,每念佛一聲,口隨出一佛,念十聲出十佛,若聯珠狀。少康大師問大家:「汝等見佛否?若見佛者,決定生凈土。「

時稱之為後善導,貞元二十一年示寂。著有二十四贊、瑞應刪傳各一卷。[宋《高僧傳.卷二十五》、《佛祖統紀.卷二十六》、《蓮宗寶鑒.卷四》]

蓮宗六祖杭州永明延壽大師

視諸眾生皆是佛,只顧救生忘國憲,

赴市心樂顏不變,蒙赦得遂出家願,

日課佛事百八件,法華一部佛十萬,

若非大權示世間,法幢誰能如是建。

印光大師

永明延壽大師(904~975)唐末五代僧。凈土宗六祖,法眼宗叄祖。臨安府餘杭(浙江杭縣)人,俗姓王。字仲玄。號抱一子。初為吏,叄十歲依龍冊寺翠令參禪師出家。後往天台山參謁德韶國師,初習禪定,得其玄旨。後於國清寺行法華懺,頗有感悟,於是朝放諸生類,夕施食鬼神,讀誦法華經,又精修凈業。後住明州雪竇山傳法,法席甚盛,並復興杭州靈隱寺。建隆二年(961)應吳越王錢之請,遷永明道場(今凈慈寺),接化大眾,故世稱永明大師

建樹大師法眼宗二祖德韶(891-972)的傳人,屬於禪宗,但他主張禪教一致說,以法相家證成萬法唯識,以華嚴家明萬行之必要,以天台家檢約身心去惡從善,把經教各家相融會於禪宗。後來的禪宗沿著延壽大師的路子前進,或藉教悟宗,或以心解教,從而使禪教一致成為北宋以後禪宗的主流。

大師不但主張禪教合一,而且主張凈禪兼修,禪戒並重,內省與外求均行,有集一切佛法於一身的綜合特色。他每日每夜作一百零八件佛事受持神咒,念佛凈業、禮佛、懺悔行道、誦經以及舉辦公益事業,如平路開道,造船置、打井修毛坑,建造亭台、植樹造林施食施葯等,改變了禪宗門。禪宗向來是超脫善惡,不有意作惡,不留善於心,作到「善惡莫思」,以求得心理寧靜,免除煩惱大師批評這種作風,認為心性是理,諸善是事,「因事顯理,藉理成事」,性理只能作為善事的本體存在,只有行諸善事,才能表現性理的功用,所以,他主張履行萬善,並身體力行。

大師重視禪凈雙修,他的萬善同歸集就是專論禪宗凈土的,主要在調和禪凈之間的分歧。

維摩經中說:「欲得凈土但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六祖慧能據此則認為「凈土便在自心,心外別無凈土」,所以禪宗不承認西方凈土的存在。延壽大師認為,「佛說不離真俗二諦,凈土唯心是真諦,西方凈土為俗諦,處在因果之中」,如他說:「經雲: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常修凈土行,教化諸群生。汝但見說圓成實性無相之教,破遍計所執畢竟空之文不信說依他起性因緣之教,即是不信因果之2」大師還引用慧日的論述說明念佛有助於修禪,念佛本身也是成佛之因:「聖教所論正禪定者,制心一處,念念相續,離於昏掉,平等持心。若睡眠覆障,即須策勤念佛、誦經、禮拜行道講經說法,教化眾生萬行無廢,所修行業回嚮往生西方凈土,若能如是修習禪定者,是佛禪定,與聖教合,是眾生眼目,諸佛印可,一切佛法等無差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皆雲:念佛菩提因。」

四料簡

料簡又作量簡料見,指善能分別選擇正法大師作有四料簡用以說明:

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凈土,猶為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佛祖

無禪無凈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3

從上可知大師倡禪凈雙修之道,指心為宗;四眾欽服,他住永明寺十五年,時人號慈氏下生。

大師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叄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對當時各宗派間之宗旨分歧,持調和之態度。高麗王見此書,乃遣使敘弟子之禮,並派國僧叄十六人前來學法,法眼之禪風遂盛行於海東。開寶八年示寂,世壽七十二。賜號「智覺禪師」。另著有《萬善同歸集》六卷、《神棲安養賦》一卷、《唯心訣》一卷等六十餘部。[宋《高僧傳.卷二十八》、《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六》、《傳法正宗記.卷八》、《宗門統要續集.卷二十》、《佛祖統紀.卷二十六》]

【注釋】

1、今浙江建德

2、萬善同歸集卷上。

3、《凈土指歸》卷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