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真法師:佛教《大藏經》散論

佛教《大藏經》散論

覺真

一、《大藏經》述義

《大藏經》是一部佛教典籍叢書,也可視為一部佛經總匯。在梵文中無法找到與之相對應的原詞,它完全是一個中國人創造出來的佛教概念其內涵存在著狹義與廣義之分:就廣義而言,泛指世界上現存的巴利語大藏經藏文藏經、漢文大藏經三大體系;在狹義上則專指我國的漢文大藏經,本文試對漢文大藏經略作的闡述和說明。

宗教意義上講佛教的典籍即是住世的「法寶」,是宇宙間至上的法則,因為佛教徒普遍認為:「論益物深,無過於法。何者?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三世如來供養法。故《勝天王般若經》雲:『若供養法,即供養佛』。是知法教津流,乃傳萬代」。[1]據此筆者想來,正是這諸多為法亡軀的佛教徒們,憑著這種執著宗教情懷,才有後世《大藏經》的產生與流布。

「大」,在這裡顯然是一種褒義,用來表示佛教的典籍窮天地之極致,無所不包。因為佛教常把只有佛才可能具有的最高智慧稱作「大圓鏡智」,將佛教法身佛(毗盧遮那佛)稱作「大日如來」,《大藏經》所用的「大」,也無二致。

「藏」,是梵文pitaka的意譯,本意為放東西箱子籠子器皿。因為古代印度僧侶們,常把他們抄寫的貝葉經存放在這類箱子籠子中。因此,「藏」也就逐漸成為佛典的計標單位乃至代名詞了。

「經」,是梵文sutra的意譯,原意為「貫穿」。古印度佛教徒認為,用一根線把花瓣穿起來,這些花瓣就不會被風吹散。同理,把釋迦牟尼佛的言教總攝在一起,便可永不散失,傳諸後世。中文「經」字原意是指織物的縱線,有綿延之意,故引申為「常」,指常存之義理、法則。如《左傳》宣公十二年有雲「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2],就是這個意思。中國人用「經」字來對譯印度的sutra,反映出佛教信徒釋迦牟尼佛及其言教的無限崇敬與信仰

「大藏經」,最初被稱為「眾經」、「一切經」,後稱為「經藏」或「大藏」,有時也簡稱「藏」。「大藏經這一名稱,在南北朝末期或隋朝初期,方始出現。據考證,這一名稱最早見於隋朝灌頂國師所著的《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中,文內說智者大師在一生中「造寺三十六所,大藏經十五藏,親手度僧一萬四千餘人」[3]。在當時,尚未發明印刷術,要造大藏經,均靠一個字個字地書寫。造大藏經十五藏,確實是一個頗為驚人的數字了。同時,這條記載也表明,最遲在隋代,「大藏經」一詞,已經開始被人們普遍地採用了

佛教典籍自西漢傳中國以後[4],西域僧眾東來傳教,中國僧眾西行求法,諸多佛經被陸續譯出,中華佛教撰述也不斷涌現,經歷了南北朝和隋唐兩個時期的長足發展,漢文佛典也在迅速擴充,並最終形成一部體系龐大的漢文大藏經。初期漢文大藏經均以手寫本流傳,亦間有石刻。如房山雲居寺便保存有從隋至明的各類石刻經版一萬五千餘塊。隨著印刷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中、晚唐時期,出現了許多雕板印刷的單本經典。北宋初年問世的《開寶藏》是我國第一部官版《大藏經》,也是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經》。漢文大藏經的結集由此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我國歷代官、私所修各種版本的漢文《大藏經》,目前已知在國內編印的計有二十一種。它們是宋、遼、金代的《開寶藏》、《契丹藏》、《崇寧藏》、《趙城金藏》、《磧砂藏》等九種,元代的有《普寧藏》、《元官藏》、不知名藏(北京智化寺藏本)等三種;明代的有《洪武南藏》、《永樂南藏》、《永樂北藏》、《楊家經場藏》、《萬曆藏》、《嘉興藏》等六種;清代有《龍藏》一種;民國時期有《頻伽藏》、《普慧藏》二種。此外,尚有不少的古代雕版大藏經,現已湮沒無聞,或正有待發現。國外編印的漢文大藏經共有九種,即:在朝鮮編印的初雕、再雕《高麗藏》兩種;在日本編印的《弘安藏》、《天海藏》、《黃檗藏》、《弘教藏》、《卍字藏》《卍字續藏》、《大正藏》等七種;我國現在編印的《中華藏經》,總賅了歷代藏經之長,收羅資料也最為宏富,將成為體現新時代水準的最新版本大藏經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大藏經可分作「翻譯佛典」與「中華撰述」兩大部分。翻譯部分的原語種十分繁雜,既包括從梵文藏文、巴利文翻譯的經典,又包括從中亞一帶各種少數民族語言翻譯的經典內容涉及大小乘、顯密教等許多部分,而撰述部分均為中國人的著作內容有對三藏所作的疏、鈔、章、記以及史傳著作,各類論著、地誌、目錄等,可以說種類繁多,題材廣泛,資料宏富,是研究中國佛教,乃至中國歷史、哲學社會經濟等諸多領域重要課題的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料。

二、大藏經的結構與分類

藏經主體結構分為經、律、論三類,稱作「三藏」。三藏的稱謂,最初是由印度僧侶在對經典進行「結集」(大家聚在一起會誦經典)時,按其屬性劃分出來的。

「經」是梵文sutra的意譯,其含義前已述及,那麼中國人為什麼要用「經」來翻譯印度的sutra呢?因為中國人長期以來便有 「天不變,道亦不變」的思想,認為宇宙間存在著某種終極真理,對經字的詮解,也是這種心態的反映。在此,僧肇大師的解釋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經者,常也。古今雖殊,覺道不改。群邪不能沮,眾聖不能異,故曰『常』也」[5]。意思是說:所謂「經」是一種永久不變的東西,儘管時間流馳,古今情況不同,但釋迦牟尼佛所覺悟真理不會發生變化。

「律」,是梵文vinaya的意譯,譯作「毗奈耶」或「毗尼」,含有調服、離行、善制等義。即是佛陀所制定,於修道生活中針對實際情況或具體事件上的需要而制定的規範。戒律條文的制定,遵循著「隨犯隨制」的原則也就是說,在佛弟子當中必須有人首先犯了某種惡行佛陀根據這種行為的輕重提出要求,並由此展開教誡,今後同樣的行為便不可再犯。至後世,乃成為全體僧眾所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

「論」,是梵文sastra的意譯,譯作「阿毗達磨」,也意譯作「對法」,即明示教法之意。將經典所說的要義加以分別,整理或解說,皆可稱為論。在原始佛教中各個部派都有自己的論,其中「說一切有部」的論最多。有部論在漢地譯出了很多,但其它部派的卻大都散失了,殊為可惜。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有《成實論》、《俱舍論》等。例如《大智度論》,即為解釋《大品般若經》而作的。

三藏形成後,便出現了一批專門研習三藏僧人。有的人專門研究經藏,便被稱為「經師」;有的人特別注重律藏,故被稱為「律師」;也有的人一心鑽研論藏,因此被稱為「論師」。此外,有的僧人兼通三藏所有的典籍,就被尊稱作「三藏法師」。在我國歷史上,玄奘、義凈等著名僧人,都曾被授於「三藏法師」的稱號。

藏經的分類形式(亦即體裁),以「十二部經」為其代表。梁代僧佑大師說:「自我師能仁之出世也,鹿苑唱其初言,金河究其後說。契經以誘小學,方等以勸大心,妙輪區別,十二唯部,法聚總要,八萬其門」[6]。早期的佛典,大多是偈頌,也有一些總結為咒語,這與早期的「師師相傳,口口相授」頗相適應,但後期的佛典,偈頌與長行往往相互搭配,至後來主體部分大都是散文體。如《法句經》、《雜阿含經》等,篇幅短小但內容卻很繁雜,於是便有了分類組織的要求。「十二部經」就是一種經典實施的分類方法,具體是指

一、修多羅,梵文作sutra,意為「經」、「契經」、「法本」。一般指以散文形式組織經文

二、伽陀,梵文作gatha,意為「諷頌」、「孤起頌」、「不重頌」。一般是指用偈頌形式組織經文

三、伊帝目多伽,梵文作itirttaka,意為「如是語」、「本事」。指釋迦牟尼說的弟子們過去世的因緣故事

四、闍陀伽,梵文作jataka,意為「本生」或「生」。內容俱系釋迦牟尼說的自已在過去世的因緣故事

五、阿浮陀達磨,梵文作adbhutadharma,意為「未曾有」、「希有法」。內容主要是敘述釋迦牟尼及其弟子的種種神通變化故事

六、尼陀那,梵文作nidana,意為「因緣」、「緣起」。記述釋迦牟尼說法原因

七、阿波陀那,梵文作avadana,意為「譬喻」、「解語」,指設用各種譬喻來宣說佛教教義

八、耆夜,梵文作geya,意為「應頌」、「重頌」。指用偈頌的形式文中宣示的教義再提綱挈領地復誦一遍

九.優波提舍,梵文作vpadesa,意為「論議」。是探討諸法意義經文

十、和伽羅那,梵文作vyakarana,意為「授記」、「授決」。系釋迦牟尼預言弟子將來生死因果菩薩成佛的記述。

十一、優陀那,梵文作vdana,意為「自說」、「無問自說」。指無人發問,釋迦牟尼主動宣示的那些教義

十二、毗佛略,梵文作vaipulya,意為「方等」、「方廣」。指釋迦牟尼所說的廣大平正、比較深奧的教義

需要指出的是,「十二部經」只是早期印度佛典整理的組織形式,是針對於某些典籍而言的,如律典就獨立在外。雖然說「十二部經」所述的這些名稱在我國廣泛流傳,乃至於將這些名稱當作全部佛經的代名詞了。但真正在大藏經的編撰問題上,卻並未依此辦理。大藏經的結構以及分類體系,在我國完全是長期實踐與演變的結果,這一過程,可在流傳下來的諸多經錄中有所體現。

從現存的各種經錄我們可以看出,在東晉道安時代,雖有其編撰的《綜理眾經目錄》行世,但那隻是一個記錄過程,尚未形成體系或對佛典進行有機的結構安排,進入南北朝之後,眾多的佛教目錄學家企圖對佛典進行分類,安排其結構體系。有的從中國佛教的判教理論出發;有的從戒、定、慧等小乘三學出發;有的從經典內容出發,各自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到了隋代佛典的分類基本形成以大小乘、經律論來安排的格局。作為這種分類法的代表,是隋法經等所撰的《眾經目錄》(簡稱《法經錄》),它在大小乘、經律論外,還安排了西域賢聖及此方諸德著述一欄,從而確定了大藏經結構的基本格局

此後,大藏經的結構雖有所調整,但基本上以上述分類法為主。唐玄宗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長安西崇福寺沙門智昇撰成《開元釋教錄》,進一步完善了以前的分類法。智昇設計的大藏經結構如下:

1、大乘

1-1,般若部    1-2,寶積部   1-3,大集部

1-4,華嚴部    1-5,涅槃部   1-6,五大部外諸重譯經

1-7,大乘經單譯

2、大乘

3、大乘

3-1,大乘釋經論   3-2,大乘集義論

4、小乘

4-1,小乘單重合譯 4-2,小乘單譯

5、小乘

6、小乘

6-1,有部身論    6-2,有部足論

6-3,毗婆娑支派及余派

7、聖賢集傳

7-1,梵文翻譯集傳  7-2,此方撰述集傳

智昇以後,歷代藏經大部分都沿襲了這一分類法。近代學者梁啟超先生在他《佛家目錄中國目錄學之位置》一文中說:「要之,《開元錄》一書,踵《內典錄》之成軌,而組織更加綿密,資料更加充實,在斯學中,茲為極軌」。智昇在其《開元錄》中集前代之大成,創一時之新風,垂千年之典範,顯現出了我國古代文獻學方面的相當高的水平。

三、大藏經的合帙與分帙方式

藏經一大特點就是數量龐大。南北朝時期,一部大藏經可達3000餘卷。到了唐代,數目擴展到了5000餘卷。這麼多的佛典放在一起,是很不方便於查找檢索的,再者,有的佛經僅一部就有幾十卷甚至上百卷,如果不用一種適當的方式把它們集中在一起,任其散置,就根本無法尋找。因此,古代僧人便仿照傳統書籍的方式,將佛經每十卷左右分作一個小單元,稱作「一帙」,用一塊帙皮包捲起來。梁代沈約在《內典序》中稱:「經記繁廣,條流舛散。一事始末,帙異卷分」[7]。說明當時的佛典,已經採用合帙這種方式了。

早期合帙的,僅是一些多卷本的大部佛典,如把50卷本的《晉譯華嚴經》分作五帙等,大藏經形成後,則按照大藏經的結構體系,將一些內容與性質相近的小經也分別合帙。這樣便出現三種合帙的方式一是一部數十卷或數百卷的大經分作若干帙的;二是一部十卷左右的經自成一帙的;三是若幹部小經合為一帙的。

所謂「帙號」是指選用某一部經名或某一單字,用來作為該帙藏經的標志或代表。在寫本大藏經中,帙號一般都書寫在帙皮上。自刻本大藏經產生後,帙號還是刊刻在每卷經的首頁、末頁及每版的版首或中縫處,當大藏經由捲軸式改為折裝式後,原來的帙皮也演化成書函式的函套,此時帙號便書寫在函套上。

從現有的經錄來看,最早完整地記載大藏經合帙情況的,是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道宣律師所撰的《大唐內典錄·入藏錄》。該《入藏錄》共收經800部,3361卷,分成326帙,並逐一註明合帙的情況

合帙以後,整部大藏經成了若干帙,形態上出現了新的組合。原來用的軸、簽等標示名目的方法,已不再適合新形式的需要,於是新的標志法也就應運而生。先後出現的分帙方法要有:經名標志法、經名帙號法、定格貯存法、千字文帙號法等多種。其中千字文帙號法最為完善,應用也最久,從北宋至民國的千餘年間所有的大藏經,均是採用千字文標號。而其它三種分帙方式用在寫本大藏經上,或被廣泛地使用在各種經錄上面,雖久已不被採用,但對於早期大藏經的研究,還是大有裨益的,茲介紹如下:

經名標志法是大藏經合帙產生後,首先出現的一種標志法。它是由此前的書簽發展而來的,具體方法是:

(一)、一部經分作多帙:

如《大法陀羅尼經》,一部20卷,應分作兩帙,便標志作:

「《大法陀羅尼經》,第一帙 ,第二帙」。

(見敦煌遺書伯3432號)

(二)、一部經自成一帙:

如《十住斷結經》,一部10卷,本身作一帙,便標志作:

「《十住斷結經》,一帙。10卷」。

(見敦煌遺書斯2142號)

(三)、多部經合作一帙:

如《無所菩薩經》,4卷;

《觀察諸法經》,4卷;

《佛藏經》,4卷;

上述三部經在《入藏錄》中合為一帙,在敦煌遺書中卻標志作:

「《無所菩薩經》,三部十二卷,一帙」。

(見敦煌遺書伯3432號)

由此可知,凡屬多部經合作一帙的,在標志時均只依據經錄標出該帙經的第一部經名,並標著總卷數,有時也標著部數等。在這裡出現的這個經名,實際上已不再代表這部經本身,而是代表這部經所在的那一帙經,所以將這種標志法稱作「經名標志法」。

經名帙號法,是在經名標志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佛藏帙號標志法。下面特以敦煌遺書伯3010號為例,分為多部經合作一帙,一部經自成一帙及一部經分作多帙三種情況來了解一下經名帙號法的使用特點。

(一)、多部經合作一帙:

如《大方等十輪經》等三部,帙號標為「輪」。

維摩詰經》等五部,帙號標為「詰」。

從上面例證可以看出,凡屬多部經合作一帙的,均系從第一部經的經名上擷取某一單字作為該帙的帙號,在擷取時似乎並沒有什麼一定之規。

(二)、一部經自成一帙:

如《入楞伽經》,10卷,帙號標為「伽」。

《賢劫經》,12卷,帙號標為「劫」。

從上可知,一部經自成一帙的,則從該經的名稱上擷取某一單字,作為該帙的帙號。擷取的方法,似乎也沒有什麼一定之規。

(三)、一部經分作多帙:

當一部經分作多帙時,有如下兩種情況

1、列出帙號:

如《大菩薩藏經》,20卷。

帙號標為:「第一帙,藏一;第二帙,藏二」。

2、不列帙號:

如《放光般若經》,20卷。

帙號標為:「《放光般若經》,第一帙,第二帙」。

從上面所列的三個部分來看,經名帙號法主要用於多部經合作一帙的時候,而在一部經自成一帙,一部經分作多帙的時候,它似乎與經名標志法在混合使用。或者說,它只是經名標志法的一種輔助手段

經名標志法和經名帙號法的最大缺點便是無序。由於無序,既不能反映大藏經的整體性也不能反映本帙在大藏經中的位置。一部好幾百帙的大藏經,如果任意堆放,就很難從中找到所需要的經典,也很難進行管理。故而我國古代的僧人們創造了一種定格貯存法來存放大藏經,與經名標志法和經名帙號法相配合。

在道宣律師《大唐內典錄·入藏錄》中有關於當時長安西明寺大藏經所用的定格貯存法的完整記錄,我們現在便可據此復原出當時的貯存方法

大立櫥一個,豎向分為左、中、右三大間,每間又分九個橫隔,其中左邊第二、第四兩層橫隔又分成二個小隔間。存放經卷時,大體按照先上後下,先中間,後左右的次序。每一帙存放於哪一格中固定不變,並用牓標明。這樣一來,便可達到「依別入藏,架閣相持。帙、軸、簽、牓標顯名目,須便抽檢,絕於紛亂」[8]的要求了。具體情形列表如下:

 左  間 中  間 右  間

一隔 大乘經重譯  8帙 小乘經一譯  6帙 大乘論  10帙

二隔 同上  14帙 同上  14帙 同上  25帙

三隔 小乘經一譯12帙 同上  11帙 同上  16帙

四隔 同上  11帙 同上  13帙 小乘論   46帙

五隔 同上  13帙 同上  12帙 同上  12帙

六隔 同上 3帙小乘重譯  6帙 同上  10帙 同上  9帙

七隔 小乘律  10帙 大乘經重譯 12帙 賢聖集傳  10帙

八隔 同上  11帙 同上  12帙 同上  8帙

九隔 同上   7帙 

千字文帙號,即以《千字文》來作為大藏經的帙號。《千字文》是南北朝時梁朝的周興嗣編寫的,在《梁書》中明確記載有:「自是銅表銘,柵塘碣、北伐檄、次韻王羲之書千字,並使興嗣為文,每奏,高祖輒稱善,加賜金帛」[9]。這部書所選用的一千個字都是古書上的常用字,互不重復,四字一句,每句成文,前後連貫,壓有韻腳,適應了兒童識字造句的需要。因此,從南北朝到清末的1400多年中,成為了影響最大流傳不衰的童蒙讀物,可以說凡識字者人人皆背得滾瓜爛熟。由於大藏經需要一種有序的文字作帙號,而《千字文》有一千個互不重復的字,又是識字者人人會背的,這真是天造地設,似乎是專為用作大藏經帙號而準備的。

用《千字文》作帙號的方法如下:將全藏經典依其結構體系依次排列好,然後按照篇幅多少分成帙,每帙大約是10卷經左右,如遇到一些很短的小經,一帙可能包括20多卷甚至更多。分好之後,用帙皮將它們包捲起來,按照各帙的先後順序與《千字文》逐一配置,每帙給一個千字文號。例如第一帙為「天」號;第二帙為「地」號;以下依次為「玄」、「黃」、「宇」、「宙」、「洪」、「荒」……等。帙號一般均寫在帙皮上,刻本藏經為了使板片不錯亂,還將帙號刻在每一塊板片上。

採用《千字文》作帙號後,有序的千字文帙號便將數千卷佛典組織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只要對佛典的結構體系稍有了解,便可以憑借帙號大體判斷出該帙在藏經中的位置,隨而大體上判斷它的內容。此外,採用《千字文》作帙號,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通過帙號把這一帙的經典相對固定下來了。從而使這種統一的藏經在千年的流傳過程中,再也沒發生散失湮沒的情況

採用《千字文》作帙號,是我國古代僧人一大創舉,王重民先生在《中國目錄學史論叢》中說,千字文帙號「可以說是我國現存最古的排架號。那時候,排架號和索書號是統一的,這種千字文的編號也可說是我國最古的索書號。從這些特徵,可以極清楚地認識到公元八世紀初葉,我國圖書館在藏書和取書上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相當科學程度」。因此,該帙號被發明出來後,歷代沿用不衰,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大藏經的書寫及裝幀形式

從總體上講,古代佛經的書形式與古代其它書籍的書形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只不過早期的佛典。主要是以寫本為主,采有的是捲軸裝,而後期的佛典大多是雕版印刷,以經折裝和方冊裝(線裝)居多。

東漢以後,紙張逐漸成為我國書寫的主要材料,早期的佛典就是以紙為載體,傳抄下來的。當時的書方式是:抄寫時,第一張紙起首空二行,先寫書名。另起一行寫正文正文寫完後,末尾另起一行再寫書名、卷數。有時還寫上抄寫人姓名、抄寫時間、用紙數、文章總字數,甚至校對人、審閱人、監事人的姓名等,有的還附有抄寫人的題記。內容較長的經文,一張紙往往抄不完,可以換一張紙接著抄,有時也接著抄在背面。一部用多張紙抄寫的經典,在抄完之後,便按順序把這些紙粘接起來,成一橫幅。橫幅的長短,視經典內容而不等。短卷有兩三張紙,長卷有十幾張紙的。在此敦煌藏經發現數萬佛經,為今人研究古代佛經的書形式,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所謂「捲軸裝」,就是用一根木棒、竹竿或其它圓形器物做軸心,把橫幅紙卷尾部粘套在軸上,然後圍繞著這根軸心,從左至右卷束起來,再把最外一層的末端用堅韌空白紙或絲織品製作的所謂「褾」固定起來,在褾頭上再配上一條帶子,帶子的下面繫上一個簽子,便可把佛典卷捆好。這就是捲軸裝的經典,亦稱「卷子書」。

捲軸裝的佛典,經名一般均寫在卷首,一打開就能看見。但為了方便起見,有的寫在卷首背面,稱為「簽題」或「書簽」。這樣一抽出捲軸,不用打開就能看見。在敦煌遺書中,經常可以見到這類書簽。但是,如果典籍過多,堆放在書架上面,書簽就會壓住,無法一目瞭然。於是,古人便想出另一種辦法,在軸頭上用絲線懸掛一個書簽,標明該卷的經名、卷次等。「鄴侯家鄉書,插架三萬軸,一一懸牙簽,新若手未觸」[10]。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在傳世的大藏經中,北宋以前的寫本佛典採用的均是捲軸裝;在刻本大藏經中,早期《開寶藏》與大字本《契丹藏》仿照寫本藏經,是捲軸裝;而《趙城金藏》承襲了《開寶藏》,故而也是捲軸裝。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佛教在我國有了相當的發展,這就發了人們對經典的大量需求。由於寫本經書費工、費時,已無法充分滿足這種要求,這就從一個側面促使人們去改革書籍的生產方法。無比勤勞、智慧,並具有卓越創造才能的勞動人民,終於在公元七世紀發明了大量生產書籍的新技術——雕版印刷術。

早期的印刷術,就是將文字、圖畫雕刻成印板,然後用水墨刷印到紙上。這種雕版印刷,起源於先秦以來的印章、封泥的使用和石刻碑文的捶拓。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雕版印刷術始於唐代。明人邵經邦在《弘簡錄》中說,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唐太宗曾下令雕印長孫皇後編寫的《女則》,這說明早在唐初即已開始有印本書了,而現存最早的實物,便是敦煌石窟發現的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王玠刻印的《金剛經》。

這部經高30.5厘為,長488厘米,全經用七個印張粘貼而成。卷首扉畫是現今存有最早的版畫,畫有釋迦牟尼佛說法圖,其後便是《金剛經》全文,在卷尾還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的題記一行,無論圖畫和字都雕刻得渾朴凝重,精美異常。這部舉世聞名的唐代刻本佛經,上個世紀初剛一面世,便被英國人斯坦因竊去,實在令人切齒痛心。

自雕版印刷術發明以後,歷代藏經除採用捲軸裝以外,最為流行、採用最多的裝幀方式還有經折裝(梵筴裝)和方冊裝(線裝)兩種

捲軸裝的佛經不僅翻檢費事,而且頌讀起來也頗為不便。因此,佛教徒們對捲軸裝佛經進行了改革,將捲成長卷的佛經,按照一定的長闊度,一反一正反覆折疊起來,後面托以素紙,使其成為前後連接的摺子,然後,再在頭尾加上比較厚的封面、封底。考究的還用布、帛、絹、綾裱成冊頁,它翻閱起來成為折疊狀的本子,合起來則成為一本長方形的書冊,這就成為「經折裝」。因為它先是佛教徒參照了印度「貝葉經」的裝幀形式,用來裝訂佛經的。所以又被稱為「梵筴裝」。

傳世的經折裝佛典,數量最多,流傳的時間也最久。早期的傳本就有五代的佛經。大量攫取我國敦煌石窟寶物的斯坦因,在《敦煌取書經》中說:「又有一冊(五代時)佛經。印刷簡陋,然頗足見自舊型轉移以至新式書籍之跡。書非卷子本,而為折疊而成,蓋此種形式之第一部也」。又如宋刻本《經律異相》卷二十一,在折縫處便刻有字、卷、頁數和刻工姓名,後面裝有可以折放的厚紙板,並附有書簽。當看完後,便可以把厚紙板摺合起來,然後插上書簽,類似後來的函套,非常便於閱讀和保藏。這是我國古代佛典的裝幀技術,從捲軸制度正式進入冊葉制度的一次重大轉變。

由於經折裝佛典,不僅在閱讀、翻檢、保管、收藏方面比捲軸裝更為方便,而且在製作、材料方面比捲軸裝省工、省時、省料,所以它出現不久,就取代了捲軸裝的地位,成為歷代藏經的一種主要裝幀方式。自北宋以後,《崇寧藏》、《毗盧藏》、《圓覺藏》、《資福藏》、《磧砂藏》、《普寧藏》、《元官藏》、《洪武南藏》、《永樂南藏》、《永樂北藏》、《楊家經場藏》、《萬曆藏》、《龍藏》等絕大部分,均採用了經折裝。

自明代中葉起,對於藏經的裝幀又有了新的變化,開始使用線裝來製作成方冊藏。線裝書的出現,是我國裝幀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進。由於這種裝訂形式適應了書籍出版的客觀需求,很快得到了普及、推廣,並最終成為佛經的主要裝幀方式在此後的三四百年間,基本上是線裝書的一統天下。直到今天,用宣紙、連史紙或毛邊紙印製的古籍,或仿古影印本,仍然採用這種裝訂形式

線裝的具體方法是:將刷印好的書頁按版心中縫折疊,字面向外,背面向內,然後依次疊放,再把書皮切裁成與書頁大小相同的兩張紙,一張做封面,一張做封底,分別放在疊好的書頁的上面和下面,在靠近書背處按照書籍的大小寬窄,用錐子打上幾個孔眼,最後穿上棉線或絲線即可。一般線裝書打四個孔,稱為「四眼訂線法」;較大的書則在上下兩角再各打一個孔,稱為「六眼訂線法」。

線裝大藏經的封面、封底用紙,在色澤和質量上是頗為講究的。在色澤上,一般多採用米黃、栗殼或磁青等色,在質量上要求軟硬適度、韌性較強的紙,故多常用棉連紙、羅紋紙、高麗紙、山西皮紙等。此外,為了防止書角受到磨損,還往往配上包角,或在封面裡襯以對書頁起到一定保護作用的護頁,有些則完全採用絹、綾、錦、綢來製作書皮,顯得更加精緻典雅。

線裝書牢固、美觀,封面、封底又柔韌可卷,閱讀起來非常方便,它的許多優越性,即使是現代的平裝或精裝書也無法比擬。故而我國明代的《嘉興藏》、民國的《頻伽藏》、《普慧藏》,均採用了線裝方冊本這種裝幀方式

以上所述,便是我國歷代藏經所採用的三種主要裝幀形式,裝幀形式的演變,完全是與我國圖書的發展歷程相同步的。早期的「捲軸裝」,並不適宜佛典的普及與使用,卻是中國廣泛流行的一種裝幀方式,從中可以使人感受到外來佛教走進中國、邁向社會的軌跡;折本大藏經的久盛不衰,除了是為仿製印度「梵筴裝」,體現這種宗教情結之外,讀誦的方便,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在清代「線裝本」早已佔據主導地位,而《龍藏》依然採用這一裝幀方式,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但其終究無法逆轉圖書發展的進程。線裝方冊本最終在大藏經上的廣泛使用,是歷史的必然。

五、大藏經的版本特徵

我國的大藏經,在宋代以前,均是以「寫本」形式流通,隨著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大藏經也呈現出顯著的特徵。漢文雕版大藏經,流傳至今並有確切實物驗證者,共有二十一部,下面就以時間為線索,結合每一部大藏經的版本特徵,做一簡要說明:

宋代共刻有《開寶藏》、《崇寧藏》、《毗盧藏》、《資福藏》、《圓覺藏》、《磧砂藏》等六部漢文大藏經。其中《開寶藏》是官刻本,其餘均是私刻本。

《開寶藏》,宋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命宦官張從信前往益州(今四川成都)開雕,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完成,共有經板十三萬塊。初刻是以唐智昇《開元錄·入藏錄》為依據,共收經1076部,5048卷,分作480帙,千字文帙號自「天」至「英」。本藏為捲軸裝,每版正文23行,每行14字。版首另用小字刻有經名、板號、帙號,卷末刻有雕造的年月。後於咸平、天禧、熙寧年間曾多次修訂,增入《貞元錄》入藏經典及宋代新譯經典1580卷,全藏增至653帙,6620卷左右,並改正彌補了初刻時的若干謬漏。

《開寶藏》是我國第一部雕版官刻大藏經,但可惜的是,全藏早已佚失,傳世本極為珍稀。現存年代最早的印本為刻於開寶五年(公元972年)的《大般若經》卷五八一,「李」字型大小殘卷。

《崇寧藏》,北宋福州東禪寺私刻大藏經,也是我國第一部私刻大藏經。開雕於宋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完成於宋徽宗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共收經1430餘部,5700餘卷,分作564函。千字文編號自「天」至「勿」。本藏是我國首次採用經折裝的大藏經,每版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此種版式為後代多數大藏經所承襲。同時,本藏還首次以「函」為單位,將原附於各卷的佛經音義獨立成卷,附於該函之末。在南宋乾道、淳熙年間,又續雕了《大慧語錄》等16函,全藏始成1440部,6108卷,580函。該藏的雕印活動一直延續到元泰定年間,共歷240餘年。現全藏已佚,日本尚存有部分印本,此外則較為稀見。

《毗盧藏》,宋代福州開元寺私刻大藏經。開雕於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完成於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其後,在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曾兩次續雕。全藏共收經1451部,6132卷,分作595函,千字文函號自「天」至「頗」。本藏為折裝本,每板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其卷首之經題及卷尾之千字文等,均與《崇寧藏》相同,只是版面較小,且每函缺少音義。本藏的刷印活動一直持續到元大德年間。現全藏已佚,日本尚存有部分印本。此外則較為罕見。

《圓覺藏》,又名《前思溪藏》,宋代湖州思溪圓覺禪院私刻大藏經。圓覺禪院系北宋末年密州觀察使王永從與其弟崇信軍承宣使王永錫等特為王氏家族所創建的寺院。本藏亦由王氏家族獨資雕印。開雕於北宋末年,完成於南宋高宗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共收經1435部,5480卷,分作548函,千字文函號自「天」至「合」。本藏為折裝本,每板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該藏各經音義分別附於各帖之末,除少數經卷外,全藏無題記與刊刻記。本藏的刷印活動約終止於宋末,現日本所存該藏印本較多。國內則較為少見。

《資福藏》,又名《後思溪藏》,宋代安吉州法寶資福寺私刻大藏經,該藏開雕及完成年代不詳。全藏共收經1459部,5940卷,分作599函。千字文函號自「天」至「最」,本藏版式與《圓覺藏》相同,每板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目前學術界有部分人認為,法寶資福寺即是圓覺禪院後身。《資福藏》的前548函完全依據《圓覺藏》的原板刷印,僅後51函為其後補雕的,所以兩藏實際上是同一副經版,屬同一部藏經,主張把它們合稱為《思溪藏》。現日本藏有該藏的印本較多。清朝末年,我國學者楊守敬曾從日本購回一部,但此藏原缺600餘卷,且有不少抄補殘缺之處,現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

《磧砂藏》,平江府磧砂延聖院的私刻大藏經,約開雕於南宋理宗寶慶(公元1225~1227年)或紹定年間(公元1228~1233年)。中途曾因延聖院火災及南宋滅亡等原因,中斷約30年。直到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方始告竣,歷時約90年。全藏共收經1532部,6362卷。分作591函,千字文函號自「天」至「煩」。該藏是折裝本,每板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該藏開雕於南宋,完成於元代,直到明代初年仍在刷印流通,經常有人將零本視作元本,但習慣上仍稱為宋藏。該藏以往未見著錄,自上世紀以來,在陝西開元寺、卧龍寺,山西太原崇善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上世紀初購自北京)發現該藏各一部。

遼代所刻的官版大藏經,一般稱為《契丹藏》或《遼藏》。它約開雕於遼聖宗統和時期(公元983~1012年),完成於遼道宗清寧年間(公元1055~1064年)或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之前。共收經1373部,6006卷,分作579帙,千字文函號自「天」至「滅」,本藏屬捲軸裝,每版正文大抵為24行,亦有27~28行不等者,每行字15~18不等。每版另有小字所刻經題、卷數、板號、千字文編次等。現全藏已佚,但房山雲居寺遼、金時期所刻佛經,即以該藏為底本,尚有石經存世。1974年又從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佛像中,發現藏經本10餘卷,人們可據此復睹該藏的風貌。

另據日僧釋宓庵《丹本大藏慶贊疏》稱:「帙簡部輕,函未盈於二百;紙薄字密,冊不滿於一千;殆非人功所成,似借神巧而就」[6]。人們據此推斷,《契丹藏》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應縣木塔出土所示的大字本;另外還有一種是小字本。可喜的是,近年已在河北發現了小字本遼代刻經,學者們認為這就是當年的小字本《契丹藏》。

金代流傳下來的大藏經,只有一部《趙城藏》,它是1933年在山西省趙城縣霍山廣勝寺被發現的,故有此名。《趙城藏》是金代解州天寧寺的私刻大藏經。約開雕於金熙宗皇統九年(公元1149年),完成於金世宗大定十三年(公元1173年)。全藏共收經1570部,6900餘卷,分作682帙,千字文帙號從「天」至「幾」。本藏是捲軸裝,每版正文23行,每行14字,版首另有小字經題、板號及千字文編次。新中國成立,該藏被移至北京圖書館保存,僅剩4800卷,1959年,在西藏薩迦北寺發現該藏南宋理宗丙辰(公元1256年)印本,約540卷,現藏北京民族文化宮。

《趙城藏》的主體部分系覆刻《開寶藏而成,是現存一切大藏經的「祖本」,同時,在刊刻時還吸收了《契丹藏》的若干優點。因此,在《開寶藏》、《契丹藏》全藏已亡佚的今天,《趙城藏》的發現佛教文獻學上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據悉,我國的《中華藏經》(漢文部分),即是這一稀世孤本作為基礎性底本,來進行編輯的。

明代紫柏大師在《徑山藏·刻藏緣起中說元代共刻有十幾種藏經。但長期以來,人們只見到《普寧藏》一種。因此,一般所講的元藏,都是指《普寧藏》。近些年又有一些新的實物資料被不斷發現,如1982年在雲南省圖書館發現了《元官藏》;1984年在北京智化寺發現了《不知名元藏》。可以預測,還應有一些元代《大藏經》有待於人們去發現

《普寧藏》,全稱《杭州餘杭縣白雲宗南山大普寧寺大藏經》,它是元代佛教一個宗派——白雲宗所刻的大藏經。開雕於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77年),完成於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全藏共收經1430部,6004卷。分作558函,千字文函號自「天」至「感」。元成宗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曾補雕一次,全藏遂擴展為1594部,6327卷,587函,千字文函號自「天」至「約」。本藏是折裝本,每板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該藏的主體部分是依據《圓覺藏》復刻的,但版式略小於《圓覺藏》,現在山西太原江蘇蘇州雲南昆明等地均收有全藏,亦時有零本散見於各地,日本寺廟亦藏有多部,如東京淺草寺就藏有一部。

《元官藏》,元朝晚期雕刊的官版藏經。約開雕於元文宗天歷三年(公元1330年),完成於元惠宗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全藏至少收經6500餘卷,分作651函,是當時規模最大的一部漢文大藏經,千字文函號自「天」至「於」。本藏也是折裝本,但版式是目前已知所有藏經中最大的,每版42行,折為7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氣魄宏大,行格疏朗。上下雙欄,外粗內細,在卷末還附有硬黃紙書殼,甚為罕見。此藏以往未見著錄,1982年發現雲南省圖書館,現存32卷。據專家推斷,日本鐮倉一帶可能藏有該藏的若干零本。

《不知名元藏》,1984年北京智化寺從如來殿佛臟中發現三卷帶有千字文編號的元代刻本佛經:《大金色孔雀王咒經》、《陀羅尼集經》、《大寶積經》。版式與《趙城金藏》相同,也是捲軸裝,但千字文編次卻與之不符。發現者認為,它很可能就是人們尋訪已久的《弘法藏》(相傳元代初期雕刊的一部官版大藏經),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者提出反對意見。有關此藏的問題,尚須進一步深入考證。

據現存資料表明,明代我國共刻有6部大藏經,其中官版3部,私版3部。《洪武南藏》,是明代最早的官刻大藏,開雕於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至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雕刻完成。全藏共收經1600餘部,7000餘卷,分作678函,千字文函號自「天」至「魚」。本藏為折裝本,每版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因該藏存世僅十年,板片就因火災而焚毀,所以一般人都不知有此藏存在,1934年在四川崇慶縣上古寺發現一部,為海內僅存之孤本,但已略有殘缺,並有若干抄補本及坊刻本在內。現藏於四川省圖書館。

《永樂南藏》,明代永樂年間所雕官刻普及本,開雕於明成祖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完成於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全藏收經1610部,6331卷,分作636函,千字文函號自「天」至「石」,本藏為折裝本,每版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本藏板片收貯於南京報恩寺,供全國各寺院請印,印本按不同紙質及裝幀,分九等計價。該藏的刷印活動一直延續至明末清初,雖刻工比較粗糙,但流通量很大,故傳世印本比較多。

《永樂北藏》,明朝宮廷刻本大藏,明成祖遷都北京後所刻,故稱北藏。開雕於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完成於明英宗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本藏共收經1662部,6924卷,分作693函,千字文函號自「天」至「塞」。本藏亦為折裝本,但為了表現宮廷本的氣魄,加大了字體與版心,每版25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5行,每行17字。將字體改為秀麗的趙體,因該藏專供頒賜各名山大寺之用,所以傳世本較罕見。

《楊家經場藏》,明代私刻大藏經。該藏系明初由杭州眾安橋楊家經場據《磧砂藏》覆刻而成,約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完成。全藏的版式、收經情況、千字文編次,均與《磧砂藏》同。近年發現北京,現存3000卷以上,有永樂年間、宣德年間的兩種印本,現分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和中國佛教協會。

《萬曆藏》,明末清初刊刻的私版大藏經。約開雕於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完成 於清順治四年(公元1657年),全藏收經1659部,6234卷,分作678函,千字文函號自「天」至「魚」。本藏是折裝本,每版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本藏是以《永樂南藏》為底本覆刻而成,但增加了《永樂北藏》續刻的41函經及個別其它經典。該藏此前未見著錄,1983年在山西寧武縣文化發現一部,僅缺失18整函及少數零本。

《嘉興藏》,又名《徑山藏》,明末清初的私版藏經。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正式在五台山開雕,後因故遷至浙江餘杭徑山,最後由嘉興楞嚴寺總括其成,至清康熙五年(公元1676年)完工。全藏分《正藏》、《續藏》、《又續藏》三部分,《正藏》按《永樂北藏》覆刻,千字文編自「天」至「史」,總計1662部,6924卷,分作210函,《續藏》收入藏外典籍248部,約3800卷,分作95函。《又續藏》續收藏外典藉318部,約1800卷,分作47函。《續藏》與《又續藏》未以千字文編號。清康熙六年(公元1677年),從《續藏》、《又續藏》中抽去錢謙益等人的著作共9函,故該藏共計收經2090部,12600餘卷,343函。

《嘉興藏》一改過去捲軸裝、經折裝的傳統,採用線裝方冊本,版心接近正方形,每版20行,分為2個半頁,每半頁10行,每行20字,仿宋黑體,有邊框、行線及書口,書口刻有部類、經名、頁碼、千字文編次等,每卷末頁還刻有施刻人的願文,以及寫工、刻工、校工的姓名,雕版的時間地點,本卷的字數及用工銀兩等。這些作法,對後世佛經的裝幀形式影響頗大。此外,《續藏》、《又續藏》搜集保存了大批的藏外文獻,可謂「功勛卓著」。近年台灣已將該藏全部影印出版。

《龍藏》,清代唯一的官刻漢文大藏經,因每卷首頁均有雕龍「萬歲」牌,故有此名。開雕於清世宗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至清高宗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完成。全藏共收經1669部,7168卷,分作724函,千字文函號自「天」至「機」。本藏為折裝本,每版25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5行,每行17字,該藏前485函(從「天」到「漆」)乃覆刻《永樂北藏》;後293函(從「書」到「機」)內容較《永樂北藏》有增減,《龍藏》板片共雕刻了79036塊,原藏在故宮武英殿,後移至柏林寺,1982年又轉藏智化寺,後經趙朴初提議,最終被移藏於房山雲居大殿內。該板片雖略有殘損,但基本上完好,是我國歷代木刻藏經中,唯一尚存之板片,極其珍貴。

民國時期,我國曾編印過兩部藏經《頻伽藏》與《普慧藏》,這兩部藏經是運用近代印刷技術,改為「鉛印線裝」出版的。

《頻伽藏》,是清末民初上海頻伽精舍私版大藏經。它出版於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至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全藏共收經1916部,8416卷,線裝為413冊,另附目錄一冊,分裝成40函,每函千字文編次從「天」到「霜」,經文用4號鉛字排印,每頁40行,折為2個半頁,每半頁20行,每行45字。有書口及邊框,無行線,書口上印有經名、頁碼等。客觀地說,《頻伽藏》校勘比較粗糙,錯亂也較多。但目錄上附有《資福藏》、《普寧藏》、《嘉興藏》、《龍藏》、《高麗藏》五種藏經的千字文編次,比較便於檢索。

《普慧藏》,是1943年由盛普慧出資編印的私版大藏經。原計劃以網羅南傳、北傳所有經典,校正前代印本之漏誤,訂正歷代翻譯名義的異同,搜集各藏的遺佚為目的。但後來只出了100冊,未能按計劃全部完成。本藏系線裝本,小21開,4號鉛字排印,校勘精良,資料價值也很高,但因印本較少,所以不大為人所知。新中國成立後,《普慧藏》的紙型轉藏於南京金陵刻經處,現仍保存完好。但大批手稿,包括已編輯好,但尚未付印的稿子,均毀於十年動亂中,十分可惜。

六、大藏經的判定與鑒別

一般來講,我國的漢文佛典可分為寫本與刻本兩大部分。寫本的佛經流傳下來的極少,並且以唐代的作品最為規範,成就也最高,故又稱為「唐人寫經」。其中以敦煌藏經洞出土的最為豐富,約佔存世量的九成以上。而刻本的佛經保存下來的非常多,但內容形式十分龐雜。總的來說,寫經非常少見,也就很不容易鑒定真偽。刻本經雖多,但需要掌握很多的必要知識也不可輕易斷言。

我們這裡所提及的寫本,泛指隋、唐、五代時期或更早期的佛經寫本,最起碼也是北宋以前的「卷子本」,這樣界定是為了區分雕版印刷術產生前兩種不同的時間概念。因為自唐以來,宋、元、明、清的寫本佛經還是層出不窮,直至現在,照樣有寫本佛經流通,只不過與我所說的寫本已經不是一個概念罷了。

鑒定寫本的真偽,可以從紙質、書法、用筆、劃線、用墨等方面去判定。首先,應考慮它的紙質。寫經的用紙是很有特徵的,據日本學者藤枝晃研究,北朝寫經用古麻紙,它是用破舊麻布為原料製成,偶爾紙中還留有較粗的麻條纖維;隋朝寫經用麻、樹皮等製成的薄麻紙;初唐、中唐則用麻、樹皮等製成的厚麻紙,這一時期的紙質量較好,一般見不到麻條纖維。其次,可以從書法上來考查。北朝寫經用的是鹿毫筆,寫的是帶有隸書味道的古楷書。而隋唐時期則使用兔毫筆,寫的是較為肥厚的標准楷書,這一時期寫經的書品是很高的。最後,還要看「暗線」如何。寫經時為了抄寫整齊,抄經者往往先在紙上打好格,稱為「烏絲欄」。古人打烏絲欄時,用的是鉛條或淡墨的細線條,今人則用鉛筆。古人為了打好烏絲欄,北朝時用針點孔的方法來定位,隋代時用毛筆點淡墨點,到了唐朝時,則開始用一尖銳物體在上面壓一個小點,但今人則多用鉛筆點一下。這些都可做為鑒定的依據。

我們要鑒定一個卷子的真偽,主要是從以上幾方面來著手的。至於它的年代,可以從寫經卷子上的題記中獲得,也可通過上面所列的幾種方法來綜合判定。必要時還可以運用現代的科學方法,對寫經的紙張、墨痕進行c14測試分析,則可確定它的絕對年代,從面辨別真偽。

刻本佛經可以分作兩種:一種是藏本,即由大藏經中散出之本,一種便是另本,多系民間經坊及一些個人、家族團體寺廟發願刊刻的單部佛典。一般來講對佛經的判定就是指判斷它是藏本,還是另本,是官刻、私刻還是坊刻本。為此首要看有無千字文編號,另本均不帶千字文編號,凡有千字文編號的,一定是藏本,或是據藏本覆板翻刻的。偶然也會遇到有些坊刻本在翻刻時照刻了千字文帙號,再加上坊刻題記,但這是極少數。因此有無千字文帙號是區別藏本與另本的主要依據。

那麼,我們若是發現了一部刻本佛經,上邊有千字文帙號,又如何來判定它到底屬於那部大藏經呢?

首先,要看它的裝幀形式。如前所述,我國的刻本藏經共有三種裝幀形式:捲軸裝、經折裝、方冊裝。早期的《開寶藏》與大字本《契丹藏》均仿製寫本藏經是捲軸裝;《趙城金藏》承襲了《開寶藏》也是捲軸裝。至於《崇寧藏》、《毗盧藏》、《資福藏》、《普寧藏》等其它宋元藏經都是經折裝,明清兩代,除了《嘉興藏》是方冊裝外,其餘均是經折裝。民國兩部藏經《頻伽藏》、《普慧藏》均是鉛印線裝方冊本。

其次,要看藏本的版式。所謂版式是指,一塊木板設計了怎樣的邊欄,一共刻了幾行,每行幾個字。如果是經折裝,還要看一版(即一個印張)共折為幾個半頁。如《開寶藏》、《趙城藏》都是每版23行,每行14字。大字本《契丹藏》每版24行,每行15-18字不等。《崇寧藏》則為每版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這種版式幾乎成為歷代折裝本的定式。但也有幾種藏經是不同的,如《元官藏》每版42行、折為7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永樂北藏》每版25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5行,每行17字;《嘉興藏》是每版20行,折為2個半頁,每半頁10行,每行20字。

另外,福州所刻兩藏《崇寧藏》與《毗盧藏》,思溪所刻兩藏《圓覺藏》與《資福藏》,均為折裝本,每版30行,折為5個半頁,每半頁6行,每行17字,不但版式相同,不少經的千字文編次也相同,那麼又如何來區分呢?這就需要從藏經的表題來仔細觀察了,福州印本均採用紺青色的紙作表紙,表題及千字文編次均用金字;思溪印本則用黃色紙作表紙,表題及千字文編次均用黑字,故可據此區分它們。

最後,還應該核對一下該經的千字文帙號是否與該藏的目錄相符。例如龍樹著、鳩摩羅什譯的《十二門論》,《開寶藏》編為「是」號;《金藏》編為「陰」號;《永樂南藏》編為「守」號;《永樂北藏》編為「造」號。根據這些編次的不同,也可以考訂出它所屬的大藏。此外,如何區分宋藏與元藏也是經常遇到的問題,最簡要的方法,就是觀察印本正文的粘貼方向。一般來說,宋藏的印本,其正文均自表紙內面從右側開始粘貼之;而元藏印本則均從左邊粘貼正文,恰好相反。

注釋:

[1]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記》卷十五,《大正藏》卷四十九,120頁中。

[2] 《辭源》第2434頁。商務印書館,1981年修訂第一版。

[3] (隋)灌頂撰《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卷五十,197頁下。

[4]  此採用《魏書·釋老志》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之說。

[5] (後秦)僧肇撰《注維摩詰經》卷一,《大正藏》卷三十八,327頁下。

[6] (梁)僧佑撰《出三藏記集》卷一,《大正藏》卷五十五,1頁上。

[7] (唐)歐陽詢等編撰《藝文類聚》卷七十七。

[8] (唐)道宣撰《大唐內典錄》卷八,《大正藏》卷五十五,302頁中。

[9] (唐)姚思廉撰《梁書》卷四十九,698頁。

[10](唐)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

[11](日)《東文選》卷一百一十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