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海 著
所謂:阿難陀目佉陀羅尼,空慧陀羅尼,無礙性陀羅尼,大解脫無相陀羅尼。
以下別列陀羅尼法。初二陀羅尼是有、空相對說,三四陀羅尼是因、果相對說。一、阿難陀此雲喜,目佉此雲有,合稱為喜有。菩薩從證得初地以後,悟入法性理體,才能成辦自利利他功德,如初地名歡喜地以見遍行真如,斷除異生障礙,得出世心,破人我相,離諸怖畏,充滿法喜。從此步步向上,地地分斷諸品思惑,至七地時為一階段。凡夫從初發心至初地菩薩已修一大阿僧祇劫,從初地至七地已有二大阿僧祇劫。於中從初地歡喜地至五地極難勝地菩薩,修有相觀多,無相觀少。至六地現前地菩薩,觀緣起法即空,離諸染、凈對待,因此無相觀多,有相觀少,到了七地遠行地菩薩,才能真、俗二智並觀,雖純為無相觀,但必定有加行之功行,才能達到這一境界,所以七地以前所得之陀羅尼,稱為喜有。
第二空慧陀羅尼,是約八地不動地菩薩解空究竟說,七地以前菩薩對一切法相雖不動搖,但需加行,方能顯起無相之智。唯八地菩薩不起加行而於諸法純無相觀,證第一空慧:不為相轉,不為惑動,故稱不動地。菩薩至此已邁入第三大阿僧祇劫,步步向上,趨入薩婆若海。
第三無礙性陀羅尼,到了九地善慧地菩薩,得四無礙殊勝智,通達一切事理,無有阻礙。所謂四無礙解,即此菩薩有四種最勝智慧,對一切法、義、詞、辯才都能通達無礙。法即指一切法之差別法相,能如實了知。義即一切法相中之平等之義理。詞即一切世間種種語言文字。辯才無礙或稱樂說無礙,菩薩既能通達一切法、義,文字語言,因大悲心之激發,歡喜為各類眾生隨宜宣說離苦之法,使眾生脫惑解縛,這是以外化有情為主之陀羅尼。
第四大解脫無相陀羅尼,此約十地法雲地菩薩乃至等覺菩薩所證內德中大解脫而說。大解脫無相,能除一切諸細障微縛,於法身圓滿自在。菩薩至此福慧圓具,非凡夫、二乘、乃至權乘菩薩之所了別,故稱無相。同時菩薩至此已能任運庄嚴佛土,成熟眾生,所作自利利他事業,均能自在無礙,故名大解脫。
又此四種陀羅尼,也可解說為法、義、忍、咒四種總持。一切差別教法名為有相;所說的義理皆歸於空性;菩薩證得無生法忍之理名為無礙性,能通達一切諸法無所障礙。諸神咒名為大解脫無相,因為咒力難可思議,又能解脫一切障礙,但又不可分別所以名為無相。
第四釋迦自陳。前為化佛說四陀羅尼,今應身佛釋尊亦同化佛所說,證明真實不虛。如釋尊說法華,自說猶恐眾生懷疑,多寶佛塔涌現而為證明。又如說金光明經,亦恐眾生不信,因有四佛示現而為作證,使令眾生除疑。不但諸化佛如此說,釋迦也同說此義,使令彌勒有深解悟。常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因佛之智慧高超,能以一音之略少,而攝百億陀羅尼門之廣大義理,眾生雖因根性不等,但都有所解悟而獲甚深法益。
說此陀羅尼已,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曰彌勒,聞佛所說,應時即得百億陀羅尼門。
第五彌勒領悟。有二段,初領悟,說明彌勒獲得法益,法會中,其他諸人,並非不能獲得法益,而因彌勒,久遠劫來,修因已圓,位登補處,少加資習,即有所成。今釋尊才以一音聲演說,彌勒即能當下證悟百億陀羅尼門。為何前文集眾中,未列有彌勒之名,此處彌勒忽然顯現而深獲法益?此因彌勒是釋尊法會中之常隨舊眾,如阿難,優波離等於集眾中皆未列其名稱。
次明請法禮儀。彌勒在大眾中聞佛所說證悟百億總持門後,於是從坐而起,表示內心已經證得。約表法說,菩薩已能從生死縛著中超出,故而從座而起。整理衣服,為欲請佛開示必先恭申虔敬之表儀,使身三、口四七支凈戒圓備無缺,此表戒德具足。叉手合掌,兩手相合,豎起放於胸前,表示心意集中,能於所觀之境契合,理與神會,以空、有二智,照真、俗二諦,此表智德圓備。住立佛前是表證得三昧,心不動搖,定德成就。窺基經疏說:「或示將有往生相故,所以起立。」但是此段文中顯示彌勒已能跳出生死流轉門,加之因行久圓,唯願釋尊為他授記當來作佛,利益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