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凱法師:隋唐諸帝的舍利信仰

隋唐諸帝的舍利信仰

  內容提要:本文詳細考察了隋文帝舍利信仰,以及唐代諸帝對法門舍利的供奉情況,突出表現了皇帝信仰行為對國家佛教的重大影響。

  關鍵詞:隋文帝  武則天  舍利信仰  法門

  作者:聖凱,哲學博士南京大學哲學系講師。

  佛教傳人中國,最早是在上層社會流傳;而且,作為外來宗教,受到最高統治者的保護。皇帝作為國家的統治者,當然懂得佛教特殊的勸善化民、資助王化的政治功用;同樣,佛教的興盛也離不開封建帝王的支持,歷代都有不少高僧主動向皇權靠攏,政教互動,共助王化。皇帝作為中央集權的權力者,他的信仰行為是國家佛教的最好結合點,隋唐諸帝的舍利信仰,便是集中的體現。

  一、隋文帝舍利信仰

  舍利信仰在隋唐時代,由於歷代皇帝的提倡,民間的參與,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宗教活動。隋文帝楊堅的佛教信仰與治國理念緊密結合,在仁壽年間的四年內,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先後三次下敕興建舍利塔於天下諸州。

  依王邵《舍利感應記》記載,隋文帝未即位前,曾有沙門贈以舍利子一裹。文帝與曇遷共數,數來數去,總是數不清,所以文帝對此特別珍視,將舍利與智仙尼的預言以及隋室命運聯系起來,得出「我興由佛」的結論。此事在《續高僧傳·曇遷傳》亦有記載。仁壽元年(601)六月十三日,內史令晉王詔宣讀詔書道:

  朕歸依三寶,重興聖教,思與四海之內一切人民俱發菩提,共修福業,使

  當今現在爰及來世,永作善因,同登妙果。宜請沙門三十人諳解法相兼堪宣

  導者,各將侍者二人,井散官各一人,薰陸香一百二十斤,馬五匹,分道送舍

  利,往前件諸州起塔;其未注寺者,就有山水寺所起塔依前山;舊無寺者,於當

  州內清靜寺處建立其塔,所司造樣送往當州。僧多者三百六十人,其次二百

  四十人,其次一百二十人,若僧少者,盡見僧,為朕、皇後太子廣、諸王子孫

  及內外官、一切民庶、幽顯生靈,各七日行道懺悔。起行道日打剎,莫問同

  州異州,任人布施,錢限止十文已下,不得過十文。所施之錢以供菅塔,若少

  不充,役正丁及用庫物。率土諸州僧尼,普為舍利設齋,限十月十五日午時,

  同下入石函。總管刺史已下、縣尉已上,息軍機、停常務七日,專檢校行道

  打剎等事,務盡誠敬副朕意焉,主者施行。

  隋文帝仿照阿育王分送舍利、造塔的故事,命三十名高僧偕同朝廷官員被派往三十州佛寺頒賜舍利,至於未有寺的各州亦須在當地各起舍利塔,限十月十五日造畢,全國於當日安放舍利人石函,各寺僧尼作七日道場,為文帝及皇室宗親懺悔,為舍利設齋會。而且,隋文帝下敕百姓布施,令地方官停辦公務七日。這種遍及全國甚至遠達交州等邊遠地區的分送舍利行為,在全國掀起一陣崇佛熱潮。而且,頒賜舍利的范圍並不限於中國,「高麗、百濟、新羅三國使者將還,各請一舍利於本國起塔供養,詔並許之」。

  隨著舍利信仰的轟動效應,地方呈報的靈驗、傳說長篇累牘,於是再次頒賜舍利。《廣弘明集》卷十七記載,仁壽二年(602)正月二十三日,隋文帝再頒舍利於五十一州,而且「令總管刺史已下、縣尉已上,廢常務七日」,「一如前式,期用四月八日午時」。仁壽四年(604),又分建舍利塔於三十餘州。《續高僧傳·洪遵傳》記載:「仁壽四年,下詔曰……朕已分布遠近,皆起靈塔,其間諸州,猶有未遍。今更請大德,奉送舍利,各往諸州,依前造塔。……三十餘州,一時同送。」

下面,依《廣弘明集》卷十七所記載仁壽元年十月起塔(簡稱「廣一」)、仁壽二年四月起塔(簡稱「廣二」)、《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上所記載仁壽元年十月起塔(簡稱「集一」)、仁壽二年四月起塔(簡稱「集二」)的資料,同時引用《續高僧傳》送舍利高僧,列表如下(1..…·仁壽元年十月起塔,2……仁壽二年四月起塔,4……仁壽四年四月起塔,續……《續高僧傳》):

  隋文帝三度營建舍利塔,依《金石萃編》卷四十、《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廿六所載,當時所建舍利塔銘文現存有同州、青州、鄧州、信州、京兆、信州諸處所建者。於是,全國三度掀起建寺起塔的熱潮,迎送使者報告靈驗,可見其崇佛的熱忱與佛教事業的偉績。

  二、唐代諸帝的舍利信仰——以法門寺為中心

  隋朝的舍利信仰由於隋文帝的下詔,傳遍全國各地。唐朝的舍利信仰是以皇室為主,特別是以法門寺為信仰中心。法門寺塔中舍利釋迦牟尼的一節中指骨,唐人及後代文獻有不同稱謂,如「佛骨」、「佛指節」、「佛指骨」、「真身」、「金骨」等。佛指舍利的形制,《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一記載:「其舍利,形狀如小指初骨,長寸二分,內孔正方,外楞亦爾,下平上圓,內外光凈。余內小指於孔中恰受,便得勝戴,以示大眾。至於光相變現,不可常准。」1987年,法門寺塔唐代地宮發現《大唐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記載:「以咸通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得舍利於舊隧道之西北角。按舊記雲:長一寸二分,上齊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隱跡。色白如玉少青,細密而澤,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文並不徹。征諸古典,驗以靈姿,貞規既葉於前聞,妙相剋諧於端彩。」e1987年,考古專家在塔下唐代地宮中重新發現了4枚真身指骨舍利:·經測定,佛指骨長40.3毫米,寬17.55—20.11毫米,腔徑13.75—16.5毫米,重16.2克,與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及同出《大唐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所記完全吻合。

  法門寺佛骨舍利來源於太白二三沙門,為阿育王所頒送於全國的舍利。唐代大歷十三年(778)的《大唐聖朝無憂王寺大聖真身寶塔碑銘》記載:

  厥有太白二三沙門,攝心住持,得口清凈。其始遠也,望而口之。其少近

  也,口而信之。周流一方,磅礴口裡口口口色口口瑞光通宵,更雄達曙,不散

  者久之矣。咸請奉以身命,碎於微塵,精誠克孚,指掌斯獲。驗其銘曰:育王

  所建。因以名焉。山

  法門寺佛指舍利便是來自阿育王的分送舍利之一。

  依史料的記載,西魏恭帝二年(555),曾任岐州守拓跋育重修阿育王寺,首次開啟地宮供養佛骨。仁壽四年(604),右內史扶風郡牧李敏曾奏請啟開地宮,修復「成實道場」。李淵為討伐隴西薛家反軍到扶風一帶視察,僧普賢上表請求重建,李淵改名為「法門寺」。唐武德二年,李世民平定薛家反軍,李世民至法門寺,奉詔為八十名僧人主持剃度。貞觀五年(631),岐州刺史張德亮表奏,匯報法門寺坍塌毀壞,申請重新修葺。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記載:

  貞觀五年,岐州刺史張亮素有信向,來寺禮拜,但見古基曾無上覆。奏敕

  望雲宮殿以蓋塔基,下詔許之。因構塔上尊嚴相顯。古老傳雲:此塔一閉經

  三十年,一示人,令生善。亮聞之,以貞觀年中請開剖出舍利以示人,恐囚聚

  眾,不敢開塔。有敕並許,遂依開發,深一丈余獲二古碑,並周魏之所樹也。

  文不足觀,故不載錄。光相照燭,同諸舍利。既出舍利,通現道俗,無數千人

  一時同觀。

  自此,法門地宮形成「三十年一開」的規矩,而且開啟了唐朝先後八位皇帝迎請舍利供養的歷史。

  顯慶四年(659),唐高宗請智琮等人至法門寺迎請舍利,而且提出必須見「瑞相」才能開塔迎請。顯慶五年(660)三月,迎佛骨人東都洛陽道場供養。《大唐聖朝無憂王寺大聖真身寶塔碑銘》說:「(貞觀)至顯慶五年蓋三十霜矣,八部瞻仰,再口開發,即以其年二月八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奉迎護舍利。二聖親造九重寶函。」龍朔二年(662),唐高宗才將舍利送歸法門寺。

  武則天久視元年(700)七月,有胡僧奏請開啟地宮瞻仰佛指舍利,因狄仁傑力諫而暫且停止。長安(704)四年武則天派遣風閣侍郎崔玄晾、沙門法藏、文綱等前往法門寺迎奉佛骨。《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

  長安四年冬杪於內道場,因對揚言及岐州舍利阿育王靈跡,即魏冊所

  載扶風塔是。則天特命鳳閣侍郎博陵崔玄哮,與藏偕往法門寺迎之。時藏為

  大崇福寺主,遂與應大德律師等十人俱至塔所,行道晝夜,然後啟之,神

  輝煜燴。藏以昔嘗煉指,今更隳肝,乃手擎興願,顯示道俗。舍利於掌上騰

  光,洞照遐邇。……歲除日,至西京崇福寺。是日也,留守會稽王率官屬及五

  部眾投身道左,競施異供,香華鼓樂之妙,矇聵亦可睹聞。洎新年端月盂旬,

  有一日入神都,敕令王公已降,洛城近事之眾,精事幡華幢蓋,仍命太常具樂

  奏迎,置於明堂。觀燈日,則天身心護凈,頭面盡虔,請藏捧持,普為善禱。

  佛指舍利先在西京崇福寺停留,後起程奉送東都洛陽供養在東都宮中明堂。神龍元年(705),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乘機發動宮廷政變,武則天亦於當年死去。中宗李顯即位,在宮中供養佛骨三年,景龍二年(708),才派沙門文綱送奉佛骨歸還法門寺。景龍四年,李顯旌表法門寺為「聖朝無憂王寺」,題舍利塔為「大聖真身寶塔」,增度僧49人。後來,考古學家在法門地宮前室,發現大批綉金織綿和武則天獻佛的綉裙與金袈裟。而中室發現高164公分的白玉靈帳,其上即有銘文:「大唐景龍二年戊申二月己卯朔十五,沙門法藏等造白石靈帳一鋪,以其舍利人塔,故書記之。」此次迎奉佛指舍利的活動,前後達四年,為時最長。以後迎請佛骨,一般以兩三個月為主。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肅宗派遣法燈、中史宋合禮、京兆府尹崔光遠到法門寺開啟地宮,迎請佛骨舍利供養於京師禁中道場。於七月一日展供,獻贈甚奢,沉檀香三百兩,王公大臣前來禮拜獻施。此次迎佛骨的時間,為時兩個月,因為戰火混亂,規模不大,供養亦不豐厚。

  至唐德宗時代,《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三記載:「(貞元)六年(790),春,詔出岐山無憂王寺佛指骨迎置禁中,又送諸寺以示眾。傾都瞻禮,施財巨萬。二月,乙亥,遣中使復葬故處。」《舊唐書·德宗紀下》載,貞元六年春二月,「岐州無憂王寺有佛骨寸余,先是取來禁中供養。乙亥,詔送還本寺」。

  在唐代歷史上,迎奉佛骨與諫拒佛骨一直同時存在。韓愈以《諫迎佛骨表》上書唐憲宗,極陳迎請佛骨的弊端。《資治通鑒》卷二百四十記載:元和十三年(818)十一月,「功德使上言:『鳳翔法門寺塔有佛指骨,相傳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豐人安,來年應開,請迎之。』十二月,上遣中使率僧眾迎之。」十四年(819)春正月,「中使迎佛骨至京師,上留禁中三日,乃歷送諸寺,王公士民瞻奉余施,惟恐弗及,有竭產充施者,有然香臂頂供養者。」佛指供奉於皇宮內院期間,憲宗更是事佛至誠,日日素衣齋戒,寫《七律·無題》詩一首,對佛舍利至高無上地推崇。

  「會昌法難」期間,唐武宗下令法門地宮佛骨不許供養。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八月,整修法門地宮,尋找拋撤的佛指骨,安置敬供在地宮內。咸通十四年(873),懿宗派使臣京都左右街大德僧數十人到法門寺迎佛骨。人禁中三日後,奉送京中安國寺、崇化寺瞻仰供養。《大唐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記載:

  十四年三月廿二日,詔供奉官李奉建功、高品彭延魯、庫家齊詢敬、承旨

  萬魯文與左右街僧錄清瀾、彥楚,首座僧澈、惟應,大師重謙、雲顥、慧暉等同

  嚴香火,虔請真身。時鳳翔監軍使王景殉,觀察判官元充咸來護送。以十二

  月十九日自京都護送真身來本寺。……以十五年正月初四日歸安於塔下之

  石室。玉棺金篋,窮天上庄嚴;蟬翼龍紋,極人間之煥麗。疊六銖而斥映,

  積秘寶以相鮮,皇家之厚福無涯,曠劫之良因不朽,仍今高品彭延魯、內養馮

  全璋頒賜金銀絹等。

  懿宗對這次迎請佛骨非常重視,供奉活動前後將近一年。《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一記載:「咸通十四春,詔迎佛骨風翔,或言:『昔憲宗嘗為此,俄晏駕』。帝曰:『使朕生見之,死無恨!』乃以金銀為剎,珠玉為帳,孔鷸周飾之,小者尋丈,高至倍,刻檀為檐注,陛城塗黃金,每一剎,數百人舉之。香與前後系道,綴珠瑟瑟幡蓋,殘彩以為幢節,費無貲限。夏四月,至長安,彩觀夾路,其徒導衛。天子御安福樓迎拜,至泣下。詔賜兩街僧金幣,京師耆老及見元和事者,悉厚賜之。不逞小人至斷臂指,流血滿道。所近鄉聚,皆裒土為剎,相望於途,爭以金翠擦飾。傳言剎悉震搖,若有光景雲。京師高貲相與集大衛,作繒台縵闕,注水銀為池,金玉為樹木,聚桑門羅像,考鼓鳴螺繼日夜,錦車綉輿,載歌舞從之。」地宮內刻置《大唐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和《監送真身使隨真身供養道具及金銀寶器衣物帳》便是記載這次舍利迎奉的經過以及供養金銀珠寶等帳目,從中可見當時的盛況。

  當時,法門寺佛指舍利因皇室的供奉而名揚天下,但是唐代長安城內有四顆佛牙,分別收藏在大庄嚴寺、崇聖寺、薦福寺和興福寺,這些寺院分別舉辦「佛牙供養會」。圓仁《人唐求法巡禮行記》對佛牙會的盛況與信眾真誠與虔敬,進行詳細的描述:

  藍田縣從八日至十五日,設無礙茶飯,十方僧俗盡來吃。左街僧錄體虛

  法師為會主。·諸寺赴集,各設珍供,百種葯食,珍妙果花,眾香備嚴,供養

  牙,及供養樓廓下敷設,不可勝計。佛牙在樓中庭,城中大德盡在樓上隨喜

  嘆。舉城赴來禮拜供養。有人施百石粳米、廿石粟米;有人施無礙供軫頭足;

  有人施無礙供雜用錢足;有人供無礙薄餅足;有人施諸寺大德老宿供足。如

  是各各發願布施庄嚴佛牙會,向佛牙樓散錢如雨。

  同時,圓仁亦記載唐代五台山有辟支佛牙頂骨

  所以,舍利供養法會不僅是佛教界的盛會,而且全社會參與,促進社會民眾佛教的認同。

THE END