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空法師:吃不吃肉

吃不吃肉

惠空法師

居士們在學佛過程中,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三皈五戒」。但部分居士們一開始要皈依佛門之時,卻先被告知要吃素,不可殺生吃肉。這當中有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在這個時代里,可以說家家戶戶無餐不肉,無菜不肉,有人甚至無肉就無法咽飯。因此,在皈入佛門之始要求素食,馬上面臨個人生活中最大享受的棄除,這是一個很重大的習慣改變舉動。不吃肉,除了面臨個人生命深處享受習慣的重大改變之外,家中的人必須是三餐同桌的,因此他還必須面對家人。如果今天他是一個年輕人,面對的可能是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如果是身為人之父母者,則必須要子女作飯,或與朋友應酬,他要如何去面對這么多人的疑難呢?當他面臨信仰親人朋友的抉擇時,內心的煎熬是多麼的巨大與艱難!這樣的情況並非一、二次就不再出現,而是天天必須面對好幾次

在這生命狀況之下,很多學佛者就因而退怯,因為在還沒有面對真理之前,他們沒有辦法生命中最大的享受給予割捨,受不起生命中最大的安樂的消失──一種親人朋友的認同感,因此他們對佛門有了畏懼,雖然他可能深信佛法的真實,卻寧可選擇停留在佛門外向裡面看,而不願意跨進佛門,因為他不願意割捨掉親朋的認同,深怕自己無法與親朋好友結合在一起。當然也有一部份的人選擇了真理,割捨掉自己口腹之慾,承擔了親朋好友異樣的眼光,而跨入佛門堅定地走下去,可是這畢竟是經過了很多的奮斗,辛苦走來的小部分成功者而已。但是在過程有多少是失敗的呢?這是不易估算的。

今天我們要思考的是,「不食肉戒」其實並非初接觸佛門之人所必須馬上受持戒律,不但授五戒的優婆塞(夷)不須立即接受這樣的戒法,連出家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在佛陀戒律也不是絕對不允許吃肉的。「不食肉戒」其實是從梁武帝之後,中國大乘佛教所發展的一種特色。而從梁武帝乃至隋、宋、明、清的中國佛教極盛乃至普及,主要是在皇帝大臣等皆信奉佛教的背景下,加上老百姓亦無每餐皆肉,故不食肉戒之推行自有其順水推舟之善緣的社會背景。我們可以了解,屬於南傳佛教的如緬甸泰國比丘,及西藏比丘都可以吃肉的。所以對於不食肉戒」,個人認為在進入廿一世紀弘揚佛法之時必須要審視這個時代社會結構,而對這一戒律加以層次之劃分。

中國大乘佛教里,出家人本身固然是必須要堅持「不食肉戒」,而且絕對不可動搖,因為在授三壇大戒比丘(尼)里,就有這一戒律,而且這是中國大乘佛教根本精神象徵。可是,個人認為在學佛居士當中,我們可以有層次的開導持「不食肉戒」,而非規勸所有居士都不吃肉也就是當他們受持三皈五戒之後,仍然可以食肉。當然,個人必須先聲明,並非鼓勵信眾食肉,而是有層次性的教導居士們在不同時代環境中,可選擇自己能夠持「不食肉戒」的實踐時間。因此,「不食肉戒」非是居士們一開始學佛的第一站,而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熏習,願意接受較高層次的戒法,如授五戒菩薩之時,可以選擇不食肉,而非在未皈依之前就不得食肉。

所以,我們可以分成幾個層次,即(1)接觸佛教之始。(2)願意皈依之時。(3)授五戒。(4)授菩薩戒。個人認為居士們可以選擇在第三個層次時,甚至第四個層次菩薩戒時實踐「不食肉戒」,為什麼呢?因為就居士的立場而言,學佛是長久性的,甚至多生多劫,重點不在於他們不殺生、不吃肉,而是在於他們是否具有正信、正見。因為「不食肉戒」可能迫使居士們在未具正信、正見之前即因而退怯,進而失掉了學佛善根因緣。所以若依於建立正信、正見居士立場,讓他們先接受佛法思想,待學佛一段時間,接受了佛法的正信及正見之後,能夠坦然面對佛法生命的真象時,選擇食不食肉,對一個已經成為正信三寶弟子居士們而言,已經不是問題了,更長遠的志量是種下了多生多劫的正聞熏種。因此,我們在弘揚佛法時,應該要先避開「不食肉」的這一障礙,要以「正信、正見」,而非以「不食肉戒」來引導學佛居士這是筆者對「不食肉戒」的看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