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經略說(一) 日慧長老 壹、緒言 般若波羅蜜多或般若波羅蜜,都是梵文prajñāpāramitā的音譯,後者,只是省略其語尾的多(tā)音而已;意譯智慧到彼岸;般若亦簡譯為智或慧,到彼岸亦簡譯為度,合稱智度或慧度。 《般若波羅蜜多經》是世尊三時教中,第二時教無相*輪的主經,秦譯《摩訶般若.無作品》、唐譯《大般若.初分說般若相品.第二分無標幟品》都有明文記載。其在大乘經中地位的崇高,可想而知。此經唐譯初分廣本有十萬頌,次廣本有二萬五千頌;秦譯和唐譯第二分同,《智度論》末卷記為二萬二千頌,這情形可能是部派間傳本的差異導致,尋常事耳。今此經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是心要之義,若照鳩摩羅什譯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則為總持之義,意即此短短二百六十字之文,便能總持廣本《般若》十萬頌的大義。不過,這大義由我來講說,祇能盡我所知一試了。 在沒有解說經文之前,須要說明的是:此經究竟是佛對舍利子說,還是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子說,是很難確定的。考此經刊在藏經中的有七譯,除羅什及玄奘二大師所譯外,其餘五譯,都有序分及流通分,並且都記其為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子說,西藏傳本也是如此。然今所據本是玄奘譯,沒有序分及流通分,不能辨別是佛說抑觀自在菩薩說。蓋《大般若經》初分和第二、第三分都有大體相同的說法,且是佛對舍利子說;然今於此,擬從本經的多數譯本,作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子說。《華嚴經》說:不動地菩薩即「能與聲聞、辟支佛、諸菩薩波羅蜜道」,以本經是觀自在菩薩說,也是很合理的!不過,尊者舍利子在聲聞人中以智慧第一著稱,佛在般若會上又曾為他說過同樣法要,故以為在這裡,觀自在菩薩並非為他重說,而是特別指出這段經是諸部《般若》的心要,期勉現前、當來有緣的人、天大眾,應當信受奉行。 本經譯者,玄奘大師在我國是家喻戶曉的。故於此不擬煩文介紹,欲詳知其生平事跡,應讀其傳。 貳、正釋經文 一、示緣起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即我國婦孺皆知的觀世音菩薩,觀自在是觀世音的異譯,也有合譯為觀世音自在的。此菩薩是法身菩薩,以大悲號稱,乃諸佛世尊大悲心的象徵。據佛說,他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世尊座下的上首菩薩,將於彼世界補阿彌陀世尊的法王位。本師釋迦牟尼世尊應化來此世界時,他暫來此,佐助世尊作教化事業。 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者,按:法身菩薩,原是恆常安住深般若波羅蜜多第一義中不動,而行菩薩行的,今於此說「行」,說「時」,不是表示此菩薩於般若波羅蜜多中,行有深淺之時,智有根本、後得之異,乃是指菩薩於此一時中有所欲行之事。謂此菩薩於世尊般若會上,方便擇定此一時機,以無緣大悲,緣念一切眾生,欲有所說。其所說,如前說必能為現前、當來眾生作饒益的─諸法身菩薩之所作,決不落空! 「照見五蘊皆空」者,菩薩以無緣大悲緣念一切眾生時,不見有眾生,亦不見有眾生所依的蘊等諸法,五蘊諸法在離名言分別的慧眼照見之下,但見緣起自性空。經說「五蘊皆空」,即顯示五蘊諸法,不由他壞,一一本來自空,所謂無自性─自性空。其不空者,是凡夫如名言所說,執為實有而現起的。 「度一切苦厄」者,承上文,可知所謂的「一切苦」,乃指五蘊熾盛苦。「厄」是災害或災難之意。五蘊熾盛,是能災害眾生的。「度」者,五蘊自空,則無有可度之苦,更無有能為諸眾生作災害者,此中,無苦,亦無出苦之眾生。故所謂「度」等雲雲,乃是以無可度故度之義,說(諸有情)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以此因緣,對尊者舍利子說如下義。 二、述經義 (一)示般若波羅蜜多所通達義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一句經,姚秦羅什三藏譯本,在「舍利子」之下,有謂:「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這一段說法,正能顯示五蘊熾盛相─色由惱壞熾盛乃至識由覺了熾盛。 復次,「色空故,無惱壞相……」等句,即是說色乃至識都畢竟空、無相。此義,佛於般若會中曾自說因緣: 爾時,佛告諸天眾言……諸天當知!一切法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謂:變礙是色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領納是受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取像是想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造作是行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了別是識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 上來解釋照見五蘊皆空等諸義,即依此教量而釋。《智度論》於此,有如下之論議:「凡夫所知諸相各異,佛知皆是空相,空相即是無相。」如是,如實知五蘊皆空。是故,五蘊性空,在佛是以一切種智如實知,在菩薩是以般若波羅蜜多照見知。菩薩與佛知義雖同,然菩薩有其不如之處;遠見者雖亦瞭然,終難比近見者之真也。 什公譯本,增入此等文句,有承上因緣,啟下所說的作用。也是《般若經.習相應品》世尊對舍利子所說的原文。 雖然,若照本譯本的譯文,則顯示尊者舍利子已瞭然觀自在菩薩要對他說什麼了,觀自在菩薩亦洞察尊者舍利子之先知,遂不舉說法因緣,直出其所說義。因為,此諸聖者,都是具足他心智的。而且,他們與會,或說,或問,或聽,都不在自利,乃在利他─聲聞阿羅漢在自辦已訖,未入無餘涅槃之前,亦樂意利他的。 觀自在菩薩對舍利子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者,顯示菩薩所照見的五蘊皆空,不是以空遮色。若是以空遮色,世間凡夫亦見色能遮空,則色、空便成相違的異品法,那就不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通達的諸法實相空了。般若波羅蜜多所通達的諸法實相空,是色等無自性─自性空之空。故此之所謂空,即是無自性義。若色、空都無自性,便是一相,一相則無相。雖然,這種異相,未得順忍菩薩猶有某種程度之執,名為法愛,此種法愛,菩薩若得順忍,便能遠離。故觀自在菩薩在此作如是說,是特別教示發心的新學菩薩,切不可認為色、空是異相,應知是不異相。又,觀自在菩薩之所以要作此色、空不異的回互之說,並非重復或強調之意;因為,色不異空,仍然容易被誤認為色是被空所壞,若空亦不異色,則不能說是空壞色了。 復次,色不異空,色是緣起法,世俗諦攝,空是諸法實相,在第一義諦中。這顯示緣起色法與諸法實相空不異,故色不是空的異品,空也不是色的異品,說色時不壞空性,說空性時亦不壞色。換句話說:說緣起時不壞諸法實相,說諸法實相時不壞緣起;再換句話說:說世俗時不壞第一義,說第一義時不壞世俗。《般若經.散華品》,釋提桓因贊須菩提智慧甚深,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即是此義。 觀自在菩薩為進一步顯示此「不異」義,更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意味空中無色、受等,離色、受等亦無空;空即是色、受等,色、受等即是空,何則?經說「但有名字故謂為空。」復次,《中論.觀四諦品》的三是偈亦作是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偈明指緣起法及空皆是假名,假名便無實事;然亦非無事─色、受等即是空為離有,空即是色、受等為離無,離有離無,正顯中道。所以,緣起性空,纔是般若波羅蜜的中道行。或問:若如是者,豈不是一切法都歸虛無而成斷滅嗎? 答言:不是這樣!提此問題,乃不解緣起之過。所謂緣起,必然性空;由性空,方成緣起。惟這不是顛倒世間無明凡夫之所了,凡夫分別諸法異相,愛著求取,由憶想分別將虛妄不實之我及我所等,增益為自性有,遂成三界生死流轉,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不分別諸法,遂如實見諸法為自性空。自性空中,法無自性,空亦無自性,如是,法空,空亦空。此處,本是離言絕想處,觀自在菩薩為悲愍諸未達者,方便示以五蘊皆空之義,謂前之「不異」、「即是」等。 (待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