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凱法師
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土信仰呈多元化的特點,但是缺乏共同性的信仰對象。以祭禮為例,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存在等級秩序,地位不同,祭祀對象有別。即使祖先的祭祀是遍行天下,但是仍然千差萬別,缺乏一致性。如朝野遍行的社祭,亦有帝社、郡社、國社、縣社、鄉社、里社之別。 佛教信仰傳入社會民間,在中華多樣化的傳統信仰之外增加了共同性的成分,使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共同的信奉對象、共同的信念與追求。基於佛教的共同信仰,信眾在僧人的指導下,共同從事佛教活動,如寫經、刻經、誦經、開石窟、造佛像和修佛塔等活動;同時,在佛教福田思想的號召下,從事修橋鋪路、濟貧賑災等慈善事業。
一、南北朝佛教的社邑
隨著南北朝佛教的盛行,逐漸形成以相同信仰為聯系的集合結社;而且,具有道德感化力的僧人,在推行教化之時,亦會產生以僧人為中心的信仰團體。這種信仰共同體、信仰組織或集會,稱為「社」、「法社」、「邑」、「邑會」,或「邑義」、「義邑」、「義會」等。
早在東晉時代,廬山慧遠便有結社活動,慧遠曾制訂《法社節度》,可見他已經對「法社」已經制定組織的制度。贊寧《大宋僧史略》闡明社邑的源流:
晉宋間有廬山慧遠法師,化行潯陽,高士逸人輻湊於東林,皆願結香火。時雷次宗、宗炳、張詮、劉遺民、周續之等,共結白蓮華社,立彌陀像,求願往生安養國,謂之蓮社,社之名始於此也。齊竟陵文宣王募僧俗行凈住法,亦凈住社也。梁僧祐曾撰《法社》,建功德邑會文。歷代以來成就僧寺,為法會社也。社之法,以眾輕成一重,濟事成功,莫近於社。今之結社,共作福因,條約嚴明,愈於公法。行人互相激勵,勤於修證,則社有生善之功大矣。
贊寧認為廬山慧遠的蓮社,為最早的社邑;南齊竟陵王蕭子良集聚僧俗二眾,舉行布薩法會,亦即是凈住社,可能是因為定期舉行布薩。蕭子良經常在邸園開設齋會,在《齊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錄》中,有《述羊常弘廣齋》、《華嚴齋記》、《述放生東宮齋》、《八日禪靈寺齋並頌》、《龍華會並道林齋》等。贊寧對社邑的功能,強調為「以眾輕成一重,濟事成功」,就是彙集眾人的力量,舉行社會慈善事業;而且在社邑中,「條約嚴明,愈於公法」,說明社邑內部具有嚴格的制度。
南朝的社邑主要是「法社」一類,著重舉行講經等玄學式的活動,參加者多為上層社會中人,這與南朝貴族門閥制度有關。但是,北朝的佛教注重實踐,具有庶民性、世俗化的特點。北朝的社邑等團體組成的過程或是由一位乃至於數位僧人發起,領導俗人信徒組織而成的;或是由在家信徒主動組織信眾,再邀請僧人做為其組織之指導者。這些團體成員共同參與造佛像、建寺院、讀誦佛經、舉行齋會儀式,他們以佛教信仰為精神紐帶,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歸屬感與集體行為。如《邑主孫念堂等殘刻》:
神龜二年(519)三月十五日建
邑師惠感
邑主孫念堂吳
都維那吳
維那張
維那囗
僧囗
可見,這個造像團體是僧人惠感的領導下,以孫念堂為「邑主」,設有都維那、
維那等職責。在《常岳百餘人造像碑》中,出現的職務名稱有「都邑主」、「元心勸化主」、「勸化主」、「中正」、「都維那」、「維那」、「齋主」、「邑老」、「邑子」、「清信」等 ;在《趙阿四題名》中,還出現「典座」、「唄匿」、「香火」等。這些是與社邑管理有關的稱呼,「邑子」是社邑最基本的成員,常常被稱為法儀兄弟等;「邑主」即是社邑或邑義之長。「唯那」的職位來自僧官制度,北魏孝文帝時已成為沙門統的副長官,職責是輔助沙門統管理僧徒名籍、印牒等,並執掌戒律的執行和檢查;在邑義中,其職位常有「大都維那」、「都維那」、「維那」等,可見事務管理的職位變化。在社邑組織中,出家人的地位是有兩種可能:一、親自擔任邑主,組織與領導整個社邑或邑義的活動;二、擔任「邑師」,處於指導信徒的作用,主要是在舉行法會與佛事活動時進行指導。「典坐」原意是典床坐之意,系掌理眾僧禮拜的九件事:床坐、房舍、衣物、香花、瓜果、飲水的序分,以及請會的差次,也就是管理一切雜事;在隋代以後,上座、維那和典坐成為寺院的三綱。因此,邑義里的典坐可能借用寺院職事的名稱,其職掌殆系管理此一團體中在舉行法會時有關上述雜事。「化主」、「勸化主」可能是勸募人們加入義邑團體,或者勸募信徒襄助造像或舉辦齋會、法會者。
在社邑或邑義中,亦有借用魏晉南北朝時九品官人法中的「中正」之名,出現「中正」、「邑中正」或「邑正」的稱呼。如《伏虎都督元愷等題名》 :
邑中正伏虎都督樂元愷
維那伏虎都督張永貴
維那伏虎都督開韓仕
右箱菩薩主統軍帥升和
右箱菩薩主郭長囗
右箱菩薩主王顏懷
右箱菩薩主張子渕
阿難主張悉達
……
邑主介休縣功曹軍主尤道榮侍佛時
邑子王囗貴 邑子囗顯
邑子樂仕渕 邑子張道
邑子翟黑兒
囗像主張洪昌
可見,「邑中正」職位非常高,處於一種領袖的地位,亦是由世俗地位高的人。另外,這是在造像活動中的社邑活動,有像主、釋迦主、菩薩主、金剛主等,這是認捐建造一尊像或一個佛龕的費用。
在舉行齋會、儀式時,則會出現光明主、開光明主、行道主、清凈主、道場主、齋主、八關齋主。其中光明主、開光明主系和開光儀式有關,行道主是和行道的儀式有關,齋主、八關齋主、清凈主系和齋會有關,道場主則和提供舉行齋會、儀式的場所有關。另外,和供養此造像有關者,如香火主、燈明主。
總之,南北朝佛教徒通過「社邑」、「邑義」、「法邑」等組織團體,營造佛像、窟院,或舉行齋會、寫經、誦經等行事;同時,也是為了修橋補路、造井種樹、捐造義冢、施食予貧人等興福積德之事而組成的。
南北朝佛教徒熱衷於社會的慈善事業,這是受到佛教福田思想的影響,六世紀中兩部流行的經典尤其具有重大的影響。福田指人們為將來的福報所做的事,就好像播田撒種可致收獲一般。自西晉以降,有一些漢譯的佛典中提到了福田這個觀念,出現敬田、悲田等觀念,敬田是指佛、法、僧三寶,恩田是指父母師長,悲田是指貧窮者,苦田是指畜生。特別是西晉所譯《佛說諸德福田經》提到七種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此七法是:一者興立佛圖僧房堂閣;二者園果浴池,樹木清涼;三者常施醫葯,療救眾病;四者作牢堅船,濟度人民;五者安設橋梁,過渡嬴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飲;七者造作圊廁,施便利處。 敦煌莫高窟第296窟建造於北周,建造於隋開皇四年(584)的第302窟人字披下層,都是《福田經》的經變畫。這兩幅經變畫都是依據《佛說諸德福田經》的內容而繪製的。敦煌莫高窟第269窟北周壁畫,從此窟北頂中段開始,由西到東共畫有六個場景:一、立佛圖、畫堂閣,二、種植園果以施清涼,三、施給醫葯,四、曠路作井,五、架設橋梁,六、道旁立小精舍。前五個場景顯然是描繪《佛說諸德福田經》中所述七個福田的項目,至於第六個道旁立小精舍的場景,也是《佛說諸德福田經》中所述的福田之一;經中述說有一個名為聽聰的比丘,因前世曾在大道旁作小精舍,備有卧具與糧食,供給眾僧,兼提供行旅之人止歇;而他因行此功德,命終之後得以生天,為天帝釋,其後又下生為轉輪聖王九十一劫,今世又得以值逢釋迦牟尼佛等諸多福報。第302窟的人字西披下端,從北到南,繪有伐木、建塔、築堂閣建造佛圖的情景,以及設園池、施醫葯、置船橋、作井、建小精舍等場景。
六世紀時另外一部流行的經典––《像法決疑經》,對福田思想有更進一步的闡釋。此經並非譯自梵文的經典,而系北朝僧人所撰寫的,然而此經在當時不但相當流行,而且是對佛教界有很大影響的一部經典,六世紀時著名僧人的著作中亦引用了此經。 《像法決疑經》以常施菩薩為聽法對象,強調了布施貧窮孤老的重要性,最後說:「此經名為《像法決疑》,亦名《濟孤獨》,如是受持」。 經中極力強調布施的功德:
善男子,我今成佛,皆因曠劫行檀布施、救濟貧窮困厄眾生。十方諸佛亦從布施而得成佛。是故,我於處處經中,說六波羅蜜皆從布施以為初首。……善男子,此布施法門,三世諸佛所共敬重。是故四攝法中,財攝最勝。
經中以布施在六度、四攝中的重要地位,闡明布施為成佛的法門。同時,經中更特彆強調布施貧窮孤老的「悲田」,遠勝於施予佛法僧的「敬田」:「善男子,我於處處經中,說布施者,欲令出家人、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貧窮孤老乃至餓狗。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專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寶,悲田者貧窮孤老乃至蟻子。此二種田,此田最勝」 ,這些直接推動了南北朝佛教徒從事慈善事業。
在佛教福田與慈悲思想的鼓勵與影響下,通過「邑」、「義」、「社」等佛教民間組織,鳩集資金與人力,佛教徒致力於賑災濟貧、看病行醫、鑿井修橋鋪路等,於是義井、義橋、義冡等慈善事業得以開展。宋施宿等撰《會稽志》卷十九解釋義井等:
義井……義者,蓋以眾所共汲為名。今世俗置產以給族人,曰義庄;置學以教鄉曲子弟,曰義學;設漿於道,以飲行旅,曰義漿;闢地為叢冡,以藏暴骨,曰義冡。
慈善事業的成就,無非是集大眾的力量,稱為「義」;依此而展開,則有義井、義庄、義學、義漿、義冡等。
如《三國志?吳書?劉繇傳》記載,笮融信佛後,「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經數十里。人民來觀及就食且萬人,費以巨億計」 ,可見笮融的布施事業。司州西寺的令宗尼,在東晉孝武帝年間,對於生病、貧困的百姓,令宗「傾資賑給,告乞人間,不避阻遠,隨宜贍恤」 ;劉宋時代的道猛(411-475),「隨有所獲,皆賑施貧乏,營造寺廟」 ;宋孝武、文帝、明帝皆尊崇的法恭,「所獲信施,常分給貧病,未嘗私蓄」 ;陳代興皇寺法朗(507-581),「所獲檀嚫,充造經像,修治寺塔,濟給窮厄,所以房內畜養鵝鴨雞犬,其類繁多,所行見者無不收養」 。可見,僧尼以及富裕的在家佛教徒在佛教慈悲與福田思想的感召下,實踐布施法門,救濟貧窮。
在魏晉南北朝數百年間,天災戰亂頻仍,從城市至農村,常是一片悽慘景象。如北齊武平六年(575)八月,冀州、定州、趙州、幽州、滄州、瀛州等地區發生水災,《北齊書?後主紀》記載:「七月(576)春正月壬辰,詔去秋以來,水潦人飢不自立者,所在付大寺及諸富戶濟其性命」 ,政府發動寺院及有財力的人共同救濟受災人群。受佛教影響,從事義葬、義食及醫療活動的人在北朝社會上也不罕見。據北齊時的《標異鄉義慈惠石柱》的記載,北魏末年今河北定興一帶飽經戰亂,以王興國為首的一些平民佛徒,哀憫無人收埋的枯骨,先是開始收集涿水兩岸無主的屍骨,聚在一處,共做一墳,稱為「鄉葬」。後又在鄉葬墓所提供「義食」,接濟路經此地的返鄉流民,還建立了「義堂」,作為供應義食的場所。這時他們的救濟活動已經長期化了。此後有曇遵法師及其弟子加入,救濟活動影響更大,還增加了新的救濟項目,開始提供醫療服務。武定四年(546),因官道西移,義所隨之西移,此時又得到嚴氏家族施捨的土地田園,經濟實力更強。齊天保八年(557)曾救助過築長城的民夫,河清三年(564)接濟過遭水災的饑民。這群人的救濟活動前後綿延四十年 。
鑿井修橋是佛教徒倡導的一項福業。如四川福緣道場僧淵(519-602),「常給孤獨,不逆人意,遠近隨助,泉布若流」,發心培植福業,向孤獨者廣行布施。《續高僧傳?僧淵傳》說:
又以錦水江波沒溺者眾,便於南路欲架飛橋,則扣此機,眾事咸集。昔諸葛武侯指二江內,造七星橋,造三鐵鐓,長八九尺,徑三尺許,人號鐵槍,擬打橋柱,用訖投江。頃便祈禱,方為出水,淵造新橋,將行豎柱。其鐓自然浮水,來至橋津,及橋成也。
僧淵感嘆過江溺水,於是發願建造吊橋。如《續高僧傳?那連提黎耶舍傳》說:「所獲供祿,不專自資;好起慈惠,樂興福業;設供飯僧,施諸貧乏……多造義井,親自漉水,津給眾生……又收養厲疾,男女別坊,四事供承,務令周給」 。可見,那連提黎耶舍的慈善事業種類非常多,有供僧、濟貧、造義井、收養病人等。
鑿井修橋必須集聚大眾的力量,所以通過「邑」、「義」等組織形式而展開,成為南北朝佛教徒從事慈善事業的主要形式。如北朝興和四年(542)十月八日《李氏合邑造像碑文》記載:
復於村南二里,大河北岸,萬路交過,水陸俱要,滄海之濱,攸攸伊洛之客,亦屬徑春溫之苦渴,涉夏暑之炎, 愍茲行流,故於路旁造石井一口,種樹兩十根,以息渴乏。……斯等邑人,置立方處。方處臨河,據村南東。平原顯敞,行路過逢。人瞻來仰,府設虔恭。唅吼發心,報福是鍾。
李氏豪族率領村人在村外東南方二里,大河的北岸,水路交通要沖之地打造義井一口種樹二十顆, 供應旅客飲水休息之用。使村外行路過逢的遊子,也能蒙受《法華》菩薩行的恩澤,也因而能更進一步踏入村廟中來瞻仰佛菩薩像,並虔誠的發菩提心,得享更大的福報。法華邑義的社會公益活動,其更究竟的目標系導引一切眾生,皆能同住贍養的極樂世界中。 佛教慈善事業的動力與歸宿,皆來自其佛教信仰,現世能消災求福,死後則往生凈土。
東魏孝靜帝武定七年(549),由一群僧人和佛教信徒在武德郡(今河南沁陽東南)修復一座舊橋,並建佛像立碑記其事,碑額便作《武德於府君等義橋石像之石碑》。碑記:
大魏武定七季歲次己已,四月丙戌朔八日癸已建。楊膺寺、金城寺、雍城寺、恆安寺、苟冢寺、朱營寺、管令寺諸師等見風燭以生悲,睹泡沫而興嘆,遂乃落發,以囗囗門,抽簪而囗梵徹,嗟往還巨難,愍揭厲多辛,咸施材木,構造橋梁。楊膺寺發善之源,以為橋主。
碑文之前半如同一般造像碑文先敘佛教之要旨,而後形容武德郡之沿革、山川,守令之德政美風、修橋建碑之事,只有在碑文的頌文之後附記的一小段文字,才揭露了修建此橋之主動者其實為寺院之僧人。在碑陰題名的二百六十餘人中,前兩列全是地方守令和大小職官之名,第三列以下才地方百姓之名,可能是出力建橋的「營橋人」,至於捐施材木建橋的七個寺院的僧人則都未列名其間。關於此一可怪現象,《金石萃編》的作者有一針見血之論:「文末年月後列七寺,以紀施材木之功,而楊膺寺為橋主,列於首。然則建橋乃各寺之緣,立碑則歸美於守令也」。修橋鋪路等慈善事業,具有政府公共建設的性質,所以經常有地方政府參與其中。但是,由於寺院擁有眾多的信徒,因此寺院僧人出面募集資金人力,則其功易成。這個造橋碑文雖然題為《武德於府君等義橋石像之碑》,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地方官的德政,實則碑文中明白地指出此系寺院僧人之功。 修橋必須集眾人之力,碑文中稱「七月六日經始此橋,助福者比肩,獻義者聯轂」,在其贊詞中說「爰始經謀,義勸競填,辰不再浹,斯構已宣」。可見,是寺院僧人主導了這次的修橋活動,地方政府參與其中,集百姓之力而成。
治病療傷是南北朝佛教僧尼從事的慈善事業之一。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印度、西域等地的醫學以及咒術皆在中國的社會廣泛流傳。如《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等律藏諸書,對疾病的種類與原因,乃至治療方法或葯劑等皆有所涉及。同時,僧人在禪修過程中,因坐禪方法不對,或招致風寒,也容易致病,所以禪經如《治禪病秘要經》等有不少有關醫葯的記載。另外,如《金光明經?除病品》對醫學有詳細的記載。在《隋書?經籍志》中,記載有釋道洪《寒食散對療》一卷、釋智斌《解寒食散方》二卷、釋慧義《解寒食散論》二卷、《雜散方》八卷、釋僧深《葯方》二十卷、釋莫滿《單復要驗方》二卷、《釋道洪方》一卷、釋曇鸞《療百病雜丸方》三卷、《論氣治療方》一卷、於洪開《議論備予方》一卷、釋僧匡《針炙經》一卷等 ,這些醫書體現了中國佛教醫學的水平。
南北朝僧人所掌握的醫學知識,不僅包括佛教醫學,很大一部分是中國傳統的醫療知識,另外宗教性的咒術和懺悔儀式也是僧人用來治病的方法。醫方明作為五明之一,成為僧人的必備知識,所以印度、西域東來的出家人,許多皆具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如佛圖澄「善誦神咒,能役使鬼物」 ,石虎的兒子石斌,暴病而亡,佛圖澄取楊枝咒願,於是得以病復。單道開能夠救治眼病,受到石虎的優遇。竺法曠工神咒,巧醫術,當時疫病流行,竺法曠遊行各村落,為病患百姓持咒愈疾。 於法開、開道邃同為於法蘭弟子,均精於醫術,特別是於法開「祖述耆婆,妙通醫法」 。隨著僧人行醫的增多,在五世紀時,道恆《釋駁論》中引述了當時人對僧人的批評:「或矜恃醫道,輕作寒暑」 。六世紀中國撰述的經典《像法決疑經》描述僧人以咒術、針炙和傳統的醫葯為人治病:
何故未來世中一切俗人輕賤三寶?正以比丘比丘尼不如法故,……或誦咒術,以治他病;……或行針灸種種湯葯,以求衣食。
僧人從事醫療活動,精於醫方,俗人亦向僧人學習醫術。如北魏太武帝始光三年(426),宋、魏交戰,魏南安太守李亮向宋朝投降。李亮在北魏時就對醫學稍有涉獵,投宋以後,在彭城向沙門僧坦學習醫方,「略盡其術,針炙授葯,莫不有效」 ,後來竟成為聲譽遠播的名醫。
僧尼兼習醫術,在醫療救濟作為福田,推動了佛教醫療機構的發展。如南齊文惠太子與竟陵王子良「俱好釋氏,立六疾館以養窮民」 ,這是救濟染患一切疾病窮人的收容所,《竟陵文宣王弗內施葯記》的內容應該是關於六疾館的施葯問題 。北齊沙門曇衍,「情及濟世,故積散所拯,貧病為初」 ;靈裕「自前後行施,悲敬兼之,袈裟為惠,出過千領,疾苦所及,醫療繁多」 ;這些僧人的醫療慈善事業,無疑大大地利益了當時的民眾。
僧人從事醫療活動,必須在寺院貯藏葯材,稱為「葯藏」,以便隨時施濟前來求醫者。「葯藏」起源於印度,阿育王在王城的四個城門邊作「葯藏」,其中滿藏著葯草,每天用錢一萬購買葯材,以濟施病人。 寺院貯藏葯材,同時又有懂得醫方的僧人,寺院無疑具有醫院的意味。宋末齊初,建康鍾山靈根寺法穎(?-482),受宋孝武帝和齊武高帝的尊敬禮遇,賞賜生活物品和費用,同時亦受到許多信徒的供養,法穎用這些在長干寺建造經像和設置「大葯藏」。 《出三藏記集》卷十三收有《靈根寺類(穎)律師始造葯藏記》,應該即是記載法穎造葯藏的緣起與經過。 陳朝時流行疾疫,百姓病死者眾,當時天台山僧人慧達(?-610)在都城建康大寺建「大葯藏」,「須者便給,拯濟彌隆」。 寺院施葯,設立診所,成為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